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總結:COVID-19與心血管疾病

近日,著名心血管期刊《Circulation》刊登了一篇綜述《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全面總結了COVID-19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研究發現,想要系統瞭解COVID-19與心血管疾病,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一文总结:COVID-19与心血管疾病
一文总结:COVID-19与心血管疾病

原文鏈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6941

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

感染COVID-19

一項來自武漢的191例COVID-19患者隊列中,48%的患者合併有基礎疾病(死亡患者中為67%),30%患者合併有高血壓(死亡患者中為48%),19%患者合併有糖尿病(死亡患者中為31%)、8%患者合併有冠心病(死亡患者中為13%)。

另一項針對138例住院COVID 19患者的研究中,結果相似:46%的患者合併有基礎疾病(ICU患者中為72%)。合併具體疾病的情況:高血壓 31%(ICU患者:58%),冠心病 15%(ICU患者:25%),糖尿病 10%(ICU患者:22%)。

在1099例COVID-19門診和住院患者隊列中,24%患者存在合併症(需要插管或死亡患者中為58%),15%有高血壓(插管或死亡患者:36%),7.4%有糖尿病(插管或死亡患者:27%),2.5%有冠心病(插管或死亡患者:9%)。

來自國家衛健委(NHC)的一項數據顯示,35%的COVID-19患者合併有高血壓,17%有冠心病。最近一項針對中國8項研究進行的Meta分析中,共納入了46248例感染患者,結果顯示最常見的合併症是高血壓(17±7%,95%CI 14-22%)和糖尿病(8±6%,95%CI 6-11%)。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相關性的機制。可能是CVD在年紀較大、免疫系統功能受損、ACE2水平升高的人群中更普遍,也可能是有CVD的人對COVID-19更易感。

COVID-19和心肌損傷

在中國早期COVID-19病例中就觀察到心肌損傷的情況,證據為心肌生物標誌物的升高。在對武漢市138例COVID-19住院患者進行的研究中,整體患者中有7.2%存在心臟損傷,表現為高敏肌鈣蛋白I [hs-cTnI]升高或ECG/超聲心動圖異常,需要入住ICU的患者中有22%存在心肌損傷。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一項報告顯示,沒有CVD病史的患者中約有12%在住院期間肌鈣蛋白水平升高或出現心臟驟停。值得注意的是,死亡患者中有46%患者hs-cTnI升高,而倖存者中這一比例僅為1%。

COVID-19患者心臟損傷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一種潛在的機制是通過ACE2介導的心肌受累。小鼠模型表明,SARS冠狀病毒的肺部感染也造成了ACE2依賴性心肌感染。在多倫多的SARS患者中,35%的屍檢結果顯示心臟中存在SARS冠狀病毒RNA。其他研究表明COVID-19相關的心臟受累包括由T輔助細胞亞型之間的反應失衡介導的細胞因子風暴,以及缺氧誘導細胞內鈣過量,導致心肌細胞凋亡。

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

心臟移植患者

既往研究顯示,在SARS和MERS流行期間,移植患者的症狀與普通人群是相似的。在當前的COVID-19大流行中,有一項病例報告描述了湖北兩名心臟移植患者感染後的臨床病程。兩名患者均發熱,進行了實驗室檢查和CT掃描,與非免疫抑制的人表現相似,雙肺呈毛玻璃樣混濁。一例患者的病情相對較輕,而另一例則需要住院和吸氧。兩例患者均存活,並接受了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治療,而病情較重的患者需要停止免疫抑制劑,接受甲潑尼龍和IVIG治療。

一項對武漢市87位心臟移植者的調查顯示,在常規預防措施下,SARS-CoV-2感染的風險不會增加,但這一點還需要在更大的人群中進行證實。此外,我們並不瞭解移植患者與非免疫抑制人群相比,疾病嚴重程度或持續時間是否會存在差異。

療法上的進展

目前,預防是針對COVID-19的最佳策略。針對SARS-CoV-2的疫苗和單克隆抗體正在研發中,此外,針對其他適應證的藥物治療COVID-19的療效也在試驗中。

重組人ACE2(APN01)於2010年研發,從機制上可以防止病毒感染並預防急性肺損傷。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II期研究中,已被證明安全性良好,可降低血管緊張素II和IL-6的水平,目前正在進行針對COVID-19重症患者的臨床試驗。

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甲磺酸卡莫司他已在日本獲批用於慢性胰腺炎和術後反流性食管炎,已有研究顯示出其可阻斷TMPRSS2活性並抑制SARS冠狀病毒進入細胞。該療法耐受性良好,已有學者提出利用該藥物防止SARS-CoV-2突觸蛋白活化,從而防止病毒進入細胞並控制感染。

瑞德西韋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可作為核苷酸類似物來阻斷RNA複製。它最初用於治療埃博拉,已被證明可降低SARS-CoV-2的體外活性,靈長類動物研究表明,可預防和緩解MERS-CoV的嚴重程度。在先前的試驗中已證明其安全性,目前正在中國和美國進行臨床試驗。

體外實驗證明,氯喹(抗瘧疾藥物)和羥氯喹(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或系統性紅斑狼瘡)可阻斷SARS-CoV-2進入細胞,這些藥物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體外實驗證明,HIV藥物蛋白酶抑制劑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合用藥可降低SARS-CoV的體外活性,與利巴韋林聯用,可改善SARS患者的臨床結局。儘管有研究報道稱其成功治療COVID-19患者,但第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並未顯示出對COVID-19重症住院患者的明顯獲益。(詳見:NEJM發佈中國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療效不顯著)

也有醫生使用了針對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和阿比多爾),但還沒有臨床療效數據的發佈。另一種流感藥物favipiravir,因其抑制RNA聚合酶也被認為很有希望,並且正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其他治療策略還包括干擾素和恢復期血清

Tocilizumab和sarilumab是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IL-6受體拮抗劑。對於出現細胞因子風暴或繼發性噬血細胞性淋巴細胞增多,IL-6、鐵蛋白、d -二聚體和hs-cTnI水平顯著升高的COVID-19患者,這可能是潛在的治療方法。已有Tocilizumab成功用於嚴重COVID-19患者的報道,並且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中,sarilumab的試驗剛剛在美國啟動。

總結

COVID-19已造成了全球大流行,合併心血管疾病在COVID-19患者中很常見,這類患者的死亡率也較高。但是,尚不清楚心血管合併症是COVID-19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還是由其他因素(例如年齡)所介導。超過四分之一的危重病例合併心肌損傷。有許多有前景的治療方法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但至今尚無證實臨床療效的結果公佈。

關注醫咖會,及時獲取最新重磅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