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绿色环境促绿色生产 松江本土蜜蜂来帮忙

建绿色环境促绿色生产 松江本土蜜蜂来帮忙

据松江区消息:近年来,松江区粮食生产从过去追求产量逐步转向绿色高质高效,实现“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对农田环境、生产过程有着更高、更细的要求,需要更为自然、生态的生长环境,才能保证水稻的品质。

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断研究、实践,在田埂适度留草的基础上,逐年扩大田块四周蜜源显花植物如百日菊等的种植面积,既能美化田园环境,又能吸引保护天敌、授粉昆虫,减少化学农药投入等。在此基础上,相关技术人员尝试引入中华蜜蜂进一步丰富自然环境组成,探索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方式。

数据显示,世界上大约87%的作物品种需要昆虫授粉,其中,80%的授粉来自蜜蜂。先正达公司联合浙江大学与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一次蜜蜂田间实验,通过在区域内增加蜜蜂种群提升传粉昆虫数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探索路径。

本次引进的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定点饲养。中华蜜蜂体躯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目前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已经建立多个中华蜜蜂保护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