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李玫瑾曾說: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在一個家庭裡,如果沒有孩子的笑聲和學習的聲音,這個家庭是沒有希望的。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大數據時代,智能化產品無處不在,其中手機是最普遍的,現在每個人都離不開他,相信你也同感,更多的人的生活逐漸被手機支配。

太過於方便的情況下就避免不了帶來一些傷害。手機的傷害不光光在打人身上體現,現在正在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牙牙學語的孩子都學著家長滑動手機屏,這樣的滲透力家長必須要提高警惕。不然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孩子玩手機上癮?不用打罵,學會這3招,讓孩子心甘情願放下手機,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上癮的原因: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第一. 孩子沒有自制力

沒有自控力是孩子手機上癮的最主要原因,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充滿好奇心的,一旦找到自己比較喜歡的事情,就很容沉迷進去,又因為自控有限,就很難讓自己出來。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在孩子空閒的時候家長還是要引導孩子去做一個簡單的計劃,按照計劃來做,充實自己的空餘時間,同時家長也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玩手機要跟孩子定好時間,時間到了就必須停止,時間長了孩子不光不會依賴手機,而且還提高了自己的自控力。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第二.家長的過度縱容

孩子沉迷手機家長也是脫不了干係的,很多家長白天忙碌工作,下班回家也想好好休息一下,這個時候家長為了讓孩子不吵自己,就給孩子一個手機玩。父母不跟孩子互動,在缺愛的情況下,一旦被手機吸引就很難再走出來。

加上父母的不過問,更是讓孩子沒有節制,時刻抱著手機不放手,不光個孩子身體上造成了影響,還對孩子的學習和大腦發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第三.父母沒有起到榜樣的力量

孩子就是父母倒影,父母每天抱著手機,沉迷在手機之中。孩子自然會照著父母的樣子做。很多家長當著孩子的面一直玩手機,卻一直責罵孩子玩手機,控制孩子玩手機。

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心裡不平衡為什麼你天天玩,我就不能玩,更加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偷偷的玩手機,沉迷其中。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家長如何能讓孩子戒掉手機呢?只需三招,孩子乖乖放下手機。

1. 告訴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強行制止,打罵孩子,沒收手機,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只是表面上看到孩子不玩手機了,但是孩子的手機癮依然存在。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家長限制手機不要完全的限制,還是要讓孩子適當的接觸手機的,我們要教會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除了玩遊戲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同時還要讓孩子合理安排好玩手機的時間,不能耽誤學習和影響身體健康。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家長可以給孩子做個最簡單的演示,比如當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就可以讓孩子通過手機在網上找一些教學視頻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要學會正確的引導。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玩手機一段時間後就要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了,正確引導他去做其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積木,繪本,打球等,當孩子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感興趣的事情時,也就不會只沉迷在手機裡了,也就擺脫了對手機的依賴。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3. 父母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沉迷手機有時候也是在尋找被愛的感覺,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陪陪孩子,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孤單,父母的陪伴可以讓孩子找到安全感,同時還增加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自然不會再去考慮手機的事。

所以想讓孩子放下手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還是要靠父母做出付出和努力,雖然改正需要過程,只要家長有耐心,堅持下去。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手機的危害對於孩子來說是巨大的,父母要知道,同時要多關注孩子的行為,在孩子有這個傾向的時候,及時做出糾正和引導,要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教育講究方式方法,一味的說教也是不可取的,手機的危害對於孩子來說是巨大的,父母要知道,同時要多關注孩子的行為,在孩子有這個傾向的時候,及時做出糾正和引導,要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現在有很多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利用起來,正確的引導孩子。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一套共有30冊,繪本包含《行為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10冊)《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安全早知道》(10冊)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這套書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大主題,分別運用不同的故事傳達出不同的好習慣建立。比如:《廚房裡的火》《切水果的小刀》《好燙的水》《站在椅子上》;《我來幫助你》《我很寬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實我很勇敢》《大家的愛心》;《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對手機遊戲痴迷,心理專家:這是上癮現象,家長要學會這3招

孩子看繪本時會有很強的代入感,將自己帶入到繪本中的角色之中,通過故事中的榜樣,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控、合作等能力,使其更好地與同伴交往,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社會化。

需要的家長可以點下面商品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