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牌!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会议,审议了包括织金洞在内的4家中国世界地质公园2019年中期评估报告及考察情况。2020年3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秘书处向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致函,最终决定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获得绿牌,通过评估。


<center>绿牌!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center>


织金洞2015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以来,始终秉承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和理念,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累计投入6.5亿元资金强化公园的规划建设和资源保护,促进公园建设提档升级,加强地质科研科普工作,积极参与世界地质公园区域合作交流,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公园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成为“旅游+扶贫”的典范。


<center>绿牌!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center><center>
绿牌!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center>


2019年7月7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秘书处组织专家对织金洞4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初次考察评估,在听取了专题汇报和实地考察之后,专家们高度赞赏了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四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的标识系统、产业带动、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科普宣传、地质旅游等工作给予了肯定和好评,并对织金洞下一步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3条建议”。


<center>绿牌!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center>


据了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地质公园品牌进行动态管理,每4年对网络成员进行一次中期评估工作,检查其在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评估结果分为通过(绿牌)、警告(黄牌)、摘牌(红牌)3种。

郭佳能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雄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