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友情飞越大西洋,将信任种进心底,开出花来

你有多久没写过信?多久没有在逛书店的时候看看旁边货架上摆放的精美信封、可爱的信纸?有多久没有关注过邮票的图样是否换新,寄往本省、外省以及外国的邮资是多少?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验:每日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建盘,仿佛所有的字都在脑中亦如初始的模样,可一旦拿起笔想要将心中所想汇聚成木浆纸上的黑色文字时,却总也抓不住记忆的尾巴,提笔忘字,甚至连握笔的姿势都感觉陌生?

《查令十字街84号》:友情飞越大西洋,将信任种进心底,开出花来


我有许多次,写着写着便无论如何都记不起那个字到底该如何下笔,什么偏旁部首,明明记忆就在那里,手却不听使唤,好比见到一个久违的熟人,硬是叫不出他的名字。

网络的发达,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却让人的手离心越来越远。

记得,中学那会儿,同学中流行交笔友,常常看到一些女生偷偷地写着信,问她写给谁,她只是神秘而娇羞地一笑而过。

交笔友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则书信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心中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有许多话想要对他说。于是,挑选精美的信纸,写上心灵的文字,装进信封,填上地址,投入邮箱,等待着送达到对方的手上。在对方收到信之后又满心地盼望着,仿佛期盼一个向往已久的礼物。回信即是礼物送达。

信件,不仅是白纸黑字木浆纸,更是承载着殷切期盼和真挚情感的幸福使者。


《查令十字街84号》:友情飞越大西洋,将信任种进心底,开出花来

友谊没有国别、不分种族、不辨肤色、不畏远迢,只要有颗善良而敞开的心,便能带着幸福和喜悦穿越大西洋抵达另一群同样善良而心怀广阔的人们心中。

《查令十字街84号》是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的书信体小说,出版于1970年。

该书讲述的是,住在纽约的自由剧作家海莲·汉芙嗜书如命,因受不了纽约书市场的粗制滥造,阅读了《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广告后,向英国一家名为“马克斯&科恩”的旧书店写信订购图书,并在书信往来的过程中与该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及书店员工结下绵延二十年友谊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但这本书在我买来之后,曾躺在我的书房里一年多。

起初,我主观地以为它如伦敦贝克街221B(注)一样的存在,为我引荐来自美国的“福尔摩斯”,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书信合集,每封信的内容都不多,都是些闲话家常的轻松又温馨的话语:想买哪些书,需要多少钱,美元和英镑如何换算,天气如何,干燥蛋好吃还是该寄新鲜鸡蛋,手工桌布很漂亮,寄送的火腿有没有冒犯犹太老板……没有华丽佶屈的文字,没有离奇的情节,没有曲折的故事,一本小小的书很快便可读完,但却让我非常感动。

海莲与书店经理弗兰克有过几次通信之后,听邻居的男友说,英国处于大萧条时期,生活用品和食物匮乏,只能靠政府定额配送,甚至连鸡蛋都成了稀罕之物。于是,这位穷困潦倒的女作家想都没想就给书店那些素未谋面的人们寄去了鸡蛋和火腿。

海莲的真诚,柔软的心肠,令我感动。

随着通信的增多,海莲不仅与弗兰克结下了友谊,更是与书店员工塞西莉、梅甘以及弗兰克的妻子诺拉、邻居、女儿都成了朋友。她与他们所有人通信,聊工作、聊家常,并为他们寄去日常所需,干燥蛋、新鲜鸡蛋、肉、火腿、牛舌罐头、丝袜等等。

这场跨越大西洋,跨越英美两国的友谊,从1949年至1969年,持续了整整二十年,而在此期间,海莲从未踏上过令她魂牵梦萦的土地,见一见她热爱的人们。她对“马克斯&科恩”书店仅有的印象,只是玛克辛的来信中的只言片语:书店里混着木香和霉味,门口的老绅士对她问好,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

友谊没有国别、不分种族、不辨肤色、不畏远迢,只需要善良而开放的心,便能带着幸福和喜悦穿越大西洋抵达另一群同样善良而心怀广阔的人们心中。


《查令十字街84号》:友情飞越大西洋,将信任种进心底,开出花来

友谊需要“钝感力”。

周末在家追了一部TVB老剧《幕后大老爷》。

该剧讲的是幕僚与官老爷之间的故事。

马国明饰演师爷周炳,高钧贤饰演金山县知县沈君博。

二人在合力查处山西贪案的过程中结下兄弟情。后来,随着沈君博官职的擢升,二人的友情变得貌合神离。沈君博越来越重的得失心,让他对周炳的一言一行格外敏感。周炳的胸怀磊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曾帮助沈君博屡破奇案。然而,这些优点、功绩,在官拜二品的沈君博眼中全都成了威胁的利箭,箭箭戳心。

电视剧最后,二人的友谊走到了尽头,沈君博更是对周炳赶尽杀绝。

友谊若要长久,除了真心,还需要有种“钝感力”。心思过于敏感,把友人的提醒、关心和玩笑当作了轻视、嘲讽和中伤,如此,友情的小船必将沉没于无形。

“钝感力”这个词,源于渡边淳一。

他说:“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形象,但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我所理解的钝感,就是少点儿计较多点儿信任,少点儿胡思乱想多点儿乐天知命,少点儿吝啬多点儿慷慨,少点儿精明多点儿愚钝,少点儿自怨自艾多点儿豁达。

世界虽为一体,每个人息息相关,彼此都是对方的伙伴。但每个人又都是不同的存在,独一无二的个体,如若想要结下长久而紧密的友谊,必然要心胸开阔、以心换心、包容真诚。因为,友谊源自开放的心胸和对人的信任。


《查令十字街84号》:友情飞越大西洋,将信任种进心底,开出花来


《查令十字街84号》之所以让我感动,让我与你分享我的所思所感,主要源于它的真实和情感的真挚,给人平实而温馨之感,信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仿佛就在你我身边,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之中。

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友情来说,却是心灵震撼又难能可贵的存在。

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我的回答是,因为你将自己的心关进了60平米的屋子里,紧闭门窗不让阳光照射进来。

海莲·汉芙虽然身处纽约的一间“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里,但她的心却是一个大大的空旷的草原,阳光明媚,花草飘香,各种鸟儿,杜鹃、云雀、红嘴鸥、啄木鸟、信天翁、喜鹊、蓝鸦在其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歌唱,筑巢,觅食。

所以,如果你想要交朋友,只需勇敢地踏出小小的一步——打开门窗让阳光透进来。如此,所有你所愿都会如约而来。

我有个同事,两年未见,再见面时他有了新的爱好、新的朋友圈子。他说,过去的一切“已经切割干净”,故时的友情不必留恋。

他奉行友谊“人走茶凉”的原则。

他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不会再有《查令十字街84号》那种绵延20年的真诚友谊,并无限感叹:不知幸与不幸。

我对他说,无需哀伤,每个时代有属于自己的特色。21世纪的生活搬不回20世纪,20世纪的友情自然也穿越不来。我只能做个有容乃大的“大”,如宽广而宁静的天空,俯视一切、包容一切,如此才算活在当下,不虚此生。

(注)贝克街是真实存在于伦敦的街道,但是贝克街221b却是一个不存在的地址(当时贝克街是从东侧从南到北有1号~42号、西侧由北到南是44号~85号,并不存在221号),但是这个地址在英国作家柯南道尔所撰写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被设定为小说主人公夏洛克·福尔摩斯的住所及侦探事务所的地址。

虽然贝克街221b在小说连载的时候尚是个不存在的虚构地址,但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神探,1930年使其成为可用地址。现今该地址被分配给夏洛克·福尔摩斯博物馆使用。


迷茫时读书,糊涂时跑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