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毁后的圆明园:挖出5万件文物,一个“泥疙瘩”让专家集体失态

圆明园是世界园林史上的奇迹,被誉为“万园之园”,除此之外,里面还收藏了不计其数的历史珍宝,法国文豪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被毁后的圆明园:挖出5万件文物,一个“泥疙瘩”让专家集体失态

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一通洗劫之后又纵火焚烧,根据当时的《泰晤士报》称:此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而实际情况是这些被破坏和抢劫的物品,大部分都是无价之宝,又哪是能以钱财来衡量的!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圆明园再遭劫难。

被毁后的圆明园:挖出5万件文物,一个“泥疙瘩”让专家集体失态

两次洗劫之后,圆明园满目疮痍,里面的文物能带走的被带走,不能带走的则被破坏,最终成为一片残垣断壁。1987年圆明园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它既是外国侵略者的罪证,也被国人视为被侵略的耻辱象征,时刻警醒我们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自1996年开始,考古界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截至目前为止,圆明园240多万平方米的陆地面积中只发掘了5万平方米,竟出土了5万多件珍贵文物,包括各种玉器、瓷器、铜器以及很多建筑构件,即使很多文物残缺不全,也能让人深深感受到这座皇家园林的辉煌气派。

被毁后的圆明园:挖出5万件文物,一个“泥疙瘩”让专家集体失态

在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2014年挖出的那个“泥疙瘩”,当时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大宫门的河道,在河道底部发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挖出来一看被泥巴裹得紧紧的,就是一个沉重的泥疙瘩。随即这件文物被送进实验室,经过半个月的清洗,它终于露出真面目,金光闪闪,让在场考古专家们都不淡定了。

被毁后的圆明园:挖出5万件文物,一个“泥疙瘩”让专家集体失态

原来这是一个铜鎏金象首,长而卷的鼻子、长牙大耳,尤其是那双眉目,寥寥数笔,却无比传情。整个象首线条流畅自然,神态逼真,造型也极为精巧,虽历经岁月风霜,却依然散发着金色的光芒。

专家介绍鎏金是一种非常精深的工艺,不仅程序复杂,而且花费巨大,从这件象首就可窥见清朝高超的铸造和鎏金工艺水平,它的制作工艺要远超赫赫有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堪称清代皇家用器中的精品,其价值无法估量。

被毁后的圆明园:挖出5万件文物,一个“泥疙瘩”让专家集体失态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象是高贵吉祥的象征,查阅大量文献后,专家推测它应该是大殿中的一个吉祥摆件,确切地说象首只是摆件的一部分,而身体已经不知去向。在象首的后部,有4个孔洞,专家推测这应该就是固定身子用的,很可能这只“大象”在被搬运的过程中,被不小心碰掉了象首,随之掉入了大宫门门前的河里。

被毁后的圆明园:挖出5万件文物,一个“泥疙瘩”让专家集体失态

2017年,圆明园铜鎏金象首一经展出轰动全国,其工艺之考究、纹饰之精美,尤其是那双传情的眼睛令人无不赞叹!


喜欢的朋友敬请关注“史论新语”,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