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2月29日,四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市三院)治愈出院,扬州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收治工作取得具有标志意义的阶段性胜利。成果的取得,与一线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和忘我奉献分不开。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在新区分院,林华主任是隔离病房的“掌门人”,统管救治工作。在隔离病房,他是大家的主心骨,也是众人眼中的“定海神针”。


●SARS疫情老兵再上前线 ●


林华是苏北人民医院NICU主任,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已有20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也是一名参加过SARS疫情救治工作的老兵。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就主动请缨,参与救治工作。此后,在一些危重传染疾病的救治中,他也曾多次前往新区分院支援。新冠疫情爆发后,作为一名10年党龄的老党员,林华主任一直密切地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做好了再上前线的准备。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1月下旬,我市确诊病例从无到有,从一至多,一线收治工作能否实现零感染、零漏诊、零死亡的目标,成为事关疫情阻击战全局的重点所在。新区分院作为我市集中定点收治医院,亟需加强救护力量。1月29日,林华主任和三名同事一起,前往新区分院支援。根据安排,林华主任担当重任,统管隔离病房里的救护工作。


当天,正是林华主任的母亲接受腰椎手术的日子。当林华主任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对他说:“你放心,我知道孰轻孰重。”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林华主任倍受感动。当天,他守在手术室外,等到手术成功,母亲下了手术台后,他才匆匆乘车,前往新区分院。


●一线救治能力提升了 ●


新冠病毒是一种陌生的病毒,它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一个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同时,部分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有时又会出现反复,凡此种种,都给一线的救治工作带来挑战。隔离病房里,患者的心理也容易出现波动,不确定自己能否挺过来。1月29日,林华主任和其他三名同事前来支援的消息传来,隔离病房里,不光是医护人员,患者的情绪也为之一振。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林华主任是危重症治疗的专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接下来的一个月,在他的主持下,隔离病房里的救治能力迅速得到提升,特别是2月2日苏北人民医院束余声院长进驻新区分院,任战时收治工作总指挥以来,在束院长的统筹和领导下,一线救治工作取得节节进展。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林华主任特别强调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救治指南规范施治。随着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逐步深入,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了多个版本的救治指南。每当新版本发布,林华主任都会迅速组织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集中讨论学习,特别注意掌握新版中作出调整的部分,将其落实到临床工作中。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及时掌握病情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林华主任坚持每天查房,对所有患者的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存在着感染的风险,林华主任根据自身经验,分析对具体患者来说,哪些指标需要高频次的检测,哪些指标只需要相对低频次的检测,通过调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在他的带领下,隔离病房里建立完善每日例会制度,每天,大家都会针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展开讨论,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林华主任凭借多年从事重症医学的经验,确定治疗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使隔离病房里的年轻医护人员迅速得到成长。同时,由于例会制度的完善,隔离病房中的医护人员进行轮替时,接岗的医护人员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保证了治疗的延续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区分院救治能力,束院长从苏北总院调拨了部分设备支援新区分院。林华主任在新区分院隔离病房里,耐心地教会大家如何正确操作,甚至在休息时间也不忘指导大家。有一次,林华主任正在休息时,隔离病房里的同事操作仪器遇到了问题,在微信群中向林华主任求助。林华主任根据同事的照片和描述,迅速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没有影响治疗。对此同事们都非常佩服,感觉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心里就特别有底。


●患者和同事眼中的暖男 ●


隔离病房里的工作充满不确定性,病情的变化有时候会很突然,新的患者进来时,也往往病情发展较快。作为隔离病房的掌门人,也是重症救护的专家,林华主任深知责任重大,没有一丝一毫懈怠,哪怕是下了班,在休息点休息,也随时准备着抢救病人。在涉及一些风险较大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时,林华主任也总是抢着操作,把风险留给自己。有一次,隔离病房收治了一位新患者,当天傍晚,患者病情突然加重,需要抢救,林华主任立即投入抢救,等到患者病情稳定下来,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由于疾病有传染性,隔离病房里的患者,其家属往往也处于隔离中,没有亲人的探望和照顾,患者在隔离病房里,孤独感会特别强烈,再加上疫情早期发展较快,患者容易出现悲观情绪。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治愈了患者,也让患者的内心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扬州首例输入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彭某本就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情又不断反复,在得知她在武汉的丈夫因新冠肺炎去世之后,情绪非常低落,甚至拒绝治疗。林华主任耐心为她分析病情,告诉她医护人员们所做的努力,帮她重建信心。2月17日下午,彭某在经过27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经专家组评估,符合相关标准,正式出院。在出院仪式上,彭某感激地表示:“穿上防护服,我不知道他们谁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是来救我的。”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另一位来自江都的患者包某,因为年纪较大,恢复时间也比较长。有一段时间,包某因为胃口逐渐恢复,感到病房的饭菜不够可口,林华主任和其他医护人员,拿出营养品分给她,帮助她恢复胃口,从而吸收营养,加快恢复。看着她一天天好转,林华主任发自内心地为她感到高兴。


不仅是对患者,林华主任同样十分关心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有一次,一位同事上班时突然流泪,林华主任询问后才知道,原来这位同事得知自己的孩子生了病,心里特别焦急。得知这一情况,林华主任迅速联系苏北总院儿科,及时为同事的孩子诊疗。同事带着感激,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去。


●不合身的白大褂,鲜艳的党徽 ●


2月7日,扬州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当时正是我市疫情防控相对胶着的阶段,治愈患者的出院,展示了一线救治工作的力量,振奋了扬州市民的精神,医院为患者举行了送行仪式,祝贺他们治愈出院。林华主任没有参加送行仪式。作为隔离病房“掌门人”,患者治愈出院,他比谁都高兴,但他深知,他的战场在隔离病房里,隔离病房更需要他。此后,每一次患者出院,他都坚持留在隔离病房里继续诊疗。2月29日,隔离病房里最后四名确诊患者也达到相关标准,可以出院了。同事再次建议林华主任为患者送行,这一次,他答应了。


准备走出隔离病房时,大家才发现一个问题:林华主任没有带白大褂。


白大褂是医生的工作服,但在隔离病房里,防护服、隔离衣,层层防护之下,反倒没有白大褂的“用武之地”。1月29日,林华主任前往新区分院时,没有带白大褂。在新区分院,他进了隔离病房,就是层层防护;出了隔离病房,就着便服,回到休息点,所以并没有感到不便,直到这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临时借来的白大褂大了一号,穿在林华主任身上,显得有点不合身。在送行仪式上,出院的患者与精心救护他们的医护人员互相鞠躬致意,留下了非常感人的一幕。细心的同事发现,不知何时,林华主任已将党徽别在胸口。


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就是隔离病房里的“定海神针”


3月1日,林华主任作为进驻新区分院隔离病房时间最长的医务人员,撤出隔离病房,进入隔离观察期。3月16日,林华主任和其他五名同事一起,解除隔离,平安归来。在苏北医院为他们举行的欢迎仪式上,林华主任表示,如果需要,一定会再次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同时,也会在日常工作岗位上为抗疫做更多的努力。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