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全球降薪熱中超遇冷?俱樂部有苦難言盼足協出政策

受疫情影響,全球各大聯賽停擺,重啟時間待定。為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足協、職業俱樂部紛紛陸續開始採取行動,或減薪,或暫時解僱教練、球員、僱員,等等,以幫助各方一同度過難關,其中巴薩一線隊全體隊員降薪70%成為此中代表。有消息稱,FIFA也擬出臺政策,建議球員在目前的特殊時期降薪50%,但在世界足壇的“降薪熱”中,中國作為最早遭受疫情侵襲的國家,各級聯賽俱樂部球員、工作人員與足協並未有類似舉措,“降薪熱”為何在中國“遇冷”?

為何全球降薪熱中超遇冷?俱樂部有苦難言盼足協出政策


國外俱樂部的收入主要由商業贊助、轉播分成、球票等為主,而在聯賽停擺後,諸多收入清零,這使得俱樂部的運營難以為繼,出於特殊時期“共患難”的考量,因此球員也希望減輕俱樂部負擔以降薪的方式出一份力。而國內俱樂部的收入則主要由球隊背後的母公司“輸血”,商業收入對龐大的俱樂部開支而言是杯水車薪,因此在聯賽停擺的日子裡,俱樂部所謂的“收入”並未受到較大影響,這是中國職業聯賽特殊環境所特有的情況。

不過,各隊母公司的營收在疫情期間同樣難免受到波及,但雖然“肉疼”,但大家都不願打響降薪“第一槍”,畢竟這對每天仍認真訓練的球員來說稍顯不公,在“人心”與“面子”中,俱樂部有苦說不出,現在只能寄希望官方管理者能夠進行政策干預。

有北方俱樂部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我們昨天下午還在討論這個問題(降薪),但現在肯定大家都三緘其口,沒人想當出頭鳥。相信後面官方應該會出個指導性意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