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泄密还是虚构?

公元前210年,本来是个很平常的一年,却因一个人的去世,引动天下风云变幻,改变数人的命运,乃至影响一国的前途,一个民族的命运。

不少人已经猜到,此人是秦始皇嬴政。他病逝于巡视的路上,因生前没有留下合法的继承人,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沙丘密谋。

生前,秦始皇击败一个个敌人,燕、赵、韩、楚、齐、魏,等到天下大定,突然产生一种寂寞的感觉,这时传来匈奴、百越的消息,他突然又有新目标:天下很大,我还能继续前进。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泄密还是虚构?


数百万将士,在秦始皇的一声命令下分赴南北,开始征讨匈奴、百越,匈奴、越人又如何是秦始皇的对手?其实,秦始皇一直明白,他的敌人只有一个:寿命。

嬴政一边妄图找到所谓的仙家福地,好让自己成为神仙,真正的“万岁”,一边又装作无视最大的弱点,好似不看它,它就不存在似的。

秦始皇想着大秦一世、二世、三世这样传下去,但他更希望坐在那个位子的人,一直是自己。他的这个想法,导致他不愿意立下继承人。为何立继承人,不就是怕始皇帝出意外后,有个保险么?

若秦朝有个继承人,貌似时刻在提醒嬴政——你会死。一想到这点,嬴政便郁闷欲发狂。他不立后,大概也是出于此种想法:没有皇后,便没嫡子,没嫡子,何时立继承人,秦始皇说了算。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泄密还是虚构?


秦国是嫡长子继承制,嬴政他爹秦异人,本来是最不可能继位的人,却拜华阳夫人为母,一跃成为嫡子,成为离王位最近的那个人。

始皇帝年龄越大,越怕死,也就越不愿意立储,“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大臣们更不敢多说,否则秦始皇会多想:我活着好好的,你是盼着我早死吗?

最后一次出巡,过平原津的时候,秦始皇便已生病,一开始还强撑着,渐渐他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大概要到头了,也许死前能见一见被自己撵到北疆的长子。

秦始皇回顾一生,喟然一叹:人究竟斗不过老天。他找来赵高,开始安排后事:“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长子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本人回咸阳。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泄密还是虚构?

秦始皇大概以为自己能撑回咸阳,所以没有留下明确的传位诏书,也许是诏书被赵高、李斯等人毁了。正是这些“不确定”,才会引出阴谋。

在没有嫡子以及秦始皇指认继承人的情况下,长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扶苏的合法性要强于胡亥。于是“沙丘密谋”诞生了。

胡亥、赵高瞒下始皇帝的诏书,联合丞相李斯,一起炮制出“传位于胡亥”的假诏书。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录三人的言行,简直像拿摄像机拍录下来一般。

正是太史公充分的细节,令后人不得不多想:是不是太详细了,会不会是司马迁编的?更何况沙丘密谋的参与者胡亥、李斯、赵国三人也不可能对外泄露,太史公又从何得知?

我们只要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容易搞明白。秦始皇出行,身边不可能仅有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必然是人数众多的大阵仗。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泄密还是虚构?


项羽见到始皇帝出行,发誓: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在咸阳见到秦始皇,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是。若仅有赵高驾车、李斯陪同、胡亥服侍,可能吗?

赵高等人要压下秦始皇死讯,仅靠他们三人,不可能办到,必然要用到其他心腹,李斯的儿子,赵高的兄弟,也许都参与其中。

除了至亲,也需要其他心腹办事,这些人不一定能接触核心机密——篡改诏书,但多少知道到有大事发生,聪明的人甚至能猜出一二,能被赵高、李斯倚为心腹的人,能笨到那里去?

庞大的出行队伍,总会有“另外”人发现始皇帝的异常,例如“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这事的见证者可少不了。

胡亥登基后的一系列行为,也加重某些怀疑——杀光始皇帝诸子。这个行为,可以解释为胡亥铲除帝位的威胁者,也可以当成不自信——篡位导致的不自信。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泄密还是虚构?


李斯被赵高“陷害”,下入大狱,知道自己必死的时候,会不会说些能拉赵高下水的事情?子婴除掉赵高,以及他的亲信,会不会知道沙丘密谋?而这些东西,皆是太史公信息的来源。

这些信息,也许不足以完全还原事情经过,但坐实“沙丘密谋”还是没问题的。有人说:隆中对,只有诸葛亮和刘备,怎么会传出来?

提这问题的人简直没脑子。刘备是势力首领,如何发展壮大这事也许会瞒着中下层,可怎么会瞒住关羽、张飞、糜竺这类的高层?真以为只靠刘备一个人,能玩得转?

司马懿谋划着秘密行动,底气是司马师的3000死士。3000死士不一定知道要干什么,但绝不会怀疑自己要办的事,不是什么“好事”。

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泄密还是虚构?


历史上不会有绝对密不透风的密谋,不一定是隔墙有耳,而是总得用人办事。办事人之中,不乏聪明过人之徒,从蛛丝马迹中窥出全貌也不是不可能。具体细节可能有错,但绝不会是捏造。

读懂司马迁记载的“沙丘之谋”,便明白,历史上越大的阴谋,越会流传下来。不是什么都用“阴谋论”解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