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油價觸及“地板價”不再下調 多賺的錢去哪兒了?

依據央視新聞消息,3月31日,因國內一攬子油價跌至40美元/桶以下,國內成品油價格觸及“地板價”政策,本輪國內成品油價將不做調整。

這也就意味著,上次油價調整,是中國消費者和物流企業們最後一次享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帶來的福利了,再次看到油價調整的方向也只會有一種:那就是上漲。

依據國家發改委,上一輪油價調整日汽油每噸下調1015元,柴油每噸下調975元,這也是當前成品油定價機制確定之後的單日最高跌幅。

在上一輪調整之後,全國油價下降到6元以下,92#汽油零售限價在5.4-5.5元/升,車柴價格5.5-5.6元/升左右,油價正式進入“5”時代。

本應大幅調整

依據金聯創統計,截至3月31日10個交易日,國內參考油種價格均價25.94美元/桶,變化率為-34.3%。

記者按照這一數字測算,如果沒有地板價保護政策,本輪國內汽柴油價格將會下降約1200元/噸,摺合升價在0.8元左右,而這一折扣幅度足以讓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油價跌入4元範圍。

不過不用過於惋惜,和上一輪相比,國內煉油產能經歷了一波擴建潮,目前整個中國成品油批發市場的供貨量相對充足,個別地區會有比較大的過剩狀況。

記者多方採訪瞭解到,華北、華東和華南等區域煉油產能較為集中的省份(如山東、浙江和廣東),當地加油站已經悄然開啟了降價促銷,零售價格較發改委限價有0.5-1元不等的折扣,個別油站折扣幅度甚至超過1.5元。

這些地區的消費者,無需等待成品油調價,也能享受5元以下的油價。

成品油批發市場上,從國內需求方面看,隨著企業陸續復工,汽柴需求呈現向好的趨勢;但因國內市場庫存水平較高,下游的貿易商操作都以消化庫存為主,鮮有補庫操作。

而價格方面,批發市場上的價格波動較大,依據卓創資訊統計,除階段性隨原油上漲及逢低補庫出現上調外,整體下滑較為明顯,汽柴累計跌幅在500-1000元/噸居多。

“下月看,國際原油或繼續承壓,而需求仍處恢復中,因此,批發市場價格整體仍呈現下跌趨勢,”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孟鵬表示。“但在階段性將出現因剛需及逢低補庫操作增加的上漲行情。”

原油市場大幅下挫

本月以來,國際原油方面,因擔心多國封閉防控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石油需求大幅度下降,WTI跌至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依據高盛,近一段時期新冠疫情引發的原油需求下跌,可能高至2600萬桶/日,是去年全球日均需求的四分之一;而渣打銀行則預計,4月原油過剩將為2180萬桶/日,5月和6月原油過剩將分別為1950萬桶/日和1370萬桶/日。

而後,各國央行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試圖緩解公共衛生事件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加之美國可能干預沙特與俄羅斯石油價格戰的消息傳出,從而使得國際油價得到短時提振。

不過,疫情的持續性影響仍存,加之沙特與俄羅斯增產預期將至,原油隨即再次回吐漲幅。期間原油波動雖較為頻繁,但變化率始終在負值範圍內變動。

後續,原油或依舊維持底部震盪,原油變化率大幅上漲的概率較小,因此國內成品油參考一攬子油價大概率維持在40美元以下,導致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擱淺。

地板價保護是什麼?

上一輪國際油價暴跌時期,國家發改委出臺了《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設定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

這也被行業稱為“地板價保護”政策:在這條規定的影響下,石油特別是石化企業,將在油價下跌的週期得到保護,其煉油的毛利水平遠高於國際同行。

2016年當年,中石化全年淨利潤464億元,煉油板塊經營利潤563億元,同比暴增168.5%,是當年全球利潤最高的石油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政策中,規定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設立專項賬戶存儲,經國家批准後使用,主要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及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等方面。

在上週,中石油業績發佈會上,公司高管表示,2016年成品油地板價政策出臺較晚,相應費用由上市公司母公司——中石油集團代為繳納,也讓這一部分金額最終得以在公司財報上體現。

“這一輪公司是需要繳納這部分錢的。”中石油CFO柴守平表示。“但公司也在和政府部門進行溝通,爭取更為有利的政策。”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