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入宫,22岁当皇后,25岁成为太后,她的一生不比武则天简单

今天,我们要来聊一位历史上的女强人,这位女强人,25岁成为太后,临朝称制十六载,对内了结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镇压了西羌之乱,而她就是东汉邓太后邓绥。

邓太后的故事,我们要从公元2年说起。

这一年,在南阳新野有一个小男孩出生了,名字叫做邓禹,这个小男孩很小便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他的聪明,十三岁时便能够诵诗。后来,到了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太府进行学习。

而在学习的时间中,邓禹机缘巧合之下结交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虽然比他大八岁,但是俩人却相谈甚欢,很快,两人便成为了至交好友。

而这位朋友就是后来的“位面之子”刘秀。

15岁入宫,22岁当皇后,25岁成为太后,她的一生不比武则天简单

后来,在公元22年的时候,刘秀正式走上了起兵的道路。

而远在异地的好友邓禹听闻这个消息后,徒步负粮,日夜赶往,终于在邺县追上了好友刘秀。

一见面,邓禹便给刘秀分析了一下天下大势,并提出了自己的中兴之策。

“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刘秀一听,原来自己的这位好友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聪明,大呼道,邓禹就是我身边的张良啊。

此后,他便把邓禹留在身边,共同谋划军国大事。

后来,刘秀夺得了天下,开始大封天下群臣。而邓禹被封为了封酂侯,拜大司徒。

再到后来,邓禹功臣身退,回到家中颐养天年。他总共有十三个儿子,而邓太后正是他第六个儿子的女儿。

邓太后的父亲名叫邓训,是邓禹的第六子,也是邓禹最疼爱的儿子。

在历史上,邓训虽说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在青史上也是留下了他的美名。

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有两件事,一是,汉明帝永平年间,受命监理通漕运之事,邓训经过自己的考察,认为此项工程难度太大,后来将水运改为驴辇,保全了上千民夫的生命。

二便是担任护羌校尉,安抚招纳羌胡各部,在他的治理下,西北边疆不但又恢复了平静,而且还赢得了羌胡各部人民的爱戴与信任。

大约公元81年的时候,邓训的女儿邓绥出生,邓绥,也就是日后的邓太后。

15岁入宫,22岁当皇后,25岁成为太后,她的一生不比武则天简单

幼时的邓绥,聪明伶俐,深得其父邓训的喜爱,因而,邓训不但教她读书识字,更是让她参与议事。

可惜的是,13岁的时候,邓绥的父亲邓训便逝世了,而三年后,汉和帝采选,邓绥被选中入宫。

邓绥15岁进宫,而15岁之前,邓绥受到了邓家家风的洗礼,他的爷爷是台二十八将之一首,她的父亲是被世人所敬重之人,或许,这对她政治智慧的养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再来说一说邓绥的容貌,毕竟是皇帝的女人,其容貌自然也不会很差。

“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角异于众,左右皆惊”

正是因为其自身的美丽,再加上其家庭背景的因素,汉和帝非常宠爱于她,次年就将其封为贵人。

当然,在后宫中生存,仅是简单的美丽并不行,而是要有一定的手段。

对于,邓绥来说,她的手段就是忍。

15岁入宫,22岁当皇后,25岁成为太后,她的一生不比武则天简单

在很小的时候,也不知性格的原因还是受到家庭的原因,邓绥便学会了忍。

故事是这样的,5岁那年,祖母亲自为其剪发,但是由于老眼昏花,一不小心误伤了额头,但是邓绥却一声不发。

“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而到了皇宫之中,这份“忍”性成为了她重要的生存法则。

在皇后面前,她忍,“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在皇上面前,她再忍,在众贵妃面前,她接着忍。

而她的忍赢得了皇帝的好感,后来,皇后因巫蛊之事被废。而22岁的她登上了皇后的位子上。

邓绥是聪明的,因为她明白,在后宫,自己唯一所能依靠的就是皇帝,一味地忍让即可以麻痹皇后,又可以在皇帝那产生好感。

立后没几年,汉和帝去世,由于生前没有确立太子,皇位继承人的决定权掌握在了邓绥的手上。

按照宗法制,立嫡以长,但是邓绥以刘胜体弱多病为由,改立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刘隆,后来,小皇帝不到一年便死了,于是,邓绥,又立清河王刘开之子刘祜为帝。而当时的刘祜才13岁。

不难发现,邓绥所立之人全是年幼之人,原因无他,主要是因为年幼之人好控制,而她好掌权。

历史上对于邓绥的评价两极分化,主要是因为,邓绥确实拥有政治才能,而另一方面,便是她长期窃取皇权。

那么,我们来聊一聊这位太后的政治才能。

15岁入宫,22岁当皇后,25岁成为太后,她的一生不比武则天简单

首先是恩施天下,接着便是明辨冤狱,更重要的带头节省用度。在《后汉书》中有记载:

“旧太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太后赦止,杀省珍费,自是裁数千万”

虽说这些写看似都是小事,但是却都是很实际的事情。

彼时的时局,边疆的少数民族频频进犯,而内地自然灾害也频繁出现,而邓太后所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正因为,邓太后的不断努力,才使得当时的东汉转危为安。

而在外戚这一块,邓绥更是下诏,要求各级官员对邓氏一族一视同仁。但是,在对邓氏严格管理的同时,也重用自己人在朝为官。

可惜的是,无论邓绥在政治这一块做的再怎么好,她终究是个女的,也终究备受争议。

面对这些争议,邓太后选择了杀。或许,掌握大权后的邓太后不想,也不能轻易放下手中的权力。

公元121年,邓太后逝世,而她的邓氏家族也跟着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历史,总是不公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