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金融市場動盪不安

隨著疫情全球蔓延,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歐美主要市場距離高點都下跌超過20%,進入技術性熊市。可以說,金融危機的警報已經拉響了。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金融危機的警報已經拉響了?

在這個時候,美聯儲全力救市,壓上了所有“本錢”,連續出售,在月末出臺無限量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政策。然而,美國還是在26日成為世界上感染新冠肺炎人口最多國家。

而歐洲央行日前出臺7500億歐元資產購買計劃,但各國領導人並未幻想僅憑歐洲央行的舉措,就能解除本地區的嚴重經濟危機。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馮·德萊恩:歐委會應制定復甦戰略

20國集團(G20)將“不惜一切代價”戰勝新冠病毒危機,並在3月25日表示,通過各國措施向全球經濟注入5萬億美元,以減輕其影響。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20國集團(G20)將“不惜一切代價”戰勝新冠病毒危機

雖然國際分析師不太相信這些行動能阻止全球經濟步入衰退,但他們表示,為企業及消費者提供的財務援助,將緩和不安情緒,有助確保一旦需求再次回升時展開強勁復甦。

而歐美的策略也是這個目的,政策制定者認為,給予市場和人民信心,是平衡戰勝疫情和經濟發展的最大力量。

但美聯儲似乎有些激進了。這次是“all in”啊,可以說“一口氣打光了所有子彈”。與此同時,2萬億經濟援助計劃也最新獲參議院通過。貨幣、財政兩大政策都一步提升到歷史空前的力度,不少分析觀點認為這反映了局勢的嚴重,疫情對美國衝擊,遠遠超過金融危機時刻。

美國為什麼推行“強刺激”?

26日,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確診數超過82000例,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一。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美國的確診病例數已超過了中國(81782例)和意大利(80589例)。至今,新冠病毒在美國已造成超過1100人死亡。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確診數超過82000例,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一

民眾的恐慌反應,推動政府當局採取越來越嚴厲的抗疫措施,隔離與停工等措施之下,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巨大,資本市場下跌速度,甚至超過了彼時的大蕭條爆發。

歐美經濟已經開始呈現下降,3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已經下降到90年代以來最低,美國從49.6下降至40.5,歐元區51.6下降至31.4,英國PMI指數由53下降至37.1——50是經濟興衰分界點,正常情況下,跌到45以下已經是十分嚴厲的經濟信號。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美聯儲全力救市

這個時候,美聯儲如果再不出手,危機馬上來臨。因此,《金融時報》認為,目前美聯儲的“強刺激”也許是稱職的,在危機中,我們應該更多相信專業人士。通過無限量購買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重新引入定期資產支持證券貸款工具;與加大央行展開美元互換,以提升國際美元供給;降低政策利率到零。這些舉措還是非常及時的。

歐盟的“強刺激”效果如何?

歐盟的“強刺激”似乎很難達到這個效果。

雖然震驚全球市場的7500億歐元,降低了了意大利、希臘、德國、法國等各國政府的融資成本,但是,歐元區領導人之間分歧嚴重,大家都專注於本國危機的國內政策應對,歐元區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協調機制。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歐元區內部很難達成一致

歐盟經濟專員保羅•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甚至表示,歐洲如今面對的是戰後最嚴重的危機。歐洲一體化計劃誕生於戰爭之後。在成功攜手戰勝這場可怕的大流行疫情後,它可能蓬勃發展,也可能被嚴重削弱。

歐美“強刺激”,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歐美“強刺激”,對中國有什麼影響?中國是否也需要“強刺激”?

總體而言,歐美救市,對於中國來說是有利的。量化寬鬆加大了美元供給,國際國內美元的流動性得到改善。資本市場的不安得到部分緩解,股票市場、外匯市場、黃金等市場終於止住暴跌走勢。而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美國的刺激政策,可以加強流動性,並影響實體

歐美的“強刺激”政策,在疫情同時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很有可能避免了流動性衝擊蔓延為金融危機的風險。雖然中國抗疫戰接近尾聲,但是經濟發展的挑戰依然非常巨大,在這個關鍵時刻,歐美經濟、全球經濟的利好消息,對於中國來說,同樣也是好消息。這也是中國為何出手救援身陷疫情的國家的主要原因吧。

中國是否也需要“強刺激”?

那麼,結束了抗疫戰的中國,需要“強刺激”政策麼?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中國各地逐漸復工

中國各地近期公佈一系列重磅投資計劃,在提振市場信心同時也引發對於會不會重新走上投資刺激老路的擔憂。尤其“新基建”取代傳統基建成為熱議的高頻詞,新基建投資規模到底有多大,是否能擔當起穩增長重任?

業內人士認為,應理性看待和認識投資問題,首先項目總投資和年度投資規模不能混淆使用,相對於龐大全社會投資規模,目前各地方政府推出的投資計劃還談不上是強刺激;而且中國也需要一定的適度投資,未來關注焦點應該從投資總量轉向調控投資結構,不斷擴大有效投資、精準投資比重。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中國不會走基建刺激老路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副所長汪文祥日前撰文稱,從目前已公佈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投資規模看,它還談不上是一個投資強刺激,各地投資計劃是包括新開工、在建、續建、儲備(擬建)項目在內、需要在今後數年陸續建設的重點項目包,分解到各年度實施的投資規模並不大。

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不需要進行投資強刺激,而且目前地方政府自身的投資增長能力有限;此外從需求看,當前市場上能夠承擔投資強刺激的投資項目和行業相對缺乏,當前市場運行並不支持和支撐實施投資強刺激活動。

歐美“強刺激”  中國怎麼辦?

中國也仍然需要一定強度的適度投資

但是,他也認為,從中長期發展看,中國也仍然需要一定強度的適度投資,但這種投資應該是適應結構轉型升級的、投資結構優化的、年度運行相對均衡、穩定、沒有大起大落的適度投資;關注焦點要從投資總量轉向調控投資結構,不斷擴大有效投資、精準投資比重,遏制無效、低效投資比重。

由此看來,中國的抗擊疫情,開拓了一條自己的路子,併成為範本;疫情之後,在經濟發展上,中國依然還要走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