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溝通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能夠讓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融洽。但是往往由於父母的溝通方式不當,親子關係會變得更加緊張。

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以下這4種溝通方式是最不受孩子歡迎的,父母應該要注意。

1、指責埋怨型

孩子在小的時候比較貪玩,好奇心也比較強,可能不到半天時間,孩子剛穿的衣服已經變得慘不忍睹了,這個時候,父母可能會變得非常著急,甚至會埋怨孩子。

對他說:你看你又把衣服弄髒了,每天在你的屁股後面給你洗衣服,感覺就像你的傭人一樣。 這些話儘管只是父母的無心之語,想讓孩子在之後能夠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但是,孩子卻並不領情,甚至感覺父母只是會埋怨自己,長期下去,孩子可能會厭惡自己的父母,甚至會和父母大吵大鬧。

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孩子們也可能會養成經常埋怨別人的性格。


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2、遷就討好型

有的父母平時孩子過於寵愛,總是喜歡遷就討好。例如,在吃飯時用一種非常客氣的話語來對孩子說:這個菜,媽媽也不知道你是否喜歡吃,就將就吃一點吧。

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子對孩子說話,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任性,認為自己才是這個家裡的主角,別人都是配角,所以會我行我素,變得嬌生慣養。


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3、打岔囉唆型

當孩子在和父母談話時,父母經常會打岔,甚至會變得非常囉嗦。

比如:孩子在校運動會上,得了獎狀非常開心,母親卻沒有抓住孩子說的重點,只是會說,“又滿身的汗,快去趕緊洗澡”,讓孩子不要著涼,不要生病等。

由於父母常常抓不到孩子說話的重點,孩子也就慢慢的不想與父母溝通了,尤其等到了青春期時,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囉嗦,逆反心理變得更加嚴重。


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4、超理智型溝通

當孩子物品壞了以後,父母會問原因,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等,總是想讓孩子說出前因後果,把他自己的反思說出來。

由於父母每時每刻都在理智地對待孩子的行為,孩子會覺得在這個家裡生活的沒有一點菸火氣,甚至在與別人交流時,也會顯得非常生疏,性格孤僻。


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在小時候的一切責任都應該由父母承擔。

孩子出現錯誤,都是因為父母的教育不當而導致的,那麼家長怎麼樣教育孩子才是最正確的呢?

1、要尊重孩子的“辯解”

父母的所思所想,有時候並不是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以,孩子與父母交談時難免會持有不同的觀點。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辯解”,從中瞭解出孩子究竟需要的是什麼。


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2、說服教育

甘地夫人曾經說,父母應該賦予孩子勇氣和自信,並幫助他們發展,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們心胸開闊,熱愛真理。

這裡的說服教育並不是滔滔不絕地一味給孩子講大道理,而是向孩子說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幫孩子分析這件事情如果這麼做,後果是什麼,如果我們選擇另一種更好的方式,結果又會是怎樣的。孩子是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家長很平靜地幫他分析利弊,孩子會想明白的。但切記,不要用居高臨下的態度來說教,那樣孩子只會變得反感,聽不進去家長的“道理”。


父母這4種溝通方式不受孩子歡迎,反而將孩子推向“對立面”

3、樹立榜樣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如果父母做不到的事情還強求孩子去做,孩子難免會反感甚至會變得非常叛逆。

在平時,父母也可以用別人好的思想、好的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這樣子女在耳濡目染中就會變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很多時候,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父母們是無解的,那麼不妨藉助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繪本故事,來讓孩子自己讀懂其中的道理,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孩子主動去學習模仿。曉曉推薦給大家一套從德國引進的《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書中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孩子不由自主沉浸其中,並去模仿故事主人公的行為,學會自我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