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朱祐樘(1470-1505)明憲宗第三子,生母為孝穆皇后紀氏,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時間:1487年-1505年。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更定軍衛附籍法;河南懷慶、宣武等地發生嚴重水災,陝西臨潼、咸陽發生地震;定西侯蔣貴之孫蔣琬去世,時年55歲,贈涼國公;昌寧伯趙勝去世,贈昌寧侯;萬貴妃去世,不久成化帝朱見深駕崩,時年41歲,皇太子朱祐樘繼位,以明年為弘治元年;上成化帝諡號純皇帝,廟號憲宗,葬於茂陵。

朱佑樘尊皇太后周氏為太皇太后、皇后王氏為皇太后、立張氏為皇后、追諡生母淑妃為孝穆皇太后,封朱祐杬為興王;貶逐憲宗諸多奸佞之徒罷傳奉官、奪僧道封號各數百人;權臣萬安被勒令致仕。

弘治元年(1488年)

常州靖江府發生水災;韃靼小王子遣使朝貢,並再度入侵河套地區;吐魯番阿黑麻侵佔哈密,誅殺哈密忠順王罕慎;禁止朝臣私扎請託;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去世,賜祠額“顯忠”。同年,揭文武大臣姓名與文華殿牆壁;釐正祀典、清理淮浙鹽法;江夏僧人繼曉伏誅;重開經筵。

弘治二年(1489年)

哈密指揮使阿木郎擊敗阿黑麻收復哈密;整頓京師團營,升左都御史馬文升為兵部尚書,兼督十二團營;制定雲南土司承襲制度;黃河在開封決口;兵部尚書餘子俊去世,時年61歲,贈太保,諡號肅敏;大學士劉吉誣陷兩京御史,興大獄;為于謙賜諡肅愍,並立旌功祠。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弘治三年(1490年)

命各州縣預備倉積糧;制定四夷館翻譯考選法;禮部尚書王恕建言孝宗修省,裁撤齋供、停止燈宴。

弘治四年(1491年)

以禮部尚書邱濬兼任文淵閣大學士,預機務,班列六部尚書之上,從此閣臣愈加受寵;吐魯番所佔十六城歸還哈密;《憲宗實錄》撰修完成。同年,皇長子朱厚照生,生母為張皇后;鳳陽皇陵發生大火;兩京、淮揚等地發生地震。

弘治五年(1492年)

冊府陝巴為哈密忠順王,阿木郎為都督僉事;整理天下遺書,分藏內閣及兩京國子監;關閉浙江銀礦;改革中鹽法,停止鹽商赴邊納糧,改在運司納銀換取鹽引;黃河決口,入運河,漕運中斷;廢除納粟之例;限定宗室妻妾數量。同年,大學士劉吉被勒令致仕;立朱厚照為皇太子;荊王朱見瀟被廢為庶人,禁錮於西內;廣西古田壯族人民起義,不久即失敗;貴州都勻苗民起義,朝廷派兵十萬征討。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弘治六年(1493年)

吐魯番阿黑麻復佔哈密,擒獲陝巴,斬殺阿木郎;部院大計外官,被降職罷黜者數千人;巡按山東御史李善奏請修築遼東長城;王恕去世,時年93歲,贈左柱國太師;制定土司賞罰制度;韃靼小王子進攻寧夏,寧夏發生地震。同年,令荊王朱見瀟自盡。

弘治七年(1494年)

康濟河開鑿完成;制定僉民壯法,增築邊防墩臺;雲南曲靖發生地震;浙江左布政使劉大夏奉命治理黃河;工部侍郎徐貫經理蘇湖水利。同年,興王朱祐杬(嘉靖帝之父)就藩湖廣安陸州。

弘治八年(1495年)

甘肅巡撫許進收復哈密;韃靼侵擾涼州被擊退;廣西永安、平樂壯族人民起義,被兩廣總督閔桂剿滅;福建上杭百姓起義,令金澤總制江西、湖廣、福建軍務率軍鎮壓。制定國子監生撥歷事期;改四川馬湖土知府為流官知府,為改土歸流開始。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弘治九年(1496年)

整飭京營武備,詔令舉賢;禁止勳戚勢家侵奪民利;吐魯番再攻哈密,韃靼小王子入侵宣府、大同;保國公朱永去世,時年65歲,追封宣平王;成國公朱勇之子朱儀去世,時年70歲,贈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太師;黔國公沐琮去世,時年47歲,贈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太師。同年,皇太子行冠禮於文華殿。

弘治十年(1497年)

陝巴被阿黑麻釋放,總制三邊兼經略哈密王越諫言,哈密不可棄;纂修《大明會典》簡閱禁軍;孝宗第一次召見閣臣;制定文官贈蔭祭葬制度;京師、陝西、山西等地發生地震;

弘治十一年(1498年)

王越擊敗韃靼小王子;孝宗復封陝巴為哈密忠順王;安南國王黎灝逝世,賜諡灝聖宗淳皇帝,封世子黎暉為安南國王;準英國公張懋等所請,減免工役織造。同年,皇太子出閣就學;乾清宮、坤寧宮發生火災;孝宗親信太監李廣自殺。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弘治十二年(1499年)

遼東總兵官李杲與巡撫張玉、鎮守太監任良合謀,誘殺朵顏三衛三百餘人冒功請賞,朝廷疑其有詐,派御史前往查實;雲南宜良地震,死傷數萬人;禁止旁門左道禍亂百姓;會試考官、翰林學士程敏政洩露試題,被下獄,勒令致仕。同年,雲南佔益州安民之女米魯起義。

弘治十三年(1500年)

韃靼小王子部下火篩襲擾大同,孝宗以平江伯陳銳為靖虜將軍率軍征討,同時兩次召見內閣成員,商討軍政;禁止邊境伐木;禁止民間收售兵器;王錡《寓圃雜記》刊行,對研究明史、蘇州地方史有巨大貢獻。

弘治十四年(1501年)

陝西朝邑發生大地震,附近身份均有波及,死傷眾多;韃靼小王子大舉侵邊,孝宗以保國公朱暉為大將軍,率軍征討一年,卻只殺敵軍三人,受賞萬餘人;雲南大理髮生水患;考試武官騎射韜略;詔修大同長城九百八十餘里;啟用南京戶部尚書秦紘總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邊軍務,升陝西開城縣為固原州,並設立總制府,抵制韃靼火篩進攻,固原從此成為大明九邊重鎮之一。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弘治十五年(1502年)

山東濮州發生大地震,周邊五省多有波及;瓊州知府張桓斂財、魚肉百姓,黎族百姓符南蛇率眾起義;秦紘製造全勝戰車,應對韃靼入侵。同年,《大明會典》撰成。

弘治十六年(1503年)

瓊州符南蛇黎族起義失敗;閒住知府範吉進獻《神機制勝書》及先鋒車、霹靂車,孝宗令其為秦紘所用。同年,令鑄造弘治通寶;重申親王藩國規制;清理鹽法。

弘治十七年(1504年)

任道士崔志西安為禮部尚書;韃靼小王子、達延汗去世,時年43歲;吐魯番阿黑麻去世;安南國王黎暉去世,其子黎敬繼位,不久黎敬去世、改由黎敬之弟黎誼繼位;罷黜南京、蘇杭織造中官;改革馬政,申嚴誣告;申嚴私藏妖書,停止修建佛塔寺廟。同年,復置起居注官;太皇太后周氏駕崩,上諡號孝肅,葬於裕陵。

明孝宗朱祐樘 弘治帝大事年表

弘治十八年(1505年)

哈密忠順王陝巴去世,由其子拜牙襲王位;韃靼攻陷寧夏清水營,不久,被明軍擊退;弘治帝朱祐樘駕崩,時年36歲;皇太子朱厚照即位,以明年為正德元年;上弘治帝諡號敬皇帝,廟號孝宗,葬於泰陵;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衛皇太后。

廣西思恩州、田州叛亂平定,兩地均改設流官;復立弘文館;減少班匠代役銀;寧夏、山西、江蘇等地發生地震;詔修《孝宗實錄》;朱厚照重用宦官劉瑾、馬永成、谷大用、魏彬、張永、邱聚、高鳳、羅祥等八人,時稱“八虎”。

天啟名臣朱國楨曾評價朱祐樘:“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朱祐樘在位期間躬行節儉、勤於政事、勵精圖治,努力扭轉日益腐敗的朝政,史稱“弘治中興”。他寬厚仁慈,提倡一夫一妻制度,是明朝難得的一位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