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主動脈埋“炸彈”,微創介入成功“排雷”

3月30日,長沙90歲的曾奶奶一家將一面錦旗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介入血管外三科。“支架植入助九旬老人新生,美國專家贊中國介入一流。”

九旬老人主動脈埋“炸彈”,微創介入成功“排雷”

二十多天前,曾奶奶突發劇烈的胸背疼痛,診斷為主動脈弓壁間血腫,為動脈夾層的前期,一旦破裂,後果不堪設想,加上老人年事已高合併心衰、腦梗等,病情複雜又兇險。儘管CT影像血管破口不明顯,介入血管外科三科細緻觀察、深入分析,通過血管壁增厚3mm的變化警覺到手術的必要性,及時為老人實施了手術,為了最大程度降低風險,手術採取了局部麻醉,穿過老人原有的腹主動脈支架,在主動脈弓處精確放置了一枚支架,為老人解除了生命警報。

九旬老人主動脈埋“炸彈”,微創介入成功“排雷”

科室將患者病情和資料與美國同行進行多次商討交流,美國休斯敦醫學中心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頻頻點贊中國醫生“膽大心細”。

曾奶奶於3月2日突然覺得胸背部疼無法忍受,被家人送入了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心內六科,考慮主動脈弓壁間血腫,在心內六科糾正心衰後,轉入介入血管外三科。

介入血管外三科負責人顏鵬主任介紹:“年齡大、心衰、發過腦梗、因腹主動脈瘤放過支架,這次又背上了主動脈夾層前期這個‘不定時’炸彈,炸彈隨時可能爆炸,但老人的情況有沒有手術指徵,能不能耐受手術,跟國內外同行做了多次討論。” 3月9日,顏鵬他們發現,曾奶奶的血管壁增厚了3mm,這個極其細微的變化,意味著血管周圍滲出增加,血腫慢慢增大,隨時會發生破裂,有手術指徵。經過與美國專家溝通,美國專家不禁豎起大拇指:“中國醫生觀察非常仔細,發現了血液外滲的現象,這就是強烈的手術指徵。”

九旬老人主動脈埋“炸彈”,微創介入成功“排雷”

有了手術指徵,怎麼成功手術又成了一道難題擺在大家面前,湖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向華教授帶領介入血管外三科團隊多次討論,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考慮曾奶奶心肺功能不全,麻醉不耐受,手術摒棄傳統的全麻,採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把手術對心肺功能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且手術只在大腿處留下芝麻大的創口,減輕老人痛苦;手術需要穿過原來放置在腹主動脈處的支架,且不能鉤掛到原來的支架,以免支架挪位、破損和斷裂,就好比穿越雷區,需要處處小心、步步為營,手術團隊憑藉豐富的經驗,穩紮穩打,一點點地將支架送到了預定位置;由於老人患過腦梗,需要保留左鎖骨下動脈、左椎動脈,給支架放置留下的空間極其有限,對精準度要求非常高。手術經歷1個小時,獲得成功,術後曾奶奶經過精心治療康復,胸痛症狀消失,順利出院。

九旬老人主動脈埋“炸彈”,微創介入成功“排雷”

手術過程和手術結果發送給美國專家後,美國專家直呼“super job”,對中國醫生的介入水平給予高度評價。向華教授介紹,主動脈弓壁間血腫,是動脈夾層的前期,主動脈夾層引發的胸痛比急性心梗更兇險,一旦破裂,死亡率極高,多數患者在起病後數小時至數天內死亡,在開始的24小時內每小時死亡率增加1%~2%,48小時內死亡率達30%-50%。

曾奶奶出院時表示,自己幾年前腦梗發作就在馬王堆院區住過院,當時就對介入團隊有很深的印象,所以這次依然選擇相信他們,感謝他們,讓自己九十歲的生命再次被點亮。

通訊員:吳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