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公义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历史感应 不昧因果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名言:「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做官的人,身居高位,影响深远,他们的一件善行抵得万件善;反之,他们如果用暴政对待人民,则生灵涂炭。今天我们介绍一位「公门大德」徐有功,一起看看他是怎样在「高级公务员」的位置上积大功、累大德的。

为了公义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 历史感应

徐有功的名字叫弘敏,有功是他的字。人们因为尊重他,一直称呼他为徐有功。他出身于东海徐氏,是南朝的功臣家族,不仅军功盖世,还能诗文传家,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就是因为徐陵的整理而得以传世。

东海徐氏家族对于南朝的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东海徐氏多出文臣,徐有功的父亲、祖父都是隋朝的文臣。

徐有功在唐朝刚刚开始推行科举制度的时候,就因为「明经科」中举,被举荐为蒲州司法参军,负责审判罪犯。任职期间,徐有功宽厚仁恕,从不轻易用刑罚对待犯人,当地百姓都称他为「徐无杖」。不仅如此,徐有功还用传统仁义道德教化当地百姓。民众无不敬服他的恩德,并互相约定:「如有谁犯了法,受到徐有功杖责,就共同来痛斥此人」。蒲州在徐有功的感化下,民风大改。直至任满,徐有功未责打过一人。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徐有功多次进谏,主持正义,一度因得罪权贵而遭到免职。但是武则天觉得徐有功执法公平仁恕,就再将他诏回,给他升迁,鼓励他继续维护朝廷的法治。当时,奸臣来俊臣等联合诬陷狄仁杰等忠臣谋反,极力奏请武则天斩首重臣。满朝文武无可奈何,只有徐有功独自挺身辩护,请求武则天明察,狄仁杰才得以幸免于难。

徐有功在任期间,为许多重罪犯伸冤,不许奸臣滥杀无辜,但自己也不免被人陷害。徐有功感叹说:「难道唯我一人会死,他人都永远不死吗?」于是闭门睡觉,将生死置之度外。皇帝得知很感动,知道他是被人陷害,就判他无罪。当时有个酷吏叫皇甫文备,徐有功在转任司刑少卿时,曾与他一同审理案件,被皇甫文备诬陷他放纵逆党,所幸未被武则天采信。不久,皇甫文备因其他案件被打入监牢,徐有功却将他救出。有人说:「皇甫文备要陷您于死地,您为何还要救他?」徐有功回答:「你们说的是私人恩怨,我遵守的是国家法律,岂能因私人恩怨而折损国法。」

为了公义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 历史感应

徐有功一生不断为人伸冤,曾经三次被判死刑,但他都泰然自若;后获得赦免,也不见他喜悦。蒙徐有功护救的百姓有上百家族,约数千人,许多死刑重罪常获免死,天下称颂他为仁人。

一个人积功累德,子孙必然会有出息。徐有功第五代孙徐商,官至太子太保,因为建设襄阳城而被老百姓尊称为「徐襄阳」。徐商的儿子徐彦若成为唐昭宗的宰相,是唐朝少数几位得以善终的宰相。当时,最为痛恨徐有功的要算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酷吏了。他们平日作恶多端、天性残忍,以罗织罪名、诬告陷害他人为能事,死在这批酷吏手上的冤魂数以万计。可是,他们这些人的报应来得特别快。

先说索元礼,他平日喜欢研发各种「逼供刑具」虐杀案犯;而当他自己因「座赃贿」案入狱后,最终也在自己创作的「刑具」前伏案自首,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写照,最后死于狱中。

其次是周兴,他与来俊臣是一伙的,当来俊臣奉诏接手周兴谋反案后,来俊臣就借故请周兴来家吃饭,席间来俊臣问周兴:如果囚犯硬不认罪,咋办?周兴说:「那容易,将犯人放到瓮里,四周燃炭火」。于是来俊臣就派人找来一口大瓮,按周兴的主意用火围着烤,然后对周兴说:「来某奉旨查你,请君入瓮吧!」。成语「请君入瓮」就出自周兴的遭遇。

最后是来俊臣,卫遂忠是来俊臣的心腹,卫遂忠因一桩小事得罪来俊臣,怕他报复,于是卫遂忠立即结合武承嗣与另一酷吏,共同来揭发来俊臣的罪行,最终将其送上刑场。行刑当天,洛阳百姓把刑场围得水泄不通。斩首后,愤怒的百姓蜂拥而上,对来俊臣的尸体泄愤。不但如此,来俊臣一家还遭受抄家灭族的命运。

像来俊臣这些酷吏,依仗势力,拿着法律作威作福、祸害人民的人,瞬间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他们一心想迫害的徐有功等忠臣,因为守住道义,无私无畏,他们不仅被人爱戴,而且还有贤子贤孙,家道恒昌。真可谓「莫道因果无人见,万般自作还自受,远在子孙近在身」。

学历史 说感应 知善恶 明因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