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最傷孩子,很多父母卻常掛在嘴邊,改不了


導語

在其他父母眼裡看來,這位來自北大的高材生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的特徵。從小到大他的學習成績都是班裡數一數二的,高考的時候甚至還成為了當地的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的專業錄取。

不僅如此,在讀完本科後他還赴美留學,成為了美國頂尖大學的研究生。

這句話最傷孩子,很多父母卻常掛在嘴邊,改不了

案例分析

這位主人公的人生經歷相信不僅是父母非常的羨慕,很多同齡人可能也非常羨慕。但是就在這一切都看似很完美的背後,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早在十多年前他不再回家過年,六年前他拉黑了自己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

最後他還決定一個人到北京大學讀心理方面的博士,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為什麼王猛最後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其實這一切都和他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關。他寫下了萬字長文,描述了自己在小時候和父母的那些經歷。

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就是,他認為自己從小就在父母的過度關愛中成長,即便是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揹負的實在是太多了,讓他的心裡長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王猛之所以在後來會選擇和父母決裂,也是因為他覺得父母對於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承受範圍。父母總是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看似非常的無私,但是這一種被無限放大的關愛,只會讓所有幼小的心靈承受著他們本不該承受的壓力。

這句話最傷孩子,很多父母卻常掛在嘴邊,改不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中說到:情感勒索是一種非常有利的操縱方式,和我們親近的人通常用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威脅我們,如果我們不順從他們,他們就會懲罰我們。

而這種情感勒索,是很多父母無形中會用到的。因為在親子關係中家長想要成為主導者,他們用感情支配著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成長為他們所期望的樣子。

家長的這種情感勒索又究竟會對孩子造成哪些不利的影響呢?

1.讓孩子的內心不斷地壓抑

德國著名的思想家歌德曾說過:人是怎樣變怎樣對待他,他變還是那樣的人。一個人能夠或應該怎樣便怎樣待他,他便成為能夠怎樣或是應當怎樣的人。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孩子究竟需要什麼,只是一味地用感情勒索把他們綁架起來,讓孩子朝著他們所指定的方向前進。一旦孩子中途想過反抗,家長便會加深這種情感,讓孩子感受到深深的壓力和自責,以至於孩子在最後越走越累,越走越孤獨。

這句話最傷孩子,很多父母卻常掛在嘴邊,改不了

2.孩子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它主要是指人們因為重複的失敗或者懲罰而造成的一種任人擺佈的行為。如果家長長期因為孩子取得失敗而責備他們,孩子就會逐漸的失去信心,產生自卑感。最後孩子會越來越感到無助,做什麼事情都會先否定自己,很難再相信自己。

其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放下這種情感勒索,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這句話最傷孩子,很多父母卻常掛在嘴邊,改不了

家長應該如何在教育孩子時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愛呢?

1.讓孩子擁有自由的選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肯定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引導或者是教育。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要全權操縱孩子,他們很多時候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也有自己發展的權利。家長應該適當地給孩子留出機會,留出自由,讓他們也有自己獨立成長的空間。

這句話最傷孩子,很多父母卻常掛在嘴邊,改不了

2.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家長與其用情感勒索的方法,還不如經常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溝通的時候家長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孩子內心究竟在想什麼?他們又真正需要什麼?只有當家長清楚地瞭解到孩子的想法後,才能給予孩子他們所需要的。

當然在溝通的時候,家長也應該適當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因為當孩子得到了家長的尊重,他們自然也會理解家長對他們的付出和愛。

這句話最傷孩子,很多父母卻常掛在嘴邊,改不了

總結

家長對於孩子的愛自然是偉大的,是深沉的,但是家長在表達愛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很多時候如果表達過於激烈或者是強烈,反而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在最後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所以愛的表達很多時候也是需要技巧的,家長們不要把所有的愛都濃縮為一句“都是為了你好。”這不僅會疏離親子關係,還會讓這種愛成為一種“情感勒索”。


育兒問題歡迎投稿,娜娜為您出謀劃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