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道教中有:“本道立教,以教化人”、佛教中有:“佛法无边,普度众生”。然今日学道、学佛已成潮流,为何世间之人不见离苦得乐,反而日益恣意纵情,沉沦于苦海之中?


学道、学佛变成一种潮流应该是一种好事,道教中有:“本道立教,以教化人”、佛教中有:“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此等话语都是圣德大贤们希望世间之人尽皆受吾度化,也好早日离苦得乐。然今日学道、学佛已成潮流,为何世间之人不见离苦得乐,反而日益恣意纵情,沉沦于苦海之中?


但如果只是随波逐流,往往会失去追求的意义。大多之人不明白何为修行?只是盲目的跟随。不知信仰与修行为何物,只知空念几句经文,行几件善事,便以为能得福报,更有那等痴迷之人,终日静坐家中以为日日叩拜烧香便可得了正果!岂不知善事不行,岂有功德?若无功德,岂可成道矣?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修行第一步变要明自身根骨


三丰真人天口篇有云:“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


所谓修行第一步变要明自身之根骨,是好道还是喜佛,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宗教,也才方入了正道,道有三千,佛有万法,总可以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去修行,若只知盲目跟风,恐一生不可得正道。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修行人需具备几种基本的素质


首先就是要明白区分正邪之法。所谓教无三教,只分正邪!若是正邪不分,最终也只能落一个下乘。


而后就是择道。无论是道还是佛,入了门便是好的。入门之后第一点非是什么诵经打坐,而是要怀有一颗坚定之心,好叫世人知晓,经文易读,修行可修,倘若无一颗坚定之心,这一切恐怕也便如水中花,镜中月一般了!


至此之后定要日日精进修行,多多研习经文要义,我个人还是建议,从宗教(道或是佛)历史源头,教义,人物,盛衰历程等等。这样对宗教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所谓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习这些东西的意义是在于,能够把自己的眼界放开,站的越高就会看得越远,修行要怀有一颗广博之心,若把眼界局限于一点,则是很难得道了!


除上述要点之外,立德最为重要。道尊德贵,立德为基,是很利于以后的修行的。好比一棵树,先扶正了才能更好的成长。一个修行人如何去修行肉体上的功法,个人有个人的机缘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对于刚刚修行之人,有一种心态的养成最为重要。重阳祖师曾言:“儒门释道互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宗教之根,立教之基,都在于引导世人向善,只是手段各有千秋。


儒家的忠信仁义之道,佛家的慈悲为怀、悲智双运,都是一个修道人不能回避的思想。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去抨击其他的宗教,其实学道者知道生万物,学佛者知众生平等,倘若都能做到,我也不必多谈这一句了!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敢于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修行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包括自身的缺点,视野的局限性,和修行之苦等等。


我们每个人自身必然有很多缺点,日常生活中必然也会做错很多的事情,这些都是必然的,但我们是否敢于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这是十分重要的。


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没有什么绝对完美的东西存在,人身都是有罪障和劣根性,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清楚的认识到,敢于破除这些东西,好比佛教中的:“提智慧剑,破烦恼贼”。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性命双修


还有就是关于性命双修,现在不少人打出修心的口号,诚然,丹经中有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点明了修心的重要性。然万物生于阴阳,阴阳互相牵扯才万物平衡,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平衡占了很大一点!


修行之人,性命双修同等对待是很重要的,身无病,则精神畅,精神畅,则身无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只强调修心,或者只强调修行肉体的,都不是上上之选,即使是先师孔子,对于骑射之道也是比较精通的的!


俗人或者入道未深之人只觉修行是逍遥、是放下、是洒脱,殊不知修行之人要比世俗之人更加苦。此点我想诸位同修当有所感受!修行人需持戒,要小心躲避各种造业之事,还要普度众生,可以说修行人是比是俗人更苦上百倍的!


因为修行人之初要背负太多的东西(以后的超脱暂时还不谈),对于那些认为修行就要跑到深山老林的认知,我想说是大错而特错的。修行人生在尘世,长在尘世,你的根在这里,树无根不活,水无源将涸。


修行人就应该好好在尘世之中,磨练自己的心境,修行人,不要因为自己的修行而改变对工作,家庭,周围朋友的态度,我们和常人唯一的不同心中有向道之心,慈悲之心,普度之心。如果我们连家庭工作都不能好好地去对待,又何况是解脱之道呢?只是我们要学会处事,学会比常人多一份宁静,多一份随缘与洒脱的气质,以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周围的人,言传身教此为度人首选!和光同尘,出世入世,随心所欲,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之人。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修行是为了解脱自己和世人


拨乱反正,正确的认识很多事物,方能更好的度化别人。很多入门的学道学佛之人,入门之时有太多的误解,这是因为当今社会处于末法时代,正法不传导致很多正确的东西流传不出来。


首先,修行不是说空口念几句经文,在家烧烧香就是什么修行,心诚则灵,修行是为了解脱自己和世人,诵经忏罪固然是一种手段,但是导人向善是更为重要的, “心中常有度人意,自有天尊护我身”就是证明这个道理的。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去度化周围的人,不知道多行善事,一味磕头烧香,这种人可能终其一生也得不到真正的解脱。度化世人,弘扬正道,不要说因为自己信了什么,就强迫身边的人去信。人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你可以在适合的时机,跟他们谈一谈,但不要强迫别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机缘,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到底为什么要拜神拜佛?


很多善信居士,不懂得为什么要拜神拜佛,神佛是觉悟智慧的人,是超脱的人,我们叩拜他们是出于对他们的敬意,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是对自己信仰的一种虔诚!


而烧香是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心意通达给神灵,大多数人说寺庙道观骗钱,其实大家根本不明白为何要烧香,烧香是为了把自己的心愿和祈求上达给神灵,如果心诚就能点燃自己的心香,一炷真香通灵去!


有人说烧香积功德,能消罪业,其实这种说法对也不对。若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烧香祈求逃避警察追捕?难倒这能被保佑?更有一等无知之人,有事便烧香磕头,平时不积功德,不修德行,此等人神佛难道也保佑?


答案我想大家都明白!大家可知为何捐香火钱会有功德,刘真人在通关文中就说道:修行人获得钱财,自己只能留极小的一部分,剩下的都要作为法财布施给众生,如此我们捐的香火钱才是有功德,但如今道士非道士,比丘非比丘的时代,又有几人如此呢?


怎样才算是在修行?大家都在学道学佛,你还甘愿沉沦苦海吗?

修行人也摆脱不了一个“人”字


古往今来修行的人,有被称为圣人,真人,至人,贤人,但这些都脱离不了一个人字,所以修行人也是普通人,吃饭睡觉自然之理罢了。其实现世之所以会有诸多戒律限制我们的活动言行,是因为社会整体环境所决定的。


因为社会越来越复杂,人心再不是上古时了,我们一但追求了名利财色便很难克制住自己,便逐渐沉沦了,所以道教才忏悔文里警戒世人:今既获人身,叨亲正教!其实学道学佛跟我们追求事业名利钱财不矛盾,只是我们世人有几人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样的道理呢?


大道至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是属于万物之中,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必然要经历这个繁复到至简的过程。


希望善信居士,修行之时能时时刻刻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能孝敬双亲,立志向善,修好德行,无论在家出家便已经得道了,人生百年,百年一到,纵然你有金山银山,世俗之中有多么大的权力与力量,也买不来半分性命,所以我衷心的祈望所有修行之人,修己度人,芸芸众生皆能向善,福生无量天尊,慈悲慈悲!


文章摘自道学平台公众号(id:edaoj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