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 脫貧不忘報黨恩

2月24日上午,一位帥氣小夥帶著牛奶、口罩等物品來到安徽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三義社區“疫”線慰問,並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願者,他是徐劍雄,是三義社區的脫貧戶。2019年被評為宜秀區2019年勤勞脫貧致富標兵。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對我的大力幫扶,我才順利地完成了學業,現在看到大家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論是風吹日曬,大家都不忘自己的責任,始終站在最前線,我也想成為疫情防控當中的一員,儘自己一份力。”徐劍雄說。

徐劍雄,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三義村人,農村長大的他從小生活在溫馨的家庭裡,在2012年的春節前夕,徐劍雄的父親突然離世,全家沉浸在親人離去的悲傷之中,父親走後,母親扛起了家庭的重擔,20歲的姐姐找了一份幼師的工作,家裡的生活還算過得去,但過了短短半年,厄運卻再次降臨,2012年9月徐劍雄的母親被診斷為肺癌晚期,一年後離開了人世,因為治療癌症,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負債累累,年少的他開始自暴自棄,想著早點讀完高中出來打工,補貼家用,沒有心思繼續讀書。

2014年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實施,徐劍雄因為家庭原因,被核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裡的扶貧幹部時常到他家看望他,和他交流談心,也有家庭醫生定期上門進行體檢,有了政府的扶持,徐劍雄家的生活壓力小了許多,在親人和村裡幹部的持續關心下,他也逐漸打開心扉,從痛苦中慢慢走出來。之後,在政府扶貧政策的持續幫助和村兩委、扶貧幫扶人的耐心勸導下,徐劍雄選擇了上大學,通過教育扶貧政策給予的幫助,減少了很多家庭的經濟壓力,使他安心的讀完了大學。2016年年底到2017年中旬,徐劍雄動了兩次小手術,這兩次手術的費用通過351政策解決的,受益於扶貧政策的他更是奮發有為。

成功不負有心人。2017年10月徐建雄開始參加工作,因為大學專業是建築工程,所以剛開始工作就來到了工地現場學習,實習的日子雖然很苦,但是他並沒有被嚇倒。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自強自立的精神。與其坐在那裡憂心發愁,不如努力做點實事,懷著這樣的想法,他堅守在工地第一線,堅持學到真本事,用實際行動改變命運,也在這一年,徐劍雄申請脫貧成功。

2018年初,徐劍雄開始接觸自來水管道安裝,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以後,他更加努力地工作。2018年的8月,他成立安慶市北部新城永安勞動服務有限公司,併成為公司的法人代表,主要承接自來水等各種管道安裝工程,一年多來,公司發展穩定,業務開展也較為順利。

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不忘報黨恩。“一路走來,黨和政府給予我無私的幫助和鼓舞,讓我走在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也能夠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入我的公司就業,來報答社區從小對他的幫助,知恩感恩回饋社會”。早已脫貧的徐劍雄信心滿懷地說道。

今年以來,宜秀區大橋街道各村居優先安排貧困群眾參加防控工作,給予一定經濟報酬,增加其務工收入。同時,提供37家企業招聘信息,加強企業與貧困勞動者的信息互通,尤其是未就業人口,推薦解決貧困人口就業,目前街道貧困人口就業率達83%,下步將在精準上再發力、扶志扶智上再加強、就業率上再提升,繼續拓寬就業渠道,因人施策,力爭做到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均能實現就業,穩定脫貧。(通訊員 方華 胡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