菜價降降降!市民:菜價便宜了,生活負擔減輕了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全國蔬菜價格近來明顯回落。多位買菜的居民表示“菜價便宜了,生活負擔減輕了。”

菜價明顯回落

“菜籃子”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基礎消費”。

上週日(3月22日)7時不到,北京某小區門口的流動菜車準時到來,多位買菜的小區居民表示“菜價便宜了,生活負擔減輕了。”

同一時間,家住北京市朝陽區東五環外的褚樺(化名),出門前往5公里外的北京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採購未來一週家裡的食物。“蔬菜的種類和數量比前兩週明顯增多了,價格也有所回落。”褚樺說。

消費者們的感受,都能從農業農村部公佈的數據中得到印證。

3月份以來,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5.20元,環比跌8.9%。周均價連續4周下跌,環比跌幅逐步增大。尤其是3月15日以來,全國蔬菜均價以低於每公斤5元的水平運行,回落至去年同期水平。

分品種看,27種蔬菜價格環比下跌,其中,菠菜、大蔥、生菜、西葫蘆、油菜、韭菜、白蘿蔔和洋白菜環比跌幅超過15%,僅馬鈴薯價格環比小幅上漲。

為何菜價降幅明顯?

進入3月份以後,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都出現季節性回升,雖然近期天氣狀況複雜多變,但是氣溫波動上行的態勢沒有改變。由於氣溫回升,北方大棚生產的茄果類蔬菜生長速度加快,產量增加,價格都出現程度不同的下降。比如上星期,黃瓜、茄子、西紅柿、西葫蘆、尖椒、柿子椒、扁豆、豆王、圓白菜價格降幅明顯。進入3月份以後,南方產區露地生產的蔬菜產量也同步增加,價格也出現程度不同的下降。

同時,當前冷棚蔬菜正取代暖棚蔬菜。北方產區生產的一些小品種蔬菜在冬季需要採用暖棚生產,生產成本比較高。氣溫回升以後,冷棚可以生產,產量增加,成本下降。比如近期北方產區生產的小菠菜、小油菜、小白菜、油麥菜價格降幅就比較明顯。

成本下降的還有運輸方面,隨著氣溫回升,蔬菜供應地逐步北移。冬季新鮮蔬菜主要來自海南、雲南等地,供應地北移以後,全國多數地區蔬菜運輸距離縮短,運費和保鮮的費用都會下降。

後期菜價走勢如何?

“後期全國蔬菜價格將繼續加快下行。”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蔬菜首席分析師張晶說。

據農業農村部1000個蔬菜信息監測點監測,2月份全國蔬菜播種面積同比減少2.2%,但產量同比增加1.7%。考慮到大部分春季蔬菜主產區已逐步恢復生產,且後期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有利於蔬菜生長,整體供應應該有保障。

隨著氣溫回升,北方設施蔬菜供應充足,南方露地蔬菜生產增加,蔬菜地產地銷將補充遠距離調運的不足,流通環節成本下降,菜價將保持季節性回落趨勢。

文章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商務部網站、經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