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三月三 上巳節


上巳

宋·李若水

小桃脫萼柳梢柔,春色無邊破客愁。

好與永和修故事,一時人物盡風流。


郡圃上巳

宋·楊萬里

旋收雨夕放晴晨,禊日風光正可人。

間白參紅方是錦,疏桃散李不成春。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唐·張說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曲江上巳

唐·趙璜

長堤十里轉香車,兩岸煙花錦不如。

欲問神仙在何處,紫雲樓閣向空虛。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遊顯親寺題其壁

宋·方岳

芳草垂楊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

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詩仙即酒仙。


矮齋雜詠 上巳

宋·華嶽

桃溪噴火柳拖煙,如豆青梅已半酸。

燕子怯春歸未得,一簾風雨杏花寒。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日

宋·孫永

海內中和日,雲間上巳辰。

笙歌九天半,花木十洲春。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三月三 上巳節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三月三日申王園亭宴集

唐·張九齡

稽亭追往事,睢苑勝前聞。

飛閣凌芳樹,華池落綵雲。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

向來同賞處,惟恨碧林曛。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早春送顏主簿遊越東兼謁元中丞

唐·皎然

輕舸趣不已,東風吹綠蘋。

欲看梅市雪,知賞柳家春。

別意傾吳醑,芳聲動越人。

山陰三月會,內史得嘉賓。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仲春郊外

唐·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

初晴山院裡,何處染囂塵。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

唐·王勃

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

綠齊山葉滿,紅洩片花銷。

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

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三月三 上巳節


上巳日曲江有感

唐·司馬紮

萬花明曲水,車馬動秦川。

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

晴沙下鷗鷺,幽沚生蘭荃。

向晚積歸念,江湖心渺然。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日越中與鮑侍郎泛舟耶溪

唐·劉長卿

蘭橈縵轉傍汀沙,應接雲峰到若耶。

舊浦滿來移渡口,垂楊深處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鄉心萬里賒。

君見漁船時借問,前洲幾路入煙花。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唐·孟浩然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連。

不知王逸少,何處會群賢。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簷。

蓮子數杯嘗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

階臨池面勝看鏡,戶映花叢當下簾。

指點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溪汎

宋·方岳

舴艋舟輕暖欲酣,鸕鷀杓重老何堪。

風霜兩鬢五十五,楊柳幾番三月三。

禊帖又逢今癸丑,蘭亭仍是舊東南。

死生政亦尋常事,卻笑諸賢苦未諳。


三月三 上巳節


浣溪沙 上巳

元·洪翼

軟翠冠兒簇海棠。砑羅衫子繡丁香。閒來芳徑踏青陽。

風暖有人能作伴,日長無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菩薩蠻 小詞

宋·韓淲 

海棠欲謝綿飛柳。柳絲自拂行人首。上巳是清明。新煙帶粥餳。

輕陰簾幕冷。閒卻鞦韆影。曲水興無涯。麗人花半遮。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菩薩蠻

宋·賀鑄

綠楊眠後拖煙穗。日長掃盡青苔地。香斷入簾風。爐心檀燼紅。

蘭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許放春慵。景陽臨曉鍾。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臨江仙

宋·黃機  

上巳清明都過了,客愁惟有心知。子規昨夜忽催歸。驛程那復記,魂夢已先飛。

回首故園花與柳,枝枝葉葉相思。歸來拚得典春衣。綠陰幽遠處,不管盡情啼。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蝶戀花 和張文伯上巳雨

宋·王之道  

簷溜潺潺朝復暮。燕子銜泥,穿幕來還去。素錦青袍知有處。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負人人自負。君看流觴,只恁良宵度。厭浥小桃如泣訴。東風莫漫飄紅雨。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虞美人 上巳席上

宋·葉夢得  

一聲鶗鴂催春晚。芳草連空遠。年年餘恨怨殘紅。可是無情、容易愛隨風。

茂林修竹山陰道。千載誰重到。半湖流水夕陽前。猶有一觴一詠、似當年。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憶秦娥 上巳

宋·劉克莊 

修禊節。晉人風味終然別。終然別。當時賓主,至今清絕。

等閒寫就蘭亭帖。豈知留與人閒說。人閒說。永和之歲,暮春之月。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水調歌頭 上巳日出郊,呈知宗安撫、張參、觀文汪相二首

宋·李綱 

花徑不曾掃,蓬戶為君開。元戎小隊,清曉佳客與同來。我為衰遲多病,且恁澆花藝藥,隨分葺池臺。多謝故人意,迂訪白雲隈。

暮春月,修禊事,會蘭齋。一觴一詠,何愧當日暢幽懷。況是茂林修竹,映帶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勿復嘆陳跡,且為醉金盃。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宋·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踏莎行 上巳日遇華嚴寺

宋·秦觀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鶯花著意催春事。東風不管倦遊人,一齊吹過城南寺。

沂水行歌,蘭亭修禊。韶光曾見風流士。而今臨水漫含情,暮雲目斷空迢遞。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臨江仙 其一 上巳日遊海昌王氏園,吳宰效及中散兄

宋·葛勝仲 

倦客身同舟不繫,輕帆來訪儒仙。春風元巳豔陽天。夭桃方散錦,高柳欲飛綿。

千古海昌佳絕地,雙鳧暫此留連。通宵娛客破芳尊。蘭亭修禊事,梓澤醉名園。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三月三 上巳節


水調歌頭 上巳日

明·王世貞

三月又三日,上巳復清明。問君幾許,高興兒女隊中行。

數點洗塵芳雨,一脈養花天氣,信馬出郊坰。年少五陵子,金彈惹流鶯。

過油璧,低粉面,按銀箏。管絃絲竹,何限應自勝蘭亭。

共酌幾杯春醑,也插一枝楊柳,歸袖任縱橫。聽取九門鑰,隱隱下西清。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御街行 上巳

清·王夫之 

迷煙迷雨教春困。不道是、清明近。輕寒曾忍柳風狂,只待東君花信。紅藥芽嬌,山丹胎小,依舊無憑準。

蘭亭今昔何須問。消不盡、新亭恨。強將客淚付流觴,逝水難酬春怨。鶯鶯燕燕,花花草草,目送韶光褪。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玉樓春 上巳和韻

清·李元鼎

春歸未把歸期卜。薄落津頭空碧玉。輕橈何處泛蘭槳,寒食看看將百六。

飄紅片片依殘綠。燕蝶勞勞忙不足。小窗醉酒惜芳辰,夢繞家山山一曲。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漢宮春 上巳

清·許嗣隆

楊柳飛花,看青春深矣,三月初三。暖風搖漾吹面,也覺微酣。蘭亭何處,過西湖、多少晴嵐。休問那,流杯曲水,煙波還隔江南。

卻憶佳人攜手,趁綠濃紅軟,新試羅衫。園林未開芍藥,情蕊空含。添人惆悵,傍斜暉、垂柳毿毿。只好向、黃鸝聲裡,商量斗酒雙柑。


三月三, 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是中國的情人節,記載於《詩經》中,比西方情人節早了1000年。先秦以後,三月三情人節在各代延傳開來。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更將其搖曳綺麗之風情烘至高處。自宋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三月三情人節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愛、美好的願景,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至今蕩然無存。

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詩經·鄭風·溱洧》有云:‘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三月三又叫女兒節,也叫“桃花節”,是一種古代少女的成人禮,一般在這個日子舉行成人禮。女兒們“上巳春嬉”,臨水而行,在水邊遊玩採蘭,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驅除邪氣。而且女子春天最愛在水邊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