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fitt確定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新治療靶點

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皮膚鱗狀細胞癌(cuSCC)是美國第二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每年約有700,000例新病例。累積暴露於紫外線是導致cuSCC的主要環境風險因素。雖然大多數cuSCC病例易於管理和治療,但一小部分患者對治療無反應且預後不良。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增進對cuSCC發育的瞭解,為該患者群體設計更好的治療策略。莫菲特(Moffitt)科學家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雜誌上在線發表的最新文章中發表了報告,他們報道了他們對cuSCC潛在治療靶標的鑑定。

Moffitt確定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新治療靶點

Flores實驗室一直致力於確定p53突變型癌症的治療靶標。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專注於TAp63蛋白的活性-TAp63是一種抑癌蛋白,屬於p53抑癌家族。該蛋白家族通常起到抑制腫瘤發展和生長的作用。TAp63還可以補償p53的缺失,並在人類基因組中存在的小片段RNA(稱為microRNA)的創建中起重要作用。微小RNA有助於許多生物學過程,並且經常在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中被放鬆調節。

研究人員希望確定TAp63充當微RNA的腫瘤抑制因子和調節因子的能力是否會影響cuSCC的發展。他們用紫外線對缺失了TAp63基因的小鼠和正常小鼠進行了治療,發現沒有TAp63基因的小鼠比正常小鼠產生了更高數量的cuSCC。這些觀察結果證明TAp63還充當皮膚中的腫瘤抑制蛋白。

然後,Flores團隊在小鼠和人cuSCC腫瘤樣品中進行了一系列比較研究,發現在缺少TAp63的腫瘤中,兩種microRNA(miR-30c-2 *和miR-497)的表達水平要低得多。將這些microRNA重新引入腫瘤細胞後,cuSCC的發育顯著減少。這些觀察結果表明,與TAp63相似,miR-30c-2 *和miR-497可能通過抑制cuSCC的生長和發育而發揮作用。研究人員通過證明miR-30c-2 *導致細胞死亡,而miR-497抑制細胞生長和增殖,證實了這一假設。因此,當這些miRNA缺失時,cuSCC的生長可以不受限制地進行。

該團隊還進行了研究,以評估microRNA的下游靶點如何影響cuSCC的生長。他們證明了作為microRNA靶點的七個基因通常在cuSCC腫瘤中被失控,包括AURKA基因。他們通過證明抑制AURKA能夠減少小鼠模型中的cuSCC生長,證實了AURKA的重要性,表明AURKA可能是合適的治療靶標。

莫菲特分子腫瘤學系系主任兼癌症生物學負責人艾爾莎·弗洛雷斯(Elsa Flores)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確立了TAp63作為紫外線誘導的cuSCC的基本抑制劑,並揭示了以前未描述的microRNA和靶向mRNA的功能網絡。”和進化計劃。“鑑於缺乏針對晚期cuSCC的FDA批准的靶向療法,我們的研究為將miR-30c-2 * / miR-497遞送或AURKA抑制用於有效治療方法提供了臨床前證據。”

弗洛雷斯希望這將導致對這些潛在目標的進一步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