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實體店關門,罪魁禍首原來不是電商,也不是人工!

近幾年來,實體經濟越來越不好做。很多人都認為是電商佔據了太多的市場份額,也有人認為是人工工資太高了,在雙重壓力下,實體店很難存活。但是真正導致實體店大量關門的卻不是電商和人工費用。澳洲零售服飾品牌真維斯,在澳洲宣佈破產;甚至前幾年十分紅火的貴人鳥鞋業公司,被破產清算,老闆的子女們也都宣佈放棄繼承貴人鳥繼承;百麗也宣佈退市。這些大型品牌在各大網站上都有網店,試想如果網店真的那麼賺錢,這些大公司還會退市,甚至是倒閉嗎?

大量實體店關門,罪魁禍首原來不是電商,也不是人工!

有些人認為是電商搶佔了市場份額,就2019年雙十一天貓成交額有2684億人民幣,天貓有2044億人民幣。這些巨大交易額,其實也僅僅只佔到了實體經濟消費的20%還有80左右大家都是選擇在實體店裡消費。

對於很多門店來說,人工工資其實也是看每個銷售員個人的業務能力,銷售行業的工資基本上都是按銷量拿提成。人越多的地方,顧客進店消費幾率高,銷售量大了,人工工資就會高。

但是人多的地方也意味著房租的高。小街道上的門面可能一個月只需兩千一個月,但是在人流密集的步行街、購物中心來說,一間同樣大小的門面,房租就可能高達2萬一個月。

大量實體店關門,罪魁禍首原來不是電商,也不是人工!

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老闆都在抱怨:“人們也都願意到店裡試穿購買,網店雖然有影響但是也不是特別大,就是房租,一年比一年高,賺的錢還不夠給房東交房租的!”大量的實體店因為房租壓力太大關門。這些關門的實體店中,也會有各大品牌的門店。關閉門店多了,大型服裝公司的業績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其實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這樣,網購雖然很火爆,但是網購買的東西適不適合自己用?是不是跟網店上圖片一樣,沒有色差?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的疑問。其實拆快遞,也相當於淘金,你不知道你網上買的衣服,尺寸是否合適,顏色適不適合你,上身效果又怎麼樣?買到的東西不合適還要聯繫商家退換。而實體店卻有自己的優勢,你在店裡可以隨便試穿,衣服不合適可以不買,而不像網店一樣你還要先付錢,才能看到商品。特別還有很多中老年人,根本不會在網上買東西。而且網店上有些東西雖然便宜,但是也有很多假貨混雜其中,特別現在人們用的護膚品,很多人都寧願在實體店裡買,貴一點,也不願意從網上購買這些商品。

大量實體店關門,罪魁禍首原來不是電商,也不是人工!

對於實體店來說,他們最大的壓力就是房租錢。房東們籤合同,都不會籤的時間長,有的房東甚至一年一簽合同,租金也就一年比一年高。我有一個親戚在武漢市做服裝生意,地段也不是很好,房租一年二十四萬。合同上規定每年還要漲10%的房租。親戚做服裝生意賺了點錢全部交房租去了。特別服裝生意每年也都有淡旺季之分,旺季勉強可以賺點生活費,但是到淡季的時候就會虧損。親戚也多次和房東協商可不可以降點房租,可是房東卻告訴他“降房租是不可能的,我們都是簽好合同的,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守誠信,必須按照合同來執行。”親戚做了三年的服裝生意,就做不下去了。退了房子,最後結算這些年的利潤,發現虧了不少錢,還砸手裡一堆衣服,品牌店的衣服不在裝修高檔的店面裡賣,掛在夜市上甩賣,按照衣服的進價都難銷售。

高房租下,實體店真的很難存活。開網店就只需要找個倉庫就可以了,再找個辦公地點,房租便宜大多數都沒有商鋪貴。房東們投資商鋪,也是想要投資賺點錢,確實也能理解,但是房租高太多,很少有個體戶能承受的住。房東也是靠租客們生存,房價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關門,房東也沒辦法收租啊。只有互惠共贏,才能一起走向致富!

大量實體店關門,罪魁禍首原來不是電商,也不是人工!

其實高房租也是高房價惹的禍,購買商鋪的價格貴了,租金自然也會上漲。據統計超過50%的家庭沒有存款。超80%的家庭都有貸款!現在房價很高,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房要掏空兩代人的錢包。這麼高的房貸壓力下,大家都去賺錢換房貸、車貸,哪裡有錢去消費?人們在店裡看到質量好、款式時尚並且價格比較貴衣服舍不得買。去網店上淘同款衣服,只要便宜就買回來穿,也不講究質量了。

政府一貫堅持不炒,希望未來房價可以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逐漸回到大家都能夠輕鬆購房的時代。每個家庭都沒有還貸壓力,都可以購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救實體店也是在拯救房東自己,如果實體店真的紛紛倒閉,大家都去網上消費,房東的門面還租給誰呢?

創作不易,如果你認同本文觀點,順便點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