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大明帝国的溃败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明朝是笔者最不喜欢的朝代之一。它保守,不思进取。“海禁”政策让东南沿海的居民断了活路,使本来规模、人数较小的倭寇,硬生生逼出个“倭患”来;它不与外国通商,仅指定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与外人贸易。

它还重修长城,用土办法保守中央帝国。重修长城共有3000里长。其中居庸关到山海关一带,尤其八达岭一段是戚继光督造的。它壮丽辉煌,成为了现在热门的景区。据说戚继光带去了一班南方的能工巧匠,按他长期抗倭所在的浙江台州临海的南长城的形制筑造北长城。一千多个“空心敌台”就是模仿临海的,以前的北长城没有空心敌台。

此外,它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滥杀功臣,没有人味。

为了专制集权,朱元璋废宰相、设内阁(内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每件事都亲力亲为,造成其他后代皇帝懒得可怕。他们做“甩手掌柜”,深居宫内,不愿管事。

在思想文化方面,以“程朱理学”压制民间活力,直到明末出现了李贽、王夫之、黄宗羲;尤其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才冲决了“程朱理学”对人们头脑的禁锢。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它纸醉金迷,社会在溃败中堕落。明代流行“拟话本”(即短篇小说),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失范。著名的有冯梦龙、凌濛初编著的“三言二拍”;崇祯五年(1632)刊行的陆人龙创作的《型世言》,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妨详细谈谈。

科场卖官鬻爵、代考成风;买官者为回本而拼命地贪污受贿;诉讼时官员因受贿而颠倒是非、胡乱判案,致使受害人上吊自尽。出身寒微的女子色诱知县,得其宠爱而成为门子。整个县衙中,上至县官,下至衙役,无不弄权弄势,贪赃枉法。

接着,她又诱惑巡视员,不仅自己得到了美差,也保全了劣迹斑斑的情夫知县;

随着商业的发展,“一心向钱看”已成了当时社会的普遍风气。两性关系的也很混乱:客店老板娘受金钱的诱惑,不仅自己与客商私通,逼迫守寡的儿媳改嫁给自己的奸夫;

暴发户与未婚表妹偷情,为了长期霸占,将表妹藏匿于家中取乐。对本该是道德标杆的封建士人们来说,嫖娼宿妓却是家常便饭,他们理直气壮地说,“饮酒宿娼,提学也管不着,就是不去的,也不曾见赏”。

寺庙成了淫窟,表面上洁身自好的尼姑亦是养汉争风的奸淫之辈。

同性恋是明代社会风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男风”几乎是全社会共同爱好的普遍现象,两个男子公然为一个男人明争暗斗。

一个叫清凉寺的寺庙,全寺和尚均视男风为正常现象,甚至说:“我们和尚没个妇人,不过老的寻徒弟,小的寻师弟”。无尘为引诱无垢,还为男风的合理化念出一部《方便经》,曰佛祖令众僧信奉此经,同登快乐之境。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我们都似曾相识,明朝确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凡看过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的人也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烂的王朝。不但上层声色犬马,下层也偷鸡摸狗。社会溃败得一塌糊涂,不可救药。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统治集团加强皇权砖制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王朝,她的腐败堕落和高度集权,或许反映了汉族思想文化至此已经烂熟,缺乏自我更新的活力,只余下“天朝上国”的空架子,自大自恋,颟顸意淫。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它已经捉襟见肘,甚至靠取消相权、启用宦官搞“特务政治”来加强统治。一方面,说明官僚集团制约皇权的力量在增强;另一方面,朱元璋小农意识造成的滥杀文武大臣,为自己的儿孙继位扫清道路,缺乏道义上的正当性和文明气息。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是历朝最低的。官员普遍靠受贿维持生计,像“火耗”就是朝廷公开地允许官员们受贿。

这个跟宋代没法比,宋代一人做官可以养活一大家子。文官还不担心批评时政而有生命之虞,在宋代做官简直叫做“养尊处优”。你朱元璋哪怕“剥皮实草”有什么用?出一百个海瑞也没有用,海刚峰也是性格有缺陷的,在官场也很吃不开,他当不了大官。他不贪污也不纳贿,自奉甚俭,平时没钱买肉,只在老母庆生时才到市场上割一斤肉打打牙祭。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海瑞

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建议,军队独创“卫所制”。军士可以世袭,粮饷靠屯田自己解决,自耕自食,亦农亦兵。

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而不用花国家一分钱;但结果只是养活了百万名集体农庄的农民而已。而且,军官常常把田地据为己有,促使大量士兵逃亡。

明朝中后期,卫所军队与普通农民无异,毫无战斗力。怪不得戚继光要自己募兵,发钱饷。

更可笑的是,建造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南京城墙时,每一块城砖竟然是从全国各地烧造好后运来的。明太祖也许没有想到,在南京建一个烧制城砖的工厂会是更高效、更经济的手段。可见,这“癞头”朱元璋抠门又愚蠢。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荒淫糜烂的严世蕃

据说《金瓶梅》就与严世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中的“西门庆”这个主要人物就是影射严世蕃而来的。严世蕃小名“庆儿”,号“东楼”。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将“东楼”改作对偶的“西门”,直接用“庆”字为名,创造出“西门庆”这个小说人物,来影射严世蕃荒淫无度的生活。

这里姑且不去考证“西门庆”到底是不是以严世蕃为原型,但严世蕃贪酷成性、生活糜烂却是跟小说里的西门庆非常相似。而且民间还传说《金瓶梅》的作者王世贞是为报杀父之仇来写《金瓶梅》的。

我们这里就讲讲这个私德很差的严世蕃和“正人君子”、“救世宰相”张居正一正一反两个人物。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严世蕃是明嘉靖朝的大奸臣、首辅大臣严嵩的儿子。因父亲的原因而风生水起。他为人又机灵狡黠,很会揣摩人心,被称为嘉靖第一鬼才,故而深得嘉靖帝的喜爱。

严世蕃长得“短项肥体”,一只眼睛天生失明。生性好色,喜欢玩弄女性,甚至发明了很多变态玩法。

他样貌不咋的,扔大街上也没人理,可他自诩是大明最聪明的人,世务方面也有他的一套,老爸作决定也得征求儿子的同意。有时朝中大臣写的奏章都是由他“票拟”的。

严嵩也就在嘉靖朝最得势,嘉靖沉溺于道教,严嵩写“青词”最好,深得嘉靖帝的喜爱。

严世蕃嚣张跋扈,胡作非为,贪墨成性。最后,严嵩被皇帝抄家籍没、削职为民。严世蕃被处斩了,享年50岁。他没有通过科举入仕,而是凭着老爸的权势做了工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第一副部长。他为官不好好干事,家里放着达27个妻妾还嫌不满足,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中。也不知道这些女人都是从哪里搞来的,估计有献媚权势、主动投怀送抱的;有一干阿谀奉承的小人进贡的;有街上相中后买来或者抓来、诱骗来的,像胡雪岩一样。反正他每天床下满是秽巾!可谓触目惊心,连西门庆也要自叹弗如。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我们知道,清朝的大学士纪晓岚、清末的湘潭学者叶德辉一天往家里跑好几趟,那是人家性欲天生就强。很离奇的,乾隆都知道老纪这事,也没办法。他们两人都不是“登徒子”。叶德辉也是个持重严谨的学者哦,虽然很保守甚至反动,被农会处死了。严世蕃可是个花花肠子,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千古一相”张居正的悲剧

我们常说,一个男人到了四十岁都成了“坏胚子”,就是现在人们说的“中年油腻男”。大概指他们生活安定了,职业稳定了,没有冲劲了,激情也消退了,开始追求享受了。你张居正正人君子一个,很正面的改革家的光辉形象,被誉为“千古一相”,功成名就就讲享受了?就声色犬马了?我们说的“醇酒妇人”,他们也差不多吧。所谓享受,一般中国人就是吃美食、喝名酒、玩女人,现在有条件的官员是玩明星。张居正当时是没有明星可玩的,戏子的地位很低的,贵为宰相、首辅他是不屑玩的。提一下,嘉靖帝是万历的爷爷,隆庆帝是万历他爹。首辅夏言被严嵩构陷惨遭弃市后,严嵩成了嘉靖朝的首辅。后来徐阶收集严嵩父子的罪证,通过御史参劾才扳倒严嵩,取代他为嘉靖末、隆庆初的首辅。隆庆五年,高拱经徐阶推荐为首辅。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后,高拱嫌万历幼小,被皇帝赶下台,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首辅,一直干到死,即万历亲政的1582年。虽然张居正几次三番上表辞职,都不被批准,小皇帝依赖张居正惯了。

万历刚登基那会,孤儿寡母,立足未穏,内廷虽有大太监冯保撑持,外官多仰赖首辅张居正。张居正跑到年轻的李太后那里请示汇报工作也勤快了点儿。加上张居正一表人才,三十不到就守寡的太后依恋他也是常情。此时张居正把老婆孩子安顿在湖北江陵老家。万历亲政后,来了个180度的转弯。在张居正去世后没几天,就下令查抄了老师张居正的家;追回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张居正的家人后代或被流放或被抄斩或是在狱中生生饿死,惨不忍睹;大儿子敬修上吊自杀,小儿子、状元郎懋修投井(被人救起)。如果不是尚有人为其求情,刚刚敛葬的张居正甚至难逃被开棺鞭尸的噩运。而这么一个结局,仅仅是因为张居正太敬业了。张在世时,把小万历当作改革事业的接班人来培养,小万历也是言听计从,勤勉异常。在张居正心目中他是个未来的明君。但是,他看走了眼,万历对他仿佛恨之入骨。万历从此不再早朝,四十八年中后面三十八年都躲在大内里,万历是大明朝在位最长也是最荒政、怠政的皇帝。因为他轻率地废除了新法,明朝从此走上了败亡的道路。张居正死后62年,明朝就灭亡了。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明朝历代皇帝开启了“逗比模式”,高呼“乌拉”,蹦蹦跳跳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了。从此不去管民生疾苦和太监的飞扬跋扈。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他的儿子成祖又。了“东厂”,人员从锦衣卫中选拔,但权力高过锦衣卫。宪宗短暂又设了“西厂”,权力大于锦衣卫和东厂。这些厂卫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明朝从此开启了宦官干政之端,厂卫是世界上最早的特务机构。官员和百姓敢怒不敢言,因为随时随地都有告密的眼睛和耳朵,要你家破人亡是分分钟的事情。皇帝们在宫中精心地做自鸣钟、设计排水系统、干木工活,样样像模像样。技艺是重要的,炼丹服药是必须的。什么?我还是皇帝?这个不好玩。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难道小万历曾经偶然一瞥过太后他妈李彩凤——这个河北来的泥瓦匠李伟的女儿——与张居正有苟且之事?当然这是鄙人的臆测罢了,不然没法解释他疯狂的举动,真是前后判若两人。

多好的首辅啊!唯一成功的改革家,给平庸沉闷的明代政坛吹进了一缕清风。人说是他给病入膏肓的大明后期延寿了五十年。朝廷有心剿匪,无奈粮饷不足,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还有“考成法”,多好啊!说废就废了。唉!

随便一提,朱元璋的祖训,王子名字里面必须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其中之一。王子这么多,而除了以“木”字、“三点水”为偏旁的字较多外,像“土”字、“火”字偏旁的字比较少,好多很生僻。第二代用的“木”字边,还容易取名,如朱标、朱棣。第三代用“火”字旁就容易生僻,比如建文帝朱允炆。其他如万历他爹明穆宗朱载垕,你会念吗?

有些皇亲国戚有姓没有名,太生僻了,造字麻烦,干脆不要了。借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没有文化真可怕。”

张居正也有“龌龊事”

你说张居正玩女人,有什么证据?有啊,证据是属下“抗倭英雄”戚继光孝敬他一张“春药秘方”。如果不玩女人到肾虚,怎么需要吃春药呢?问题是清刚如戚继光、磊落如张居正也会来这一手!想不到吧?

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世袭军功爵位。他开始与朝廷处得不顺,严嵩和严世蕃要搞他,张多有照拂。万历登基不久,张居正战胜高拱做了首辅。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南方抗倭在嘉靖朝就成功结束了,朝廷调戚继光做蓟辽总兵。总兵是所辖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其它如巡抚、布政使都是文官。中央由五军都督府作为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地方上几个府为一个防区,设卫。如我们知道的“四大卫城”: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和镇海卫。卫以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如临海的桃渚城和台州市椒江区的海门卫前所都是千户所。兵数大抵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百户所有总旗二,各辖五十人,小旗十,各辖十人。卫的主官为指挥使,所的主官为千户、百户。各卫所分别属于省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统辖。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天津卫

张居正重用戚继光和李成梁做北方防区的主帅,所谓“左继光、右成梁”,引为心腹,是张居正的左膀右臂、肱股天津之臣。与蒙古打了几场胜仗,蒙古不敢骚扰,北方安定。真是大明半壁江山、国家干成哪!张居正搞改革,戚继光他们也很配合的,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戚继光投其所好,送春药方就很好理解了。

不过,这个问题有损两人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没人敢提。黄仁宇的史学名著《万历十五年》没有为尊者讳,提了一下,不过也是一笔带过。

用一张“秘方”行贿上司的人

桃渚古城

中国人凡是功成名就的很少不玩女人的。现在贿赂上司是做官的“头等大事”。反正官员职位不是选票选的,还怕吃瓜群众不成?不过,听到过送钱、送名表,送美女的;上司如果有“雅好”的,送名人字画、古董的。送春药方子的,恕我直言,可能有,还没有听说过。真是挺别致的噢,“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

不过,瑕不掩瑜,仅此区区小事,无碍两人的光辉形象。倒是要想想明朝社会的溃败,上层人物的荒淫无耻。为什么连张居正、戚继光者都不能免俗是该引以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