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视频突然火了,被网友们疯狂转发。

视频中,一位医生,带着口罩,顶着浓重的黑眼圈,说的话不多,却十分振奋人心。

他说:

第一批都是了不起的医生,他们在对疾病的传播性、疾病性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把自己暴露在病毒面前,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医生,所以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把所有一线的医生换下来,换成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你平时入党,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没有讨价还价!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网友称他是“最硬核的医生“,是“最值得追的星”,甚至有人说他是”“第二个钟南山”。

这位医生是谁?

他就是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张文宏

翻开张文宏的履历表,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第二个钟南山”。

张文宏是华山感染科的主任。他领导的华山医院感染科,在国内的水平是一面旗帜,排名第一。

他的实战经验丰富,只要有他在,病人、同事都安心,仿佛是一根定海神针。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2003年,非典爆发。他就参与了抗非典的工作,当时他的老师翁心华是上海市“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

2013年,H7N9病毒来袭。他第一时间参与了抢救工作。甚至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接触10余例病例。

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肆虐非洲。他组织感染科第一时间参与援助非洲的紧急救治工作。

2020年,冠状病毒席卷而来。他又一次挺身而出,成为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他定下了一个目标,“上海的病人不允许出现拥挤、交叉感染,不允许让病人住不上医院。”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病毒无情,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但是在无情的病毒面前,张文宏毫无畏惧,身先士卒,用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像一根定海神针,坚定,有力,给医生同事和病人们希望和力量。

这次新冠肺炎来势之猛,很多人焦虑不安。

于是,2020年1月18日,张文宏百忙之中又出席了CC讲坛的演讲,为大家科普“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


他把严肃、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讲得简单、清晰,甚至还讲了一个有趣的冷笑话。

他从1918年的流感开始讲起,为大家科普了“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

还给了人们信心,他自信满满地说:

“如果这个病毒在世界上,曾经出现过,我基本上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告诉你是什么病毒。”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疫情严峻,每天都有人确诊,死亡。

但是看到这么优秀的医生,拼尽每一份力量,救治病人,科普医学知识,焦虑的心仿佛也安定不少。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敢说会说张文宏

张文宏的持续走红,不只在于他过硬的专业能力,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会说,他敢说!

“你在家里不是在隔离,你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都被你闷死了。”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这个春节大家都被要求自行在家中隔离,许多人很无聊,甚至有人觉得很惶恐。

网上有人说:“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把动物关在笼子里,今天动物把人类关在了屋子里。”

无聊、紧张、惶恐,是现在大多数人的心态。

对于大家的情绪,张文宏很懂。也明白如果以命令式的语气让大家隔离,只会加重大家的不安情绪。

所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

“现在开始,每一位都是战士。

我们只要闷两个星期,就把病毒给闷死了。

你现在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在闷!

你觉得闷,病毒也被你闷死了!”

”企业老板不用捐东西,给隔离员工开工资就是贡献。“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有些企业陆续复工了,但依旧还有很多企业被要求延迟开工。

可是不开工,工资这么办?生活费、车贷房贷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张文宏又说了:

“老板不用总是给我们捐东西,我们是不要的。

你自己的员工,在家隔离或者在家工作的,你算他上班嘛。

这也是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在这个节点,全国没有一个人不做贡献的!”

张文宏,不只是个医术精湛的医生,更是一位生活的智者,生活的勇士。

他清楚地明白疫情之下百姓心中的惶恐与担忧,会说话,敢说话,成为大众心中的“网红医生”。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医者仁心张文宏

坊间流传着一个张文宏的称号——张爸。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真的太暖了。

曾跟着张文宏抄方的周晛医生风分享过一个张文宏的故事。

一天,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妇来医院看诊。

但老夫妇因为年事已高,听力下降,腿脚不便,身边也无年轻人陪伴。

张文宏担心老夫妇无法完成接下来的看诊。于是,拿出一张处方纸,在背面一比一划地写着:

1.先去挂号收费处缴费;

2.去1楼抽血;

3.下礼拜一再到1楼拿报告;

4.下礼拜一拿到报告后到 XX 号诊室给我看;

5.不要再挂号!


医者心,父母心。

张文宏的这些行动,或许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从医这么多年来,也有很多病人想要给张文宏送红包,但没有一位是成功的。

无论红包多厚,我都不会因为它毁坏掉医生的形象……

何况很多病人经济并不宽裕,本应把钱用在治疗上。


张文宏唯一接收的礼,就是墙上挂着的一面锦旗,是一位重病患者康复后送给他的。

他本来也是要拒绝的,但看了锦旗上的话之后,他收下了。

锦旗上写着:

“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于他而言,治病救人只是自己的本分,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他总说希望大家不要神话他。

但是,于每一位被他救治过的患者而言,或许就是一次新生。

上海传染病专家张文宏:钟南山之后,又一枚“定海神针”


安东尼奥·波尔基亚说:“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是因为有某些看不见的东西在照亮我们。”

这个冬天很冷,病毒肆掠,有人感染,有人死去,有人被困家中,有人流离在外。

但是,很幸运有那么一群像张文宏一样的逆行者们,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线。

让自己变成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2020年,“抗疫”这场战,我们不知道还要打多久。

但我坚信。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愿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

病毒退散,人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