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期)抗戰神器民國24式重機槍

導語:中國24式重機槍,遇上日本九二式重機槍,到底哪個更強?

【二四式重機槍】

民24式重機槍是中國30年代仿製歐洲鼎鼎大名的馬克沁MG08,要是到馬克沁那戰績拿到哪都可以吹一輩子,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德總共死了132萬人其中100萬人是死在馬克沁的槍口下,可以說這貨奪走的生命應該比投在日本的原子彈殺的都多。上世紀30年代年中國和德國當時正處於蜜月期,於是國軍政府是想盡辦法購買歐洲這些大佬的高級裝備(你別說當時的政府其實也幹了不少好事)於是在1935年金陵兵工廠根據買來的馬克沁圖紙進行中國版的改變成功研製出民24式重機槍。

(第004期)抗戰神器民國24式重機槍

民24式重機槍採用水冷式,發射9.92mm毛瑟槍彈,使用100發或者250發彈帶供彈理論射速為一分鐘600發,槍身長895mm,槍身重49千克。

24式打九二式優點很明顯那就是射速快而且射程上並不劣勢,可以說一把24式理論上可以壓制日軍兩名九二式機槍手但是24式缺點比他的優點還要明顯,首先不得不說的就是它對機槍手的要求非常高因為它槍管短,膛線少,而且採用大口徑毛瑟彈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是它後坐力大而且彈道很分散,如果不是一名優秀的老手200發子彈打完可能敵人就倒十幾個頂天了,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熟練使用捷克式機槍的迷龍第一次使用民24式後竟然連敵人也打不中,所以說操作民24式機槍優著較強的技術性。

(第004期)抗戰神器民國24式重機槍

其次就是民24式的水冷式供彈,不得不說日本當時對戰爭的謀劃真的是機智,預先考察了了遼東的假想敵俄國的地形以及對中國北方的環境考察最後得出水冷式不適合在寒冷乾燥的地方作戰,九二式參考的是日軍在日俄戰爭中使用的哈奇開斯1897式重機槍,由於這款機槍的氣冷式在寒冷地方的優異表現於是日軍果斷採用了氣冷式這導致九二式可以隨時隨地的準備作戰,而24式就麻煩了,水冷式決定了它必須要時刻準備冷卻水而且量還不能小了,在冬天作戰的時候滾開的冷卻水會暴露機槍陣地的位置,因此在有些民24式機槍的槍口處有一個導管,連接排氣導管,另一頭放入水櫃中防止蒸汽,另外水冷式機槍巨大的重量在機動性能上很差,一般只能用於陣地戰。

不過只能用於陣地戰這點和日軍九二式倒是可以稱為難兄難弟,二者都只能都以半固定的部署方式安裝在戰車以及機槍陣地上作為永久火力點使用,而輕步兵部隊一般都以輕機槍作為支援火力使用。總之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重型武器,民24式貫穿中國抗戰史,在如今的現代它與九二式不說誰優誰劣,因為在不同作戰環境下兩者優劣各不相同,無法單從火力判斷孰強孰弱。

(第004期)抗戰神器民國24式重機槍

不過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日軍當時除了水冷式重機槍是對中國戰場環境而設計的武器外,陸軍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三八式步槍同樣都是為了適應在中國戰場作戰而生產的日式武器,就連現在他們自衛隊也多地,奪島登陸為主要訓練。


【基本屬性】

彈頭初速:(重尖彈)770m/s,(尖彈)870m/s

民24式重機槍

民24式重機槍(2張)

供彈方式:100或250發彈帶供彈

膛線:右旋4條

纏距:240mm

理論射速:600發/min

槍身長:895mm

槍身重:20kg

槍架重":29kg

槍全重:為49kg


【九二式重機槍】

九二式重機槍是日本在1932年研製成功的一款重機槍,根據日本一貫的風格以天皇紀年法2092年命名為92式。九二式全長有1156mm,槍重55.3kg這個重量導致九二式很難迅速轉移,遇到伏擊突襲等只能捨棄,它的理論射速是一分鐘450發但是大家都知道理論射速永遠是這把槍的極限,在戰場上九二式的射速據說只有300發左右,要知道這比絕大多數國家的包括中國使用的重機槍射速都要慢,不過九二式重機槍沿襲日本武器一貫的精準節省風格雖然射的不快但是架不住它精度高,並且它理論射程可以達到4500米。

(第004期)抗戰神器民國24式重機槍

至於威力上後期日本陸軍為了加大殺傷力,將以前的三年式重機槍進行改進,使口徑從6.5mm改為7.7mm,發射92式實包子彈,比三年式重機槍更加重已經高達63公斤,它主要是為了增加了散熱片便於持續射擊,同時將握把從框式改為摺疊式,將扳機從扣動式改為壓鐵式。其子彈威力為3712焦耳,可以與中正式步騎槍發射的7.9 毫米子彈威力相抗,這個在當時是很恐怖的。

不過九二式缺點也很明顯就是一個是重,另一個是它的供彈方式至於有人說

(第004期)抗戰神器民國24式重機槍

它製造困難可以先忽略因為日本在對中國開戰前已經囤積大量九二式,據戰後統計日軍的九二式大約生產了超過45000挺足夠所有師團使用。不過它的供彈方式是從來沒解決過小編不止一次說日本人有時候思維很奇怪92式的供彈手需要不斷為機槍裝填單板(打的太快了)一旦失去供彈手,機槍便不能持續射擊,而且帆布式彈帶也容易損壞,而這時候歐洲的彈鏈供彈方式他們不學了,要知道彈鏈供彈直到現在還是主流機槍的供彈方式,因為這個原因九二式從沒達到過它的理論最大射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