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父母不懂教育,很難培養出對學習充滿熱情的孩子,人類外在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慾望與生俱來,而這是學習動機的來源,在一個家庭中:

孩子是一粒種子,爸爸是陽光,媽媽是土壤

用愛來澆灌,用陪伴來滋養,孩子就會茁壯成長!

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有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力:

1. 常常禁止孩子,不讓孩子嘗試,害怕孩子犯錯

正確做法:應該讓孩子在探索中滿足好奇心、累積成就感保護孩子的學習的動機,從小就開始!

例如一歲多的孩子,自己練習走路、想自己吃飯,父母是否願意讓孩子去嘗試、提供安全環境呢,

還是擔心孩子受傷、怕麻煩,直接禁止呢?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人生髮展理論談到,2歲到3歲的孩子發展任務和危機,分別是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4到6歲發展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6到11歲時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這段時間孩子基本可以培養出獨立、自尊心、技能。這一部分可以網絡查閱瞭解,不詳細介紹了。

我們未經打壓的孩子,大多對新鮮事物躍躍欲試!

父母正確的態度就是 多放手、少限制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多探索、多嘗試

要知道孩子做不好就當練習,做得好則有成就感,在這些成就感的累積中,孩子就會有自信!


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2. 把孩子的行程排滿滿,讓孩子變成忙碌的小孩

孩子的時間被父母安排的太慢,孩子每天都很忙碌,無法獲得快樂的體驗。

正確的做法:要給孩子有自主遊戲的時間或運動的時間,研究指出,這是到達心流經驗最好的途徑!

心理師楊文麗的女兒 Louisa,自學多年,

考取溫哥華排名世界前十名的 VFS(Vancouver Film School),

且獲得全額獎學金。曾有人問 Louisa:

怎麼樣才能教出像你這樣熱愛學習的孩子?

她答:「多給我們一點時間。」

不佔滿孩子的時間,父母試著留白,給孩子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

不妨讓孩子多想想,不補課, 不玩手機,自己應該去玩什麼?激發孩子的思考,培養孩子自主獨立的人格。

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3.習慣性的誇獎孩子好棒或喜歡用獎賞驅動孩子學習

習慣性的誇獎和獎賞教育讓孩子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機

正確的做法:孩子做好了,別太錦上添花

做對事情時,孩子自有內在成就感,但孩子做不好時,務必雪中送炭;

我們的常會習慣性的誇讚,獎賞時點綴,別成為常態。

心理學家說,孩子做好一件事情時,內在會有「勝任感」

這是一種自然純粹的喜悅,如果此時誇獎,你好棒,你好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可能會

扭曲孩子的成功的快感,擔心自己如果達不到聰明和優秀,不被媽媽喜歡。

比較好的做法是,孩子成功時,父母「分享孩子的榮譽」即可,不用過度誇讚,以免打亂孩子內在的成長機制。

我們父母不用錦上添花,但要雪中送炭,孩子表現不好時,多肯定孩子的努力與付出。

給孩子過多獎勵,有時候會導致孩子過度關心獎品而影響內在的興趣、好奇心和成就感。

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4.不陪伴孩子,就希望孩子自動自發的愛上學習

正確方法:三年級前培養孩子習慣,教會方法,三年級之後學會放手!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e自律不是天生的,先他律在自律。父母做表率,身教重於言教,陪伴孩子學習成長,做孩子的榜樣。父母天天刷手機,看電視,讓孩子自律學習,是不可能的。陪伴孩子的含義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執行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 執行力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做,不懶惰,不拖延。


三年級之前,課程簡單,孩子覺得學習容易,三年級之後,課程有了一些難度,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執行力,作業就開始拖沓,學習動力就會不足。

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開始放手讓孩子由他律到自律,無痛轉換。

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5.孩子成績不理想就焦慮,催促孩子要努力或者直接放棄

正確方法:幫助孩子找原因,調整學習方法,找到好的學習策略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不要責備孩子,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每個人遇到挫折,都會自我歸因

成績不好,即使父母沒有責罵,但是孩子的情緒接受能力是超強的,孩子可以感受到你傳達給他的那一份失望和焦慮,成績不理想會歸因到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

父母這時候應該先閉嘴,用引導的方法,給到孩子支持,找到沒有考好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了還是自己努力不夠等等,如果孩子找到原因,我們接納就好了。

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6. 把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橫向比較

正確做法是:自己和自己比,培養正面成長心態

我們父母往往很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總是不由自主的去關心孩子的成績的好壞,去和其他孩子比較,甚至流露出人家孩子咋這麼聰明的表情這都會讓孩子感到挫敗和內疚,喪失學習興趣

樊登講過一本書,提到人的心態,一種是成長性心態就是努力了成績就會變好,固定性心態是我努力也不會發生什麼改變。

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心態,直接受到父母的影響。

父母不去比成績,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找到正確的歸因,孩子就會學到,下次我注意一點,成績就會有提高,養成了成長性的心態。

最後,我們的父母不要當馴獸師,都成了虎爸虎媽,提前設定了孩子的未來,就大錯特錯了,要把孩子當種子,多去滋養,多去陪伴,多去接納!


父母不改變這六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後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