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的心跳聲 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

“規律的心跳聲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

——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事

【決戰最前沿】

除夕夜,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在國旗下列隊,登上飛往武漢前線的專機,隊伍中有“長海人”的身影,他們先後轉戰漢口醫院、火神山醫院兩個重要陣地。

2月18日7點28分,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第二批隊員登上運-20飛赴武漢前線,隊伍中仍有“長海人”的身影,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是他們抗擊“疫魔”的又一個陣地。

來自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的“長海人”是軍隊支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分子,也是後方定點收治的重要力量。在“永不言敗、鍥而不捨、一往無前、直取巔峰”的長海醫院“大師文化”精神感召下,一批批長海醫護人員牢記使命、衝鋒在前、攻堅克難,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拼盡全力。

1 做足打硬仗的準備

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高齡、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比例高,不少是從敬老院、福利院轉來的,往往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器官衰竭等基礎性疾病。對他們的治療非常複雜,護理工作難度極大,對護士的專業技能要求非常高。

3月16日,一名高齡患者突然病情惡化,需要行ECMO(體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持)輔助系統。不到30分鐘,光谷院區感染一科護士長邱文娟就組建了由劉偉偉、陳麗華、劉金紅、程笑等具有重症監護經驗的護士組成的特重新冠患者ECMO特護小組,實行專人專管,嚴密監護。謝明暉護士長帶領劉立媛護師緊急準備手術所需儀器和耗材,救治過程如同一場接力賽,所有隊員爭分奪秒全力以赴。當晚手術平穩順利,之後特護小組一直守在病床邊,時刻觀察患者的狀態。

ECMO患者的床邊像蜘蛛網一樣,有各種儀器、各種管路和各種導線,保持管道通暢、妥善固定尤為重要。特護組需要每2-4小時監測患者動脈血氣等,根據結果調整用藥。在自制的特護單上,一行行文字詳細清晰記錄著患者病情變化及各項護理措施,為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依據。48小時後,患者各項體徵平穩。“規律的心跳聲是病房裡最美妙的旋律,這是寧靜中的無限生機。”護士劉偉偉欣慰地說。

“我們是做足打硬仗的準備而來的,這最硬的仗是面對重症患者突發症狀,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與死神競速。”邱文娟告訴記者,在長海醫院重症監護室工作多年,她深知對重症患者的整體護理於患者的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她將這個理念傳遞給光谷院區的護理團隊,“我們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不只關注疾病,還包括心理、社會、精神各個層面的全程護理,更是包括入院、住院、出院以及出院後的康復指導,這考驗我們護理專業水平的整體高度和協調配合能力。由於我們的表現很專業,被患者稱讚為‘女子特戰連’。”

2 守護百歲“老祥瑞”

2月24日,一位百歲老人轉至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院裡決定收入由長海隊員負責的感染一科。老人意識不清,通過患者家屬描述得知一些細節——2個月前就咳嗽、氣急、痰咳不出等症狀,後經核酸檢測為陽性。患者年齡大,合併有高血壓、心衰、腹主動脈瘤、阿爾茲海默症等多種基礎疾病,病情非常嚴重。

針對老人複雜的身體狀況,醫療隊第一時間成立專人專病管理小組:曾力主任任組長,張偉教授、蔡晨教授、吳梅紅醫生為組員,同時以邱文娟為組長成立八人護理組;提出“精準化”用藥、“全程化”疏導、“個性化”配餐、“親情化”護理、“常態化”諮詢的方案,還結合中藥抗病毒、干擾素霧化吸入及糾正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等救治方案,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經過幾次複查,專家組總感覺患者距離康復還差一口氣。

一次查房時,張偉教授提出一個想法,可否採用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前期其他醫院有重症病例療效顯著,但百歲年齡的老人治療沒有經驗可循。醫療組經多次討論,最後一致通過:上!這是一個創新性的決定,體現了這個團隊的責任與擔當。

對老人開展兩次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取得顯著療效。從接收到出院,每一位醫護人員都精心呵護著這位百歲老人,大家親切地稱他為“老祥瑞”。想到這位老人剛過了百歲生日,護士鄭娜梅連夜用粉色手工紙做了十幾個壽桃,佈置在床旁牆上。

經過大家13個日夜的努力,這位百歲“老祥瑞”鼻咽拭子取樣和核酸檢測為陰性,確定治癒,可以出院。

3 細心關懷特殊患者

2月11日,醫院收治了一名尿毒症多年需要腹透的老年患者黃奶奶,病區調集了腎內科專業醫護人員為其會診。由於轉運過程中準備不足,缺少一些進行腹透操作必須的物品,一時之間腹透無法進行。

“腹透停一天問題不是很大,主要怕高鉀血癥,但她的檢測結果還是穩定的。”來自長海醫院腎內科的張優大夫立刻著手對患者的處理——首先評估患者的基本情況,詳細詢問了平日的腹膜透析治療方案、併發症情況,監測患者腎功電解質等化驗指標,並通過電話與患者的腹透責任醫生取得聯繫,進行病情的瞭解與溝通,同時積極上報聯繫所需物資。第二天,隨著腹透液、碘液微型蓋、加熱器等物品送抵醫院,黃奶奶的“生命線”續上了。

由於隔離病房是負壓病房,抽風機激起的揚塵不利於腹透的無菌操作,一病區董宇超主任特別為徐奶奶安排到遠離排風口的位置,並配備了紫外線消毒燈。“腹透患者就怕感染導致腹膜炎,所以我們加強了對患者和同房間病友在消毒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張優每天都會來到黃奶奶病房關心她的腹透情況,併為她特製食譜,確保患者進食過程中保持合適的溫度,避免汙染的情況。從一開始的惶恐不安、擔心透析斷檔,到心態樂觀拉著醫護人員手喊“閨女”,黃奶奶經過兩週的住院治療,便順利出院了。

“尿毒症患者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需要定期的透析治療維持生命,疫情之下,尿毒症患者承受著比平時更多的痛苦和煎熬。我們給予這些患者的關懷不應僅是醫療上的,更是心靈上的。”張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