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提起清明,人盡皆知。可是,作為同期一個重要節日——上巳節,卻罕為人知。事實上,清明節除了融合了寒食節習俗,還融合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習俗內容。

“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記載:“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在今天,上巳節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猶如在歷史上忽然走失。但是,古代的它,卻是相當的隆重,堪稱春季裡的大型、拼酒、相親交友會。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一、傳說中的祓禊習俗

話說,在古代,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KTV、沒有商業綜合體,那人們的娛樂需求該怎麼解救呢? 不如大家一起去美好的郊外浪一浪吧,上巳節就在這樣的訴求下誕生了!

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在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古人一看是個好日子,就約好一起去水邊祭祀,並且拿出平時捨不得用的香薰草藥沐浴,這就是傳說中的“祓禊”。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論語》記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大意是說:暮春時節,天氣變暖,已經可以穿春天的衣服了,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邊洗一洗,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兒回來。

因為此時季節交替,萬物復甦,人容易生病,所以要到水邊洗一洗,見見陽光,這樣可以祛災祈福。《漢書 禮儀志》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


二、上古時期的情人節

去郊外,只洗澡似乎太單調了點兒。於是,大家又開發了一些別的娛樂活動,比如“趁機相親”。

根據不靠譜的調查,現代人最爽的事情之一是:單身。正所謂“單身一時爽,一直單身一直爽”。

然而在古代,單身卻是一種違法行為。

春秋戰國歷史記載: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為了儘快撩妹,儘快遇上有緣人,古代的單身男女通常會在節日裡造個偶遇。所以,上巳節的另一個功能由此而來:製造相親機會,烘托愛情氛圍。

所以,在上巳節這一天,大家盛裝打扮,都鉚足了勁,藉著踏青遊玩的好機會,藉機完成結束單身的年度小目標。

《詩經》雲:“溱與洧 ,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於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意思是:溱河與洧河,春來盪漾綠波。男男女女,手拿蘭草遊樂。姑娘說:“去那邊看看?”小夥說:“已去過,但不妨再陪你走一走!”洧河那邊,真寬敞,真快活。少男與少女,互相調笑戲謔,並送一支芍藥訂約。

當然,也有情投意合的,偷偷找個安靜的角落,說上一段悄悄話,互相表達愛慕之情,當然也難免會有唧唧我我的虐狗現場!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三、上古時期的貴族社交Party

到了魏晉時期,上巳節定在了三月三。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此時的上巳節,儼然變成了高大上的貴族社交,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設宴,盡情Happy。

話說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閒來無事,在永和九年的上巳節,招呼了謝安、孫綽等41位文人雅士,到會稽山上的蘭亭舉行集會,喊大家比一比肚子裡的才華。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大家依次坐在彎曲迴旋的溪水邊,將酒觴放於流水之上,順流而下,停到誰的面前,誰就要一飲而盡,並賦詩一首。做不出詩來,就罰酒三杯,這就是有名的“曲水流觴”。王羲之也揮毫作序,乘興而書,成就了書文俱佳、舉世聞名、被後人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從此之後,曲水流觴成為不少文人雅聚常見的飲酒形式。大家在一起飲酒作詩,盡興而歸。可見古人不僅追求熱鬧好玩,還要有雅趣。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四、上古時期的女兒節

到了詩詞鼎盛的唐朝,關於上巳節的詩文簡直數不勝數。

它的身份也一下子拔高,晉升為全年三大節日之一。

其實上巳節也稱為“女兒節”,是古代慶祝少女成人禮的節日。在這一日,成人的女孩們上巳春嬉、臨水而行,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在水邊嬉戲遊玩菜蘭。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正如杜甫《麗人行》雲:“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展示了當時“上巳節”的盛大景象,更是將其綺麗風情烘至高處!

上巳節—歷史上忽然走失的節日

五、結語

時代變遷,滄海桑田,歷史的新舊交替,上巳節已經漸漸失去了存在感,逐漸被清明節所融合吸納,尤其是郊遊踏青的習俗被清明節世代沿襲。

時至今日,只有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將它作為隆重而盛大的節日。但無論多久,我們依然能從中,窺見中國文化的優雅浪漫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