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27日上午,鍾南山院士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方面的專家進行視頻連線,交流研討。之後接受記者採訪,談了以下六個最新判斷:


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第一、國內疫情不太可能會二次暴發。

鍾南山說:國內疫情不會出現第二波高峰。前提是要積極防控,保持警惕。按照現有群防群控機制,目前重點放在防控外來輸入者。

首先,對其積極進行診斷;其次,在固定的醫院或酒店進行隔離。目前,外來輸入者中產生傳染的可能性極大。

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第二、世界疫情控制預計4月份見效。

鍾南山表示:如各國積極防控,預計4月份見效。這個問題有賴於西方主要國家,他們的政策天天都在變。

現在很多國家的城市採取“封城”舉措解決問題,但是“封城”後依然要做好個人防護。

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第三、疫情“震中”可能轉到美國。

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原則上,現在各國政策不太一樣,要都能採取比較積極的政策。

目前,其他國家採取行動已經三週,除少數國家新增病例數有些下降外,其他國家還在上升,特別是美國。現在,美國確診病例數已超過中國,“震中”可能會轉移到美國。

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第四、歐洲未來一週疫情達到高峰。

鍾南山說:“我估計歐洲確診病例未來一週會達到高峰,之後應是往下走,但美國很難說。”

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第五、中國快速控制疫情經驗是四個早。

對於美國專家特別關心的如何快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鍾南山表示,控制疫情有兩個戰略,一個是壓制、一個是延緩。中國選擇的是壓制戰略,在短期控制疫情。中國社區也具有強有力的群防群控措施,具體來說就是四個“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聽鍾南山院土對疫情的六個新判斷


第六、必須重視無症狀密切接觸者。

對於如何控制疫情,鍾南山特別強調,不要只重視有症狀的人,還要特別關注確診患者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這一點中國非常重視。

向老英雄致敬!一定保重,鍾老、鍾院士、鍾教授、鍾老師、鍾爺爺,我們愛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