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網上流傳過趙本山大叔的一句話,你怎麼到哪裡都大環境不好?(如下圖)
現在正好處於疫情找一個特殊時期,國內管制了國外管制,不管是內貿還是外貿,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早上一起床,就看到群友發了一個(一位群友突然失去了夢想)的表情包,詢問過後,發現原來是生意受到衝擊,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覺得萬分焦慮。
最近也在一個學習型社群裡面進行日常的服務工作,有很多學員因為復工工作上的變動,忙的焦頭爛額,無心學習。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說,我們在越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多看書學習,這樣才能在焦慮的大環境下可以讓自己穩定心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穩步前進。
一
書中早就有你現在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
樊登說過: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子都曰(yue)過。
樊登還說,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書中都有答案,如果你還沒在書中找到答案,只能說明你看的書還不夠多。
以前在加入一個學習型社群的時候,訓練營裡面的書單和我平時的書單大不相同,我平時自己看書的時候是絕對不會看訓練營推薦的打卡書籍,而且有些書我連名字都沒見過。可是就是這些書裡面的這些知識、觀點,能夠幫我解答我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所以有時候一本好書的出現真的可以幫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後來,我又因為加入另一個社群,遇到了《終身成長》這本書,看了這本書後發現,終身成長是擁有成長型思維,從心裡相信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去解決的。當有些事情我做得不夠好的時候,不能說明我是一個失敗者,只能說明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做那件事情。
看完這本書之後,之前一直覺得自己很沒用很失敗的壓力一下子就減輕了。
後來看到《幸福的方法》這本書。我突然發現,原來我以為生活中那些困難,代表著我不是一個幸福的人的觀點簡直大錯特錯。
這本書告訴我其實幸福的能力是可以鍛煉出來的,就像運動可以訓練肌肉,我們經過對神經系統的訓練,會激發神經系統對幸福的記憶。我們學習足夠多的幸福的方法並不斷用於生活,就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讓自己越來越幸福。
在疫情大肆傳播,很多人生病的當下,我們有了一段時間可以靜下來好好看看書,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來敘敘話,理理這些年的恩怨情仇,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現在我正在看《貧窮的本質》這本書。發現原來我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貧困人群,只不過是吃飽喝足之後的調侃。既然我們沒有餓肚子的危險,那麼當下所遇到的經濟危機,還是有時間去解決的。
我們可以在《低風險創業》裡面去找一下能不能有小範圍或者橫向擴張的創業機會。
我們可以用《稀缺》來警醒自己,不要陷入了管窺的心境中,在大局上來看,我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去渡過危機。
二
你越不學習越容易陷入瞎忙狀態
當我們困在自己的小世界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還有一些好的辦法可以解決我們當下的困難。
如果我們現在沒有接觸到這樣的好的辦法,那麼不知道以後要花多長的時間去試錯,然後才能找到解決辦法,而這個辦法就在我們這段時間本來計劃好要打開的書裡,這樣就太可惜了。
如果只是因為工作忙,因為生活中其他的事情影響了我們看這些計劃好的書,也許你這輩子都不會打開它們了。
這樣說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很多人一年的閱讀量不超過10本。當過了這段時間,你想起來在看書的時候,你可能會因為朋友推薦的某本好書而去看其他的書,你可能會因為這本書名字難聽、封面不好看、剛看一下覺得有點難懂,這樣就與這些好書失之交臂了。
而你現在因為忙而選擇不看書學習,那麼你就容易錯過讓你不那麼忙的解決辦法。然後你還是一直的忙,一直都沒辦法看書學習。你就一直容易錯過讓你不那麼忙的辦法。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好像越忙越沒辦法學習看書,而越沒辦法學習看書就越沒辦法讓自己擺脫這種忙的狀態。
我也是從因為忙而沒時間看書學習的階段過來,可是通過看書和聽課,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時間管理、精力管理的辦法之後,我發現現在的我對生活的掌控感越來越強了。
我再也不會因為生活中因為某件事打亂了原來節奏,也保證了每天至少看書學習1小時的習慣。如果你現在正處於忙忙忙,整天忙不完的狀態,你可以像我一樣通過聽課看書來改善這種狀態。
當你經歷過最初的一邊忙著工作生活,一邊忙著學習的狀態之後,然後你們會發現,原來我這麼忙還能夠堅持學習並讓生活越來越有掌控感,簡直是太了不起了。
三
你越學習就會收穫越多的解決問題模型
做投資的都知道巴菲特,也知道他的搭檔查理芒格。他們聯手創造了伯克希爾公司股票賬面價值以年均20.3%的複合收益率增長的投資神話。
我瞭解到查理芒格是因為他的多元思維模型,他提倡學習所有重要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工程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的重要理論,熟練運用來自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式來解決問題。
現在大火的混沌大學也因為各種思維模型而被很多人所喜歡,混沌大學的創始人李善友教授就擅長找到事件背後的模型支撐。他提出的第一性原理和第二曲線原理,指導了很多的公司進行業務風險規避,也對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對普通人來說,我們怎麼收集好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並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呢?
還是拿我自己來舉例哈,因為我不知道你看了什麼書。
在疫情期間,為了讓身體抵抗力更好,我看了十多本關於怎麼吃更健康,怎麼睡更健康,怎麼喝水更健康,怎麼運動更健康,怎麼保持心情更健康……總之,就是一堆關於怎麼抵抗疾病,更好生活的書。
把這些書看完後,我總結出:一個人要想保持身體健康,他必須要保證飲食健康、睡眠規律、心情愉悅和適量運動。
而這些方法對一個抑鬱病人,對一個生活中遇到困難的人,對一位卡文的作家,都是可以拿來改善問題的辦法。
因為我們吃的健康,睡眠好,適當運動本來就可以讓我們腦部產生更多的多巴胺,給我們帶來愉悅的感受。當你處在放鬆愉悅的狀態下時,你的大腦就會運轉良好,產生更多的靈感。
你看,一個關於增強身體免疫力的辦法,居然可以遷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可以在生活中積累起來的解決問題的模型。
當我們積累出越來越多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型,生活中的困難對我們來說,就會越來越小,越來越簡單。(如下圖)我們最終可以從絕望之谷走向開悟之坡,再到平穩狀態的高原。
當我們還在大學的時候會覺得大學老師講課無聊,不是個好的學習環境,可是很多同學卻利用大學的時間自學成才,取得成功。
現在這個時候,如果你還是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時機,那麼領跑的機會也只會是屬於那些願意學習的人。
前提是如果你願意一直處於愚昧山峰的話。
作者:一位愛讀書愛研究心理學的小女子,喜歡用讀書來讓自己成長,用心理學來助人療愈。
閱讀更多 穿過世界回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