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面对的辽穆宗真的很弱?实际上北伐不一定成功

前言:辽穆宗,这个大多数人很陌生的皇帝。即便了解历史的人对他的印象也只是柴荣北伐下背景。而传统汉人史书中对他的评价也都是非议,使得误解流传后世。可实际上早年的辽穆宗却并非昏庸无道,甚至颇有作为。

太宗长子,艰难即位

辽穆宗耶律璟,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然而当耶律德光灭晋之后死于归途,他却没能够继承皇位。这背后便牵扯到辽国初期最大的政治问题——合法性。

辽太祖建国后,带领契丹成了当时东亚武力最强的势力。耶律阿保机最初属意皇太子耶律倍,在攻灭渤海国后,立其为东丹王管理渤海。可是没想到阿保机死后,耶律倍由于离政治中心太远,而耶律德光得到皇太后述律平的支持,使得耶律德光最终成为契丹皇帝。耶律倍无奈只好投靠后唐。


柴荣面对的辽穆宗真的很弱?实际上北伐不一定成功

耶律阿保机


耶律德光在位期间获得了中原的燕云十六州,甚至一度入主中原。在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下,耶律德光无奈退出,在归途中死去。这再一度引发了继承人危机。据《辽史》记载:

及帝崩于栾城,无遗诏,军中忧惧不知所为。吼诣北院大王耶律洼议曰:“天位不可一日旷。若请于太后,则必属李胡。李胡暴戾残忍,讵能子民。必欲厌人望。则当立永康王。”洼然之。会耶律安抟来,意与吼合,遂定议立永康王,是为世宗。

太宗崩于栾城,南方州郡多叛,士马困乏,军中不知所为。洼与耶律吼定策立世宗,乃令诸将曰:“大行上宾,神器无主,永康王人皇王之嫡长,天人所属,当立;有不从者,以军法从事。”诸将皆曰:“诺。”

耶律德光的突然死亡,中原势力的反叛,使得南征的契丹军队非常危险。于是这些契丹将领决定拥立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为皇帝,并在随后击败了皇太后述律平支持的皇太弟李胡的军队。这样,皇位到耶律倍一系。可是这便引起了契丹内部的不满,耶律阮即位后便屡遭耶律德光系的叛乱,经过两年才平定下来。

耶律阮即位五年后,中原局势再次大变。郭威黄袍加身建立后周,后汉残余势力刘崇在河东建立北汉并投靠契丹。于是耶律阮决定亲自带兵支援北汉。就在大军抵达详古山时,耶律阮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喝得烂醉,他的宠臣察割突然弑君篡位。

此时为寿安王的耶律璟正在南征的军中,在耶律屋质的帮助下,耶律璟得到了南征大军的拥戴,遂即位成为皇帝。如此,契丹的世系再次回到耶律德光一系。


柴荣面对的辽穆宗真的很弱?实际上北伐不一定成功

辽国世系

积极汉化,粉碎叛乱

正是由于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继位,使得耶律璟面对的政治形势更为复杂。耶律倍一系固然不满,此前耶律德光钦定的继承人皇太弟李胡系也蠢蠢欲动。应历二年,政事令娄国、林牙敌烈、侍中神都、郎君海里等谋乱,就执。三年,李胡子宛、郎君嵇干、敌烈谋反,事觉,辞逮太平王罨撒葛、林牙华割、郎君新罗等,皆执之。

这些叛乱虽然旋即便被消灭,但是这也反应出耶律璟的根基不深。为此,耶律璟在政治强调自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正统继承人,仿照父亲的风格积极汉化。


柴荣面对的辽穆宗真的很弱?实际上北伐不一定成功


根据契丹人的风俗,契丹皇帝即位以后,都要到上京行即位礼。可是耶律璟反而跑到更远的幽州即位。因为燕云十六州是他父亲最大的政治遗产,是他立身之本。不仅如此,他还下令按照辽太宗的故事,使用汉礼来上朝。不仅如此,第二年还决定使用耶律德光从后晋得到的皇帝玉印来当自己的印章。

这个时期,契丹更加重视农业。应历二年,云州送来四株禾苗,这些苗有二穗,非常少见,“时谓重农所召”。当时的大臣耶律挞烈在此时被任命为南院大王,“均赋役,劝耕稼,部人化之,户口丰殖”。积极地将部落牧民转化为农民。

除此之外,耶律璟还重视文化教育,积极建设翰林院,加快汉化的速度。他任用了不少翰林学士,而且都颇为信任,比如: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闼十余年。

刘景,字可大,河间人。应历初,迁右拾遗、知制诰,为翰林学士。会父忧去。未几,起复旧职。

李澣,初仕晋为中书舍人。晋亡归辽,…授翰林学士。穆宗即位,累迁工部侍郎。寻加礼部尚书,宣政殿学士,卒。

积极地汉化使得契丹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也让反对派找不到借口。

外交为主,转向防御

基于内部复杂的形式,以及太祖、太宗时期长期的征伐,耶律璟将战略方向转向防御,不再主动出击,而是主动向后周示好。但同时,他打算建立辽、北汉、南唐的大同盟以遏制咄咄逼人的后周。

应历二年(公元952年)末,北汉遭到后周攻击,耶律璟便派遣大将高谟翰援助,不仅击退周军,还反守为攻。四年,周世宗柴荣即位,辽派出军队支援北汉,由于刘崇自大而没有参与战斗。随后在后周围攻太原的时候再次援救,在忻口大败后周军队。


柴荣面对的辽穆宗真的很弱?实际上北伐不一定成功


早在多年前,南唐就“常遣使泛海与契丹相结, 欲与之共制中国”,不过契丹人却只是贪图财货,并没有实际行动。但耶律璟却不一样,他确实有和南唐结盟的动作。应历二年正月,南唐遣使奉蜡丸书。三月,南唐再次遣使奉蜡丸书。五月,南唐又遣使来贡。

如此频繁的动作是为了什么?根据陆游的《南唐书》记载:

问国书中机事,臣即述奕世欢好,当谋分裂之事,契丹主喜,问复有何事,臣云军机别有密书,契丹主接置袖间。

原来辽和南唐在谋划分裂后周之事。不过由于柴荣整顿军务,使得敌人无法下手。应历六年,柴荣南征,南唐迅速派使者求援。而契丹人也确实行动了,一次会合北汉军队进攻潞州,一次派萧思温拔缘边数城。

这样便惹恼了柴荣,于是在应历九年(公元959年)四月,柴荣开始了他的北伐。北伐一路都非常顺利,很快便收复了三关。此时,柴荣将目光投向了日思夜想的幽州。

面对柴荣的北伐,由于时值盛夏,非常不利于契丹士兵作战,于是耶律璟决定按兵不动。可当柴荣要向他的立身之本发起进攻时,他再也坐不住了。于是赶紧召集士兵,决定亲自驰援幽州。同时,命令使者日行七百里向北汉求援。

此时的后周诸将便劝说柴荣:“如今敌人都聚集在幽州之北,不适合深入。”恰逢柴荣生病,终于放弃此次进攻。而契丹见识了后周的强大,也更保持谨慎,不轻易发生大规模冲突。


柴荣面对的辽穆宗真的很弱?实际上北伐不一定成功

柴荣北伐收复失地


那么如果柴荣没有生病,那北伐会不会成功呢?我认为有一定难度。首先,周辽双方并没有进行过大兵团会战,不能认为周军能够大败南唐就一定能打赢契丹。其次,周军至幽州尚有三日的时间,而契丹主力到幽州大约有二十天的时间,在如此短时间内想攻下幽州城非常困难,这样难免腹背受敌。最后,即便击败契丹主力,如果不能造成极大的杀伤,乘胜收复长城险要关口,那契丹人依旧出入自由,未来难免不出周德威之事。

结语

辽国初期统治集团内部皇权争夺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无能的昏君能上位执政十八年,这是不可想象的。透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被中原称作“睡王”的辽穆宗耶律璟在早年实际颇有作为。此时的辽国,依旧是蒸蒸日上的。柴荣想要一举收复幽州,难度较大。也因此,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同样选择不轻易与契丹直接开战。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耶律璟逐渐开始不务政事,酗酒、嗜杀成性,最终导致了被庖厨杀死的命运。不过即使如此,他的暴虐却不针对大臣和百姓。《辽史》对此评价道:

(穆宗)虐止亵御,上不及大臣,下不及百姓。

所以几十年后,辽国大臣回忆说“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