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自1619年萨尔浒之战开始,明朝军队就开始了溃败模式。截止到1622年的广宁之战前,后金汗王努尔哈赤已经向山海关方向推进了400里,与明军仅仅隔着辽河对峙。此外,后金还攻陷了辽东半岛。所以,明朝的许多有识之士除了担心后金攻击山海关外,还担心后金会渡海攻击京畿。虽然后金根本没有水师,但假如后金从旅顺发兵偷渡成功的话,他们仅仅半天便可到达山东登州,这对明朝造成的震慑力也许会比进攻山海关大得多。

从地图上看,辽东半岛如同一个楔

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子镶入了渤海与黄海之间。在辽东半岛的对头处,便是山东登莱,西北方向则是明朝都城的屏障——天津卫。后金控制了辽东半岛,就可以利用旅顺的港口对天津、登州(烟台)、莱州施行登陆战。后来就任辽东经略的熊延弼考虑到这一点,便提出了著名的“三方布置策”:

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恢复辽左,须用三方布置。广宁用骑步对堡于河上,以形势格之而缀其全力;海上督舟师,乘虚入南卫,以风声下之而动其人心。奴必反顾,而重归巢穴,则辽阳可复。是以应再议于登、莱、天津并设抚镇;山海适中之地特设经略,节制三方,以一事权。......三方建置,须联络朝鲜。请发敕使往劳彼国君臣,尽发八道之师,连营江上,助我声威。又发诏书悯恤辽人避难彼国者,召集团练,别为一军,与朝鲜军合势。而我使臣即权驻义州,控制联络,与登、莱声息想通。”

大意是以

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明朝在辽河以西的重镇广宁城为主战场,正面吸引敌军。另外派遣军队自天津、山东登莱二州出发,渡海进入辽东,在南面牵制后金。同时,请求朝鲜尽发精锐,耀兵鸭绿江边。再将明朝自辽东半岛逃往朝鲜的百姓单独编为一军,配合朝鲜军。

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1621年5月,驻广宁城的辽东巡抚王化贞派练兵游击毛文龙进驻皮岛,并沿辽东半岛设置了一道一千多里的外围岛屿防线——三山岛、广鹿岛、长山岛、石城岛、小松岛、鹿岛。这样一来,当后金在山海关方向做正面进攻时,毛军便可抄女真的后路。女真后方空虚,则势必回援。再者女真没有成建制的水师,根本不能分辨毛军的进攻方向。

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虽然熊延弼的三方布置策还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广宁城就陷落了,但是自1623年开始,毛文龙便频繁利用这道防线,多次向辽东沿海的后金驻军发起攻击。

1624年,毛文龙领兵渡过鸭绿江袭击了后金属地辉发部(今辉南)。

1625年6月,毛文龙发兵袭击耀州(今营口),9月袭击海州。

1626年5月,毛文龙发兵袭击鞍山驿(今鞍山),震动了距离鞍山180余里沈阳城里的努尔哈赤。此时努尔哈赤刚刚征完蒙古,闻讯立即派遣重兵剿杀。

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数日后,毛文龙又发兵袭击了萨尔浒城。

如此,东起镇江(丹东)、南至金州、北至鞍山驿都成了毛文龙袭击的重灾区。此外,辽东汉人亦多起兵呼应毛文龙军,惹得后金上下一月数惊。但每当后金痛下决心剿灭毛文龙时,却苦于没有水师,只得作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后金向山海关方向的推进速度,使明朝有精力和时间布置防线。虽然毛文龙在毛岛不断地牵制着努尔哈赤,但由于明朝的内部原因,它的山海关正面战场并未有效配合毛文龙,而努尔哈赤随后也看透了这一点,并判断毛文龙不会在自己的后方有大作为。于是,努尔哈赤逐渐地对毛部的小骚扰根本不予理会。而后,努尔哈赤干脆收缩防线,将沿海居民内迁。史载,“沿海四百里之地,便尽去之而不踞。”

明末辽东总兵毛文龙守皮岛牵制后金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