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大汗国在如今的哪些国家?

低调76052


如今变成如下这些国家:

1、蒙古国。2、中国。3、朝鲜。4、韩国。5、哈萨克斯坦。6、土库曼斯坦。7、吉尔吉斯斯坦。8、塔吉克斯坦。9、乌兹别克斯坦。10、阿富汗。11、伊朗。12、伊拉克。13、阿塞拜疆。14、亚美尼亚。15、格鲁吉亚。16、巴基斯坦。17、印度。18、以色列、19、约旦。20、叙利亚。21、俄罗斯。22、乌克兰。23、摩尔多瓦。24、白罗斯。25、波兰。26、匈牙利。27、保加利亚. 28、沙特阿拉伯。29、奥地利。30、土耳其。31、阿曼。32、也门。33、卡塔尔。34、科威特。35、阿联酋。36、约旦。37、 摩尔多瓦。38、罗马尼亚。39、捷克。40、斯洛伐克。



老何看天下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的孙子们时最后定型。因为蒙古实行的是幼子继承制,所以以中国的元朝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服从大汗宗主权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和元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有的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绕不过对由四大汗国所组成的超级帝国的研究。他们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实际上又各自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四大汗国是蒙古统治者逐次在西征胜利中扩张领土的结果。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对于俄罗斯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在其他汗国包括元帝国对于自己的领地的统治都出现问题的时候,金帐汗利用俄罗斯大公们之间的矛盾,统治相对稳定。直到俄罗斯英雄伊凡大帝的出现,使四分五裂的俄罗斯各城邦逐渐统一了起来。而与之相反,金帐汗国却开始分裂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小汗国,最后被俄罗斯相继吞并。

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1314年,原本让位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今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也先不花为东部汗,怯伯为西部汗。也先不花、怯伯死后,西域蒙古各部各自为政,互相攻杀。1348年,统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权臣布拉吉找到一个18岁的贵族秃黑鲁帖木儿,宣布他是也先不花的儿子,并在阿克苏拥立为汗。历史上把秃黑鲁帖木儿统治的地区称为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术儿是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他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1363年,秃黑鲁帖木儿死,东察合台汗国发生内乱,布拉吉之弟卡玛鲁丁夺取了政权,并残杀秃黑鲁帖木儿的子女及眷属18人。1389 年,幸存的秃黑鲁帖木儿的幼子黑的儿火者即汗位,建都于别失八里;1418年,黑的儿火者之孙歪思汗,又把国都迁到亦力把里(今伊宁市),所以东察合台汗国也称“别失八里国”和“亦力把里国” 。东察合台汗国从1348年建立,历经8代、15位汗主政,到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取代,计立国166年。而西察合台汗国在秃黑鲁帖木儿死后不久,便被自己的将军铁木尔夺取了政权。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潮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窝阔台继帝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窝阔台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灭里领额尔齐斯河之地,窝阔台孙脱脱领叶密立,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称帝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败走死,汗国势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怯伯所败,封地并入察合台汗国。

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在合赞汗(1295-1304年)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295年6月19日,他率领将士改宗伊斯兰教,当年11月3日即汗位,取名穆罕默德,自号素丹。此后,蒙古贵族和伊朗贵族日益合流,伊尔汗国组建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在合赞汗死后不久,伊尔汗国便陷入混乱,1335-1378年的四十多年间,地方总督先后拥立八个伊尔汗,在争权夺利的混战中,建立了各自的封建小王朝:贾拉尔朝(1336-1411年),1340年建立,据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苏尔和迪亚巴克儿;克尔特朝(1245-1389年),1342年独立称王,据有赫拉特和呼罗珊部分地区;穆札法尔朝(1313-1393年),1353年建立,据有法尔斯、克尔曼和库尔德斯坦,称臣于开罗;赛尔别达尔国家(1337-1381年),这是由起义农民于1353年建立的政权,据有呼罗珊北部。1380年以后,在伊儿汗国废墟上建立的各封建小王朝,先后被铁木儿帝国灭亡。

14世纪中叶,四大汗国除窝阔台汗国被自己的兄弟汗国吞并之外,都与后来异军突起的铁木尔帝国有过交往,并都吃尽了那个“跛子铁木尔”的苦头:西察合台汗国就是被铁木尔推翻的;东察合台汗国有五次被铁木尔帝国攻打,丧城失地,丢尽颜面;伊尔汗国被铁木尔帝国灭亡;钦察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与铁木尔原本是盟友,但后来因为争夺土地而翻脸,脱脱迷失汗攻进铁木尔帝国腹地,打败了铁木尔的次子乌马儿·沙黑,但结果被铁木尔亲率大军一连两次打得一败涂地,不但丢失了很多领地,连都城萨莱都被占领并焚掠一空。

几大汗国在当时都处于衰落期,而作为宗主国的元帝国也被自己国内的农民起义弄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蒙古帝国被这个自称成吉思汗子孙的瘸子这么欺负,也没什么办法。可此时正在处于上升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被铁木尔帝国弄得灰头土脸,1402年7月20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军与铁木尔在安卡拉以北的丘布克进行了一场决战。战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夜幕降临,双方投入近100万人参加战斗。巴耶塞特带来的军队是从他所征服的各族中征集的,其中艾登、门泰斯、萨鲁汉和克米安的突厥人对铁木尔十分钦佩,在军前纷纷倒戈。结果,巴耶塞特苏丹和他的一个儿子一起被俘。被关在四周有铁栏的轿中随军而行,这就是后来被夸张成“铁笼”的故事。巴耶塞特一世遭此挫折和屈辱,几个月后死于阿克谢希尔的牢中。因为此役,使得奥斯曼帝国向西的攻势退却,已经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得到了多生存几年的机会。

曾经打败蒙古西征大军的埃及马布留克王朝因为拒绝铁木尔帝国结盟,遭到铁木尔的打击,苏丹法赖吉亲自率兵抵抗也无济于事,整个叙利亚的领土被占领,名城大马士革被焚毁。

至于已经四分五裂衰弱不堪的印度德里苏丹国就更不在话下,被铁木尔不费力的消灭。

在铁木尔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当是所有强大的帝国无一能够迎其锋芒,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首都是撒马尔罕,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

铁木尔帝国的建立者“跛子铁木尔”被人们称作“毁灭王子”,。从兴都库什山到地中海,从北印度到叙利亚,从天山南北到南俄草原,兵锋所及,财物被洗劫,城市被破坏,工匠被带走,人民遭屠戮,甚至残忍地将尸体堆成山,人头砌成塔。灌溉工程的破坏,使一些农耕地区变成了荒原。甚至是成吉思汗当年的征服战争也没有如他这样破坏严重。然而,他所建立的铁木尔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却建设得异常华美,富丽堂皇,聚集着安哥拉毛织匠、大马士革车匠和弓矢匠、中国陶瓷匠等等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的能工巧匠。并且工商业繁荣,中国的丝绸、陶瓷、珠宝,印度的香料,金帐汗国的毛皮,都在这里交易,使撒马尔罕成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转地。在撒马尔罕和赫拉特的宫廷里,聚集着大批学者、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诗颂集》作者哈菲兹、哲理诗人札米、把中国画法和波斯绘画完美结合的画家毕赫札德,等等,都受到铁木尔和其子孙的礼遇。铁木尔帝国时期被誉为“帖木儿文艺复兴”、“波斯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


玉润万古


蒙古四大汗国就是钦察汗国、伊儿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

蒙古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在他的孙子们时最后定型,以中国的元朝帝国为大汗辖区,另外,还有服从大汗宗主权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后来的英联邦有点类似于这种情况。

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对于东欧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包含罗斯公国(罗斯公国是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主要辖区在天山南北。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潮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

伊儿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居民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于帖必力思。境内农业发达,商业和手工业也很繁荣。与元朝关系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




爱发视频的小伙


四大汗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在蒙古帝国基础上建立的几个主要汗国。

四大汗国包括两种说法,一是元朝(又称大汗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构成的四国, 二是除了忽必烈的元朝外,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又称"兀鲁思",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花开水不流


蒙古人实行幼子继承制度,除了以元朝为宗主国以外,还有服从于蒙古大汗的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尔汗国。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由于术赤之子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所以又称金帐汗国。

钦察汗国:东起新疆阿勒泰部分地区;西到俄罗斯西北部、乌克兰及多瑙河的下游;南到哈克斯坦巴尔喀什湖西部、里海北部、黑海、土库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极圈。

钦察汗国同时还是东欧各国的宗主国,也是四大汗国中疆域最为辽阔的。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鼎盛时期领土包括:乌兹别克斯坦河中地区,哈萨克其他南哈州,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土库曼斯坦北部地区。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并不是有窝阔台建立的,而是由窝阔台的后裔海都建立的,是一个夹在其他汗国与元朝之间的小汗国。

窝阔台汗国包括蒙古高原西部以及新疆北部,最要是成吉思汗分封给窝阔台的私人领地。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但是蒙古本土领地却是由托雷继承的,窝阔台去世后传位给自己的孩子贵由,贵由去世后蒙古大汗之位由托雷后裔蒙哥继承。

此时窝阔台一脉的海都返回窝阔台的领地,建立了窝阔台汗国。

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建立最晚的,蒙哥去世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之位,忽必烈为了获得支持,分封自己的兄弟旭烈兀,并允许其建立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包括今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阿富汗部分地区以及印度西部等地




亮子669


蒙古西征后,因大汗蒙哥汗过世,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爆发了内战来争夺汗位,之前成吉思汗分封的诸王选择支持不同的阵营,最后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被称为“四大汗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等实际上独立的国家。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虽然均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连,因而同奉入主中原的元朝为宗主国,与元朝驿路相通。但经常爆发边界冲突。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元朝西北宗藩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

1236年~1240年,术赤第二子拔都征服了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钦察、不里阿耳等部族,并征服了斡罗思,迫使斡罗思各公国称藩纳贡。

1243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对于东欧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包含罗斯公国(罗斯公国是俄罗斯国家的雏形)。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继位(1266-1282年),得到忽必烈的正式册封。

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反抗忽必烈系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送到与海都联盟的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直到1282年,脱脱蒙哥继位时,那木罕才被放回。

1302年,脱脱汗出兵协助元朝攻打察合台后王笃哇、窝阔台后王察八儿,笃哇、察八儿战败,归顺元朝。

1308年,元武宗遣使册封脱脱为“宁肃王”。月即伯继位钦察汗(1313-1341年),1314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使往来。

创建

四大汗国中的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成吉思汗的孙子、西征的统帅拔都所建,疆域最为辽阔,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今匈牙利、波兰一带,都城萨莱在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由于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因此在欧洲史书中钦察汗国也被称作“金帐汗国”。钦察汗国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商业贸易中心。在其他汗国包括元帝国对于自己的领地的统治都出现问题的时候,金帐汗国长期统治都相对稳定。拔都之弟别儿哥在位时(1257-1266年),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别儿哥因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无力东顾,于是河中地区被察合台之孙阿鲁忽占领,别儿哥便支持窝阔台之孙海都对阿鲁忽作战,帮助海都崛起。隶属于金帐汗国的原本罗斯各公国,出现了一位“王”,即伊凡四世,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一个新的强大的国家——俄罗斯。而与之相反,金帐汗国中央权力却日渐下降,开始分裂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大帐汗国等小汗国,作为大帐汗国附庸国的俄罗斯从大帐汗国中独立出来,并灭亡了大帐汗国。

封地及居民

在汗国内,拔都的13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蒙古帝国的贵由汗去世后,拔都支持蒙哥夺取大汗位,打击窝阔台、察合台两系势力,乘机占有河中地区。汗国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由于统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数,因此他们逐渐突厥化。

衰落和瓦解

月即伯在位时,汗国达到极盛时期。迁都到别儿哥萨莱城,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此后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兰化。14世纪后期,蒙古贵族对外不断进行掠夺战争,内部又互相争斗,使汗国走向衰落和瓦解。15世纪20年代初,钦察汗国分裂成9个相互独立的国家。原中央部分被大帐汗国取代。(类似于1991年苏联解体,中央部分被俄罗斯联邦取代。)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最初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初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察合台系后王笃哇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联合,屡与元朝皇帝军队争战,终世祖一朝未断。至公元1303年始与海都子罕八儿归服。

1314年,原本让位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察合台汗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今新疆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也先不花为东部汗,怯伯为西部汗。也先不花、怯伯死后,亚洲中部的蒙古贵族各部各自为政,互相攻杀。1348年,统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权臣布拉吉找到一个18岁的贵族秃黑鲁帖木儿,宣布他是也先不花的儿子,并在阿克苏拥立为汗。历史上把秃黑鲁帖木儿统治的地区称为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术儿是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大汗,他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

1363年,秃黑鲁帖木儿死,东察合台汗国发生内乱,布拉吉之弟卡玛鲁丁夺取了政权,并残杀秃黑鲁帖木儿的子女及眷属18人。1389年,幸存的秃黑鲁帖木儿的幼子黑的儿火者即汗位,建都于别失八里;1418年,黑的儿火者之孙歪思汗,又把国都迁到亦力把里(今伊宁市),所以东察合台汗国也称“别失八里国”和“亦力把里国”。东察合台汗国从1348年建立,历经8代、15位汗主政,到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所灭,计立国166年。而西察合台汗国在秃黑鲁帖木儿死后不久,便被自己的将军帖木尔夺取了国家政权。

瓦解

1306年,笃哇败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封地。1310年笃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封地。后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复分裂为若干小国,大权旁落。14世纪中叶,秃鲁帖木儿即位后,削夺藩镇权柄,汗权一度有所恢复。1362年合不勒汗即位后,诸藩王日益跋扈,徒有虚名。1370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察合台汗国后王的统治维持到16世纪。

伊尔汗国

汗国建立

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或伊儿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居民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于帖必力思(也译作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境内农业发达,商业和手工业也很繁荣。与元朝关系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旭烈兀死后,子阿八哈继袭汗位(1265—1282),政权进一步巩固,1270年曾率军击退了察合台汗八刺对呼罗珊的进攻。

改革与衰落

在合赞汗(1295-1304年)在位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295年6月19日,他率领将士改宗伊斯兰教,当年11月3日即汗位,取名穆罕默德,自号素丹。此后,蒙古贵族和伊朗贵族日益合流,伊尔汗国组建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在合赞汗死后不久,伊尔汗国便陷入混乱,1335-1378年的四十多年间,地方总督先后拥立八个伊尔汗,在争权夺利的混战中,建立了各自的封建小王朝:贾拉尔朝(1336-1411年),1340年建立,据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苏尔和迪亚巴克儿;克尔特朝(1245-1389年),1342年独立称王,据有赫拉特和呼罗珊部分地区;穆札法尔朝(1313-1393年),1353年建立,据有法尔斯、克尔曼和库尔德斯坦,称臣于开罗;赛尔别达尔国家(1337-1381年),这是由起义农民于1353年建立的政权,据有呼罗珊北部。1380年以后,内乱迭起,加上钦察汗月即别的进攻,势力渐趋衰微。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伊利汗国的建立者是蒙古第三次西征的统帅旭烈兀,他与元朝统治者同为拖雷后裔,关系也较其他汗国更为密切。其疆域东起今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是沟通亚欧两洲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之一。元朝曾经与伊利汗国双方互派官员、工匠,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很频繁。阿八哈汗时(1265-1282年)相继败西利亚(今叙利亚),战埃及王,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合赞汗时(1295-1304年),进行一系列改革,清除积弊,制定税率,整治驿站,鼓励农桑,统一货币及度量衡,加强法制,提倡文治,是汗国最盛时期,农牧商业均得到发展,岁入增加。同时合赞汗为争取当地领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奉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废除“大汗”称号而改称苏丹,加速了当地蒙古人的伊斯兰化进程。公元1317年,年仅12岁的不赛因即位后,由于权臣出班专政,二丞相不合,内乱迭起,并遭到钦察汗月即别的进攻,国势渐衰。公元1334年不赛因死后,诸王争立,汗国陷于分裂,国势益衰。公元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窝阔台继帝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窝阔台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灭里领额尔齐斯河之地,窝阔台孙脱脱领叶密立,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公元1259年阿里不哥称大汗后,忽必烈也称大汗,双方战争反复进行了5年,1264年忽必烈称帝后,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败走死,汗国势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儿为察合台汗怯伯所败,部分归附钦察汗国,部分被并入元朝。因存在时间过短,故有的说法并不视其为四大汗国之一。


M墨墨M


蒙古人实行幼子继承制度,除了以元朝为宗主国以外,还有服从于蒙古大汗的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尔汗国。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由于术赤之子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所以又称金帐汗国

钦察汗国:东起新疆阿勒泰部分地区;西到俄罗斯西北部、乌克兰及多瑙河的下游;南到哈克斯坦巴尔喀什湖西部、里海北部、黑海、土库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极圈。

钦察汗国同时还是东欧各国的宗主国,也是四大汗国中疆域最为辽阔的。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鼎盛时期领土包括:乌兹别克斯坦河中地区,哈萨克其他南哈州,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土库曼斯坦北部地区。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并不是有窝阔台建立的,而是由窝阔台的后裔海都建立的,是一个夹在其他汗国与元朝之间的小汗国。

窝阔台汗国包括蒙古高原西部以及新疆北部,最要是成吉思汗分封给窝阔台的私人领地。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但是蒙古本土领地却是由托雷继承的,窝阔台去世后传位给自己的孩子贵由,贵由去世后蒙古大汗之位由托雷后裔蒙哥继承。

此时窝阔台一脉的海都返回窝阔台的领地,建立了窝阔台汗国。

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建立最晚的,蒙哥去世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之位,忽必烈为了获得支持,分封自己的兄弟旭烈兀,并允许其建立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包括今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阿富汗部分地区以及印度西部等地。


风吹下的洛夜


1:钦察汗国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 是现在的俄罗斯,东欧地区

2: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 波斯、现在的伊朗,叙利亚

3: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 也在现在的俄罗斯

4: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 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



华夏小青年


四大汗国是成.成.成吉思汗[看]「唱起來了」

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在蒙古帝国基础上建立的几个主要汗国。

這亦是華夏歷史上悲慘的殖民統治時期之一

(五胡十六國,蒙古,滿清等)

四大汗国包括两种说法:

一是元朝(又称大汗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构成的四国,

二是除了忽必烈的元朝外,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又称“兀鲁思”,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