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山村教师是怎样的?

师者日记


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没有乡村学校了,乡村教师已成为历史。只能说说以前的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是是全面手,既要会语文又要会数学,政治历史音乐体育都要教。还要生火做饭,有时刚和完面的手就给讲课了,总之,印象中乡村老师非常艰苦,条件很差,又是一名出色的全能老师!!


草根公益人


我爸那样的,可惜没有照片。

一直想找了机会写出来了。爸爸所在的小学位于甘肃省30线小县城中的一个小村子。最近几年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学校里的学生也逐年减少,但是我爸还是坚持走那条通往学校的路。一走就是30年,也可能是一辈子。回到正题,我爸是从1990年开始在村里小学教书的。那会政策没有那么严,老师高中毕业在当时小山村已经算是很优秀了,所以毕业两年后他开始长达30年的教书生涯。刚开始工资非常低,两千年以后国家开始重视农村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但是我爸由于距要求入职年份差了几个月,所以错过了转正机会,这一错过就是十几年。他说有段时间他都快放弃了,因为工资太低了,尤其是我跟哥哥上高中以后学费加生活费让他喘不过气来。可是他已经当老师那么久了,他的学生的孩子都要上学了,他教过的村里的许多孩子都已经考上大学了。每次听到这些消息他都很欣慰,好像这么多年的坚持都值得。最后我爸一边务农一边教书,每天放学就立马到地里种菜,然后周末拉去集市上买掉。就这样又是十几年。终于2018年又出了政策,甘肃省要将所有的乡村代课教师转正。终于看到了曙光,这么多年的坚持有了那么一点点回报。爸爸说就当是这几十年吃粉笔灰换来的吧。

之前看过这么一句话。“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活的灵魂”,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可能是吧,我说爸你好伟大,坚持了30年,我爸笑了笑说,“没有没有,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可能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一直默默坚持着,才能让更多农村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才能让我对着电脑敲下父亲的事迹。



乌龟不吃小金鱼


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大悲乡岭后村岭后小学校长陈文水,47岁,他所在的村子四面环山,只有一条340多米的穿山隧道与外界相连。他所任教的学校教学设施简陋,生源和师源流失严重,全校218名学生中有不少都是留守儿童。

顺平县是保定乃至全国最穷的几个县之一,县里没有钱,自然更不会有钱来建设这个村子。唯一的这一条穿山隧道,也是村民们花了十多年自己凿出来的。

这个村子没有中学,只有一个小学,是全村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希望。很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小学的老师来来去去,没有几个能够停驻一年以上。

47岁的陈文水,当年就是沿着这条隧道走出了村子。但他在学成之后,主动放弃了留在乡镇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到那个生养他的山村,成为了这座大山里的村子唯一的学校的校长。

村子经济条件差,学校教育设施落后,更有很多村民不知道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宁可将孩子留在家里种地。

陈水文一点一点解决这些问题,他自掏腰包,拿出五六千元买教学用具,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家长们让孩子接受教育。

他还去找了县教育局求助,顺平县教育局派人到学校考察后,向岭后小学拨付专项资金,并开办了免费午餐。同时,陈文水还通过爱心协会,为学校贫困学生申请爱心物资与善款。

他经常说一句话:这个村子,有218个想要走出大山的孩子。送这些孩子走出大山,是陈水文给自己定下的使命。

陈文水的抖音简介是这样写的: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他重复着岭后小学大大小小的事情,重复着发布短视频,把孩子们的心声传出去,努力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

陈文水注册了抖音号,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发到网上。虽然视频内容简单纯朴,但老师和校长的辛勤工作还有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让许多网友感动落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他也迅速成为了抖音“网红”。

对于“网红”这个称呼,陈文水并不在意,他想到的是今后要再为孩子们建一个篮球场,如果可以的话再建一个礼堂,充分挖掘孩子们潜能和才华。

这就是一个朴素的理想主义的伟大的山村教师。



安行学堂


由于山村条件落后,经济不发达,很少有年轻认能扎根山村教育。

在我的第一个印象中山村教师不注重穿戴,也许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山村里,大家都不太注意穿戴,所以山村教师也就入乡随俗了。

给我第二个印象是知识落后,由于好多都是民办教师转正。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继续教育不多,利用网络教育可能性不大,所以他们的知识更新的慢。

第三印象是年龄偏大,由于年轻人不愿到偏僻的山村去从事教育,所以山村教育我感觉到有点青黄不接。

第四个印象是山村教师朴实无华,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支撑着山村教育,让一部分莘莘学子走出了大山,向他们致敬!你们辛苦了!




听海181125297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我的老师,胡有厚老师……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村教师,他平凡、朴实、真诚、无私,三十多年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象一束光为山村的孩子照亮了前面的路,送出了一批又批优秀的小学毕业生,致使我们村五百来人的自然村出了二十来个大学生,这和胡老师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

胡老师,我小学老师,既代语文,又代数学,那个时候,我们一个教室两个班,一个班十个左右的学生,胡老师讲完一个班又一个班……现在仍然记得胡老师数学应用题讲的特别好,总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公式化,什么行程问题、鸡兔同笼……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那时的胡老师还单身,孩子们放学后他总是让没做完作业的在他办公室写完,这种学生一般是班上的末等生,基础不怎么样,这时胡老师总是耐心的为其讲解过去的知识,教学过程中,他总是和蔼可亲,鼓励我们,很少发怒大声批评我们,也许是胡老师平易敬人的缘故,课后我们总是时常围着他转,交流中胡老师总不忘给我们答疑解惑。山村的冬天异常的寒冷,胡老师每天早早起来劈柴打碳为我们烧好了火炉,教室里暖暖的,我们一进教室就哇哇哇哇开始晨读,现在想来胡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就这样,年复一年胡老师一直坚持在教育一线,毫无怨言,正是他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为我们村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

真的,十分想念胡老师,每每一个人静坐,常常能想起胡老师讲课时的情景,抑扬顿挫,幽默风趣,争对问题打比方、做比较……另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我心中的山村老师,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以教学为乐,用无私的爱点燃了一个个山村孩子考大学的梦想……用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概括一下就是:孩子们的成长就是他最大的快乐!最幸福的事就是听到他的学生考上大学!

胡老师,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又想起了您,学生今年一定抽空回去看您,学生现在虽然过的不怎么样,但从内心深处对您真的是感激不尽,没有您当年的辛勤培育,学生考不上当年县城重点中学,也许这辈子也就无缘大学了!再次的感谢您平凡而伟大的胡老师!


图文办公郝老师


在城市里老师最穷的那些人,在偏远的农村老师又是最富有的那些人。

自己在城市里当老师,每个月3000块,要还房贷,养两孩,还要养家。表叔在老家农村当老师,每月到手工资7000多了,一方面是我工作只有12年,表叔工作有30年了,另外农村各种补助特别多。每天放学5分钟回家,家里地包给别人种,自己留了一点种了些菜和水果。新修的新宅在也是超气派。现在农村交通方便,家里也有车小车,网络发达也不是以前那样交通闭塞,信息闭塞的样子。

所以在我们这个中国西部最穷的地方都是这样,别的地方也差不了多少吧,这也反映出了我们国家发展的成绩。

所以现在山村老师不是以前的那样了。当然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可能还有的地方比较艰苦。


雯童米奇


山村学校远离繁华喧嚣,偏僻闭塞,交通信息滞后,现代化程度相对城镇有些落后。山村学校的教师形象如何?我在山村学校教学二十多年,现结合自身情况,针对问题谈点体会:

一、山村教师的角色真的有点尴尬。

坊间流传“山村教师是后娘生的娃”,比较贱,程度虽然有点夸张,过度渲染了山村教师的灰暗面,但起码也点出了山村教师的形象十分尴尬。

(一)教学教育上比较薄弱,还需补齐短板。

1、教学上课与时俱进的程度相对城镇慢了半拍,时代感不强,比较“out”。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仍然是教学主角;熟悉使用现代教学工具,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还需培训加强。

2、因为缺少专业教师,造成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科目不对口,经常出现“张冠李戴”比较“搞笑”的现象。诸如体育教师被安排教英语、音乐教师被叫去教数学等等。

3、山村现有教师四五十岁以上者居多,年轻教师稀缺。若是有几个年轻人,也难安心,希望考编调走。学校教师老气重,缺少颜值,学生不太欢迎。

4、学校人员少,每项上级下派任务,用人无专职只有兼职,全员上阵,工作“压力山大”。劝学、扶贫、党建、迎检……杂七杂八样样得干。有时出现紧急情况,时间急,任务多,“女的当男的干,男的当黄牛干”,也很常见。

(二)生活上存在压力,渴望关注关爱。

1、教师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生活拮据的情况还较多。教师经济上精打细算,常被人误解,强贴标签,戏称“老师猥琐小气”。

2、学校地处偏僻,周边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农村服务业少;学校的设施设备简陋,缺失严重。教师日常活动空间少,类似山村庙宇僧侣,日子过得清苦,甚至枯燥乏味。

3、特岗教师支援山村,实属不易。这批教师离家较远,来到山村举目无亲。山村学校本地教师多,周末大多数人要回家,一两个特岗教师住校,尤其是女特岗教师,比较孤独无助。

(三)思绪上有点迷茫,需要化解决问题。

1、学生进城转学人数多,学校规模萎缩严重,原来有学生五六百人的学校,现在仅有一二百人,甚至几十人入学就读。每学期开学报到,校长老师最担忧的是学生转走。教师们怀念过去曾经学生“爆棚”的校园,担心学校办不下去。

2、每学期现有教师“进少出多”,专业老师经常缺乏,无教师上课,“急死校长”。

二、逆境中的山村教师也有些可爱,值得可圈可点。

1、山村教师身处逆境顶住种种压力和诱惑,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山村学校,“甘做人梯”,几十年如一。这种“咬定青山不放,立根原在破崖中”的韧性,论这一点,就是一道宝贵的精神风景。

2、山村教师身上虽有不完美,或年纪过大或知识老化或不够专业,但他们尽心尽力,奉献山村教育,倾其所知悉心教育山村留守儿童,不离不弃,这是对教育的忠诚和至爱。

3、山村学校条件艰苦,工作状况特别。缺教师上课,没有办法,山村教师通过超重代课,跨科目上课的形式,自我解决。这就是担当。

三、山村教师心中仍然有梦,渴望山村教育发展兴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圆梦,山村教师在行动。

1、积极寻找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吸引优质教师,留住学生。

2、呼吁更多一些关心关爱山村教师,争取应有的尊严。

3、支持消除城乡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交流,让教师无城乡差别。


山村与读书


1.山村的老师是朴实而又坚毅的

记得假期的一次蒙山旅游,我们居住的是山村的一所民宿,民宿的左边有一户人家,这户的主人就是一位老师。

他个子不高,长得黑瘦。说话间带着一份朴实与真诚。遇到他是因为想咨询旅游的路线,他却热情的说,我反正没事,带你们去逛逛,我也正好锻炼锻炼身体。不过说好了,我可是免费导游,一分钱也不要哈!说完,自己嘿嘿的笑起来。

我们欢呼雀跃,要是不知道路线,可能得多走不少的冤枉路,心里对他满满的都是感谢。 一路上,他时而叮嘱我们怎么走山路不累;时而给我们介绍本地的风景区有哪些特点;时而给我们介绍当地的名吃;时而给我们介绍山里的一些特产,买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我们问他是不是真正的导游,他却自豪的说,他是一位人民教师。 这就是一位山里的人民教师,我心里默默的向这位同行致敬。 临了,我们回来给他200元钱感谢他给我们带路,他不但没收钱,还给我们送来一包当地的特产——玉米煎饼让我们尝尝。

我们深深感激他为我们一天所付出的劳累,临走的时候,我们去当地的超市买了一箱火腿,一箱土鸡放在他的门前,临上车打电话让他拿回家去。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怕他拒绝。


2.山村教师都是勤奋而善良的

那是十年前一次去山村小学参观危房改造情况,我们一行去了十几人,崎岖颠簸的山路,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很远就看见一排瓦房的大门前站着五个人,他们就是来自这坐山村小学的让我们尊敬的同仁,他们热情奔放,朴实而又带着一份善良。

言谈间才知道,这一排新建的瓦房是这些同仁们各自拿出了一部分钱支援建造的。为了山里的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用勤奋的工作和师者的风范在这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3.山村的老师都是清贫而又最富有的

我的师范同学有一位是来自蒙阴的一个山村里。同学聚会的时候她不远二百多里地,来到了我们聚会的母校,在聚会的所有的同学中,就她穿的最普通,几乎和大山里的百姓看不出什么两样。

可是,她是同学中也唯一为同学准备礼物的一个。她为我们带来了自己亲手用玉米高粱烙的煎饼。她说话还是那么朴实,对每位同学都是那么真挚而又热情。


她一个劲的说,我们那么久没见面了,我给你们亲自烙了点煎饼,也不是好东西,只是表表心意吧!看着那么一大摞煎饼,每位同学都激动的想掉眼泪。

这就是我接触的山村的教师形象,他们是我们无数同仁中最普通的一员,可是,他们身上有着我们所敬佩的另一份品质,那就是朴实无华,勤奋善良,清贫而又富有,却真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我是文卷,感谢您对我问答的支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同努力!


文卷


我是村里少数走出来的“隔壁家的孩子”之一。我印象中,山村教师基本都是本村人,印象是这样的:

1,无所不知,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政策法律,乡规民俗。对学生很好,上课很有耐心。就是讲普通话带有我们当地口音,不是很标准。这是我到了城里才知道的。

2,每天都穿着朴素却很干净的衣服,来上课,好像都是那一套。直到今天,我还在怀疑,老师是不是有好几套同款的呢。

3,老师在村里有威信,村里一有红白之事,乡亲们都会找老师咨询办事规矩和流程。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之类的,只要老师出面调和,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上课之余,老师也要干农活。虽然只能下课后下地,种出来的庄家不比别人家的差。可能老师耕作比较科学吧。


学渣的春天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不仅是在山村学校成长过,而且更加有幸还在山村小学任教两年。无论是曾经教授过我的老师,还是我所任教过山村小学的其他老师们,无一不给我留下纯朴、真诚、坚毅、奋发向上的美好印象,最值得赞扬的是他们无私奉献、厚德深爱的伟大精神和高尚的教育情怀!下面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去感受一番吧!

记得2006年我从河南省的城镇中学转学回到安康岚皋县的一所山村中学就读。学校坐落于半山腰上,交通不便尚且不说,校园内色一切设施都特别简陋。尤其是学校的操场真的是除了两个篮球架以外,就只剩下尘土飞扬的地面。由于环境比较恶劣,老师们一直坚持带领我们锻炼身体(每天早上6点晨跑一小时)。为了避免我们跑步时吸入尘土,班主任老师每天5:00用大盆子接了自来水泼洒地面。

到了炎热的夏季总是因为干旱特别缺水,老师们为了保证我们有充足的水喝,利用每天午休的时间带领我们去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用大桶抬水。尤其是到了最热的时候,老师们不仅要一如既往的带领着我们去抬水,而且他们还会拿出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绿豆,趁着中午的空闲时间用大锅熬绿豆汤送到教室让我们喝下解暑。有的时候还会给我们买雪糕和西瓜……

在老师们辛劳的照料下,炙热如火的夏季总算熬过去了。陕南地区每年夏末秋初总是雨水不断,常发生洪涝灾害。由于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次读书的,还有很多是留守的孩子(家中只有年迈的老人)。所以每逢暴风雨天气就会有很多学生无法回家,老师们就会把这一部分学生收留在学校,像爸爸妈妈一样悉心照顾着。还有少部分学生虽然住的不远,但是顶风冒雨回家,又要过沟过桥,真的是很危险。为了保障这些学生能够安全回家,年轻力壮的男老师们会分批互送学生们回家,直到把学生们平安交到他们父母手里,这些老师们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

由于学校坐落于半山腰上,每到冬季寒风呼啸。尤其是早晨格外的寒冷,老师们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晨读。他们总是提前一小时把两个蜂窝煤炉烧好,在教室的前后方各放一个。有了这温暖的火炉,不单是带走了些许寒冷,更多的是温暖了学生们的心,所以同学们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上进。

这里的老师不但关爱学生,不怕环境对我困苦,而且他们特别敬业!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灯光明亮……”每每哼起这熟悉的歌儿,似乎再一次看到了老师们在深夜伏案批改作业的身影。

说完曾经教授过我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再来说说我所任教的山村小学对我老师们。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山村小学外聘教师),我很荣幸进了这所小学。由于师资匮乏,大部分都是老教师。他们有的学历不高,有的对现代化教学设施还不能灵活使用,甚至有的连电脑最基本的操作都不会。不过他们却有着我们年轻一代老师所不可匹敌的过硬本事。有一位从教40多年的老教师虽然用电脑打字很慢,但是她的粉笔字却写得非常好,最让人钦佩的是她写的毛笔字遒劲有力。像她这样的老教师挺多,为了能够跟上现代化的教学步伐,他们总是不耻下问,虚心向年轻的老师们学习新技能。有一些老教师为了能够尽快学会操作电脑的技能,很多时候都练到凌晨两点左右……

由此可见山村教师不仅有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更是有着博爱无私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