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樂圈“哥哥”張國榮逝世

香港娛樂圈“哥哥”張國榮逝世

2003年4月1日(農曆2003年2月30日),張國榮逝世 生前與眾星親密照曝光。

2003年4月1日晚上18點41分,張國榮因抑鬱症病情失控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健身中心墜下,緊急送往瑪麗醫院,經醫生檢驗入院前已死亡(18時45分),瑪麗醫院於19點06分宣告搶救無效,終年46歲。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撼整個華人社會,事發後宣道會於翌晚舉行祈禱運動。張國榮墮樓前與經理人陳淑芬相約在文華東方酒店的大堂咖啡室,陳淑芬等候許久未見其現身,於是步出酒店門外等候,其後親眼看到張國榮在自己面前墜樓。經理人陳淑芬女士證實他患上抑鬱症(情緒病),努力治療年餘,因病情失控而辭世。陳淑芬並向媒體表示:“他得病的時候自己並不知道,直到後來這個病開始有了一些病態反應……你無法想像他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好起來,他一直在看醫生,他沒有辦法接受他有這個病的事實,因為他什麼都有,現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怎麼這樣的一個人會有抑鬱症呢?不能想象,別人都不會相信的,怎麼可能?哥哥在墜樓前那一兩年都很痛苦。

在墜樓前,他在寫下的紙條中說:“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他在遺書中感謝各位朋友、唐鶴德先生以及他的醫生。經紀人陳淑芬其後證實他患上抑鬱症,努力醫治年餘,但仍因病情失控而自殺。醫學教授林文傑表示:“我深信他最終的行為不是他「自願」或能「控制」的。首先,張國榮深知自己病情之嚴重而又積極尋醫,而遺書結尾的「一生未做壞事,為何這樣?」更表達了他的極度無奈,以及留戀此世的意願。”

患病只是不幸,抑鬱症的患病率高達5%到10%。在患病一年的時間裡,他一邊繼續作曲寫歌錄唱片、出席慈善活動;一邊忍受著“發作起來時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開了一樣”的病情,想方設法求醫問藥,中醫、西醫,能試的全部試過;2002年11月,他的病情失控,自殺獲救。此後的他,或許已經預知黑暗隨時降臨,立好了遺囑,捐了慈善基金,安頓了包括司機在內的一切身邊人。

他走的那晚,無數人緬懷著與他一起走過的青春年華。幾天內,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都做了報道,甚至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都史無前例地報道了一位香港藝人去世的消息。

2003年4月8日,張國榮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由唐先生以“摯愛”的身份與親友打點身後事。大批歌迷聚集於殯儀館外,到場的演藝明星眾多,如張國榮生前的紅顏知己梅豔芳,悲痛至泣不成聲。他生前的三位好友,導演徐克、香港著名填詞人黃沾和藝人代表張學友分別致悼詞。周潤發、徐克、張學友、關錦鵬、劉培基、梁家輝、林夕、劉純豪、羅建基為其扶靈,送張國榮最後一程,遺體隨後送往哥連臣角火葬場火化。海內外多家電視臺均現場直播報道葬禮實況。當時正值“非典”爆發期,居民輕易不敢出門,但是出殯當日仍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四萬名群眾冒雨聚集在香港殯儀館周圍,人群佔據了幾條街道,成為香港史上最轟動的葬禮之一。

張國榮(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於香港,是一位在全球華人社會和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著名歌手、演員和音樂人;大中華區樂壇和影壇巨星;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他通曉詞曲創作,曾擔任過MTV導演、唱片監製、電影編劇、電影監製。張國榮是香港樂壇的殿堂級歌手之一,曾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他是第一位享譽韓國樂壇的華人歌手,亦是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他於1991年當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1993年主演的影片《霸王別姬》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他亦憑此片蜚聲國際影壇,獲得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他曾受邀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和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10年當選美國CNN評出的“史上最偉大的二十五位亞洲演員”。

張國榮籍貫廣東省梅縣,是一位在全球華人社會和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演藝人士,華人演藝圈影、視、歌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作為歌手,他是粵語流行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香港樂壇享有崇高地位。他是第一位享譽韓國樂壇的華人歌手,亦是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1977年他獲得“亞洲業餘歌手大賽”亞軍並由此進入歌壇。1983年推出唱片《風繼續吹》,與唱片同名的粵語主打歌成為他歷來最受歡迎的歌曲之一。1984年他的一曲《Monica》在香港唱至街知巷聞,這首歌也奠定了張國榮歌壇巨星的地位。1987年他的大碟 《Summer Romance》在香港本地銷量突破七白金,成為當年IFPI唱片銷量冠軍;此後他的唱片屢屢斬獲白金銷量的佳績,專輯《寵愛》全亞洲年度銷量突破200萬張,香港本地銷量超過六白金,位居IFPI香港分會公佈的全年唱片銷量榜榜首。除了對粵語流行音樂貢獻良多外,他亦為華語流行音樂在韓國開拓市場做出了貢獻。當年他的唱片在韓國熱賣,引起了韓國唱片商的關注,並因此加大對華語唱片的引進力度。

他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這段時期他囊括了香港樂壇的多項大獎,是首位連續兩年同時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和“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的香港歌手。1999年他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此外中國原創音樂獎、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均曾頒發他終身成就獎或者榮譽大獎。2000年,CCTV-MTV音樂盛典頒發他“亞洲最傑出藝人獎”;2003年,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追頒張國榮“終身成就獎 ”,以表彰他對華語流行音樂的傑出貢獻。 2005年香港出版了紀念郵票以表彰這位香港樂壇的殿堂級歌手。2010年,國際知名傳媒CNN和歐洲著名音樂雜誌《Songlines》合作評選了“過去五十年裡全球最知名的20位歌手或者樂團”,張國榮是唯一入選的香港歌手。截止2003年,他在香港紅館舉行了121場個人演唱會,世界巡迴演唱會近300場,他是第一位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連開兩場演唱會的華人歌手,亦是在日本開演唱會場次最多的華人男歌手。

作為音樂人,他作詞、作曲四十餘首,曾經連續兩屆擔任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的“音樂大使”。他譜寫的歌曲先後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中國原創音樂榜金曲獎”等多項大獎,並且5次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1988年由他親自作曲的《沉默是金》成為傳唱至今的經典名曲。他擔任監製的唱片獲得過香港樂壇唱片類的多項大獎;他擔任藝術總監的演唱會被美國《時代》雜誌評價為“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 ”;他導演的MTV、音樂電影和公益短片都得到了業界的廣泛好評。

作為演員,他是華語影壇巨星。從影24年來他一共出演了61部電影,香港本埠票房總成績達7.76億港幣,票房號召力居香港男演員前列。他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打破中國內地電影在美國的票房紀錄,《紅sè戀人》位居1998年國產片內地票房第三位,《金枝玉葉》曾獲得1994年香港電影暑假檔票房冠軍,《大富之家》、《花田喜事》等影片均進入香港電影歷史上最賣座的50部電影排行榜;在1996年,張國榮主演的電影有3部進入當年香港票房年度十強。他個人以精湛的演技,先後獲得包括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在內的十八個影帝提名,當選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主角、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男主角、東京電影評論家大獎最佳男主角。他戲路寬廣,無論是文藝片、喜劇片亦或是劇情片,皆能揮灑自如,並以自己的氣質和天賦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銀幕形象:《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阿飛正傳》中的旭仔、《倩女幽魂》中的寧採臣都已成為留名影史的經典角色。他曾榮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並且受邀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為繁榮香港影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霸王別姬》曾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費比西獎以及中國兩岸三地多個電影節的最佳電影獎。2004年,他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追頒的“演藝光輝永恆大獎”,同年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2005年,他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行列;同年,金像獎協會評選了“中國電影百年百部最佳華語片”,他主演的電影有八部,入選作品數量居華人演員之冠。2010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選了“十大香港電影”,其代表作《阿飛正傳》位列第一位。

張國榮在亞洲地區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亞洲巨星。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在韓國就有著極高的人氣,是韓國最受歡迎的國外明星之一。他是第一位享譽韓國樂壇的華人歌手:1987年他發行的專輯《愛慕》在韓國的銷量超過二十萬張。1989年,他發行的粵語專輯《The Greatest Hits of Leslie Cheung》在韓國空前大賣三十萬張,創造了華語唱片在韓國的銷量紀錄,韓國當地唱片商亦驚奇原來中文唱片也可賺取豐厚利潤,於是逐漸留意中國音樂;同年由他親自填詞的單曲《To You》成為韓國家喻戶曉的歌曲,並榮登韓國流行音樂榜,其他的歌曲如《當年情》、《倩女幽魂》也得到很多韓國人的欣賞。1995年他發行的專輯《寵愛》再度打破華語唱片在韓國的銷量紀錄,《寵愛》中的歌曲《A Thousand Dreams Of You 》在韓國大受歡迎,並一度攀升至韓國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位置。電影方面,他首先以影片《倩女幽魂》打入韓國市場,並於1989年同時當選韓國最受歡迎外國歌星、影星第一位;而後來的一部國際大片《霸王別姬》則令他當選1994年韓國最受歡迎外國影星第一位。2003年,韓國電影頻道OCN聯同21家電影網合作舉辦“百大影星”評選,張國榮排海外影星第一位。2009年,韓國首爾舉辦了以“張國榮”名字命名的電影節以示紀念。2012年韓國最大的流行音樂頒獎禮Mnet亞洲音樂大獎在頒獎禮開場播放張國榮的告別演唱會片段,並由韓國藝人宋仲基演唱張國榮的經典歌曲《當年情》致敬。

他是第一位獲得“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男主角”的華人男演員,並於1993年受邀擔任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1994年,他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在日本公映時反響強烈,曾在東京創下連續放映43周的奇蹟。1996年,他獲得日本著名雜誌《ASIA POP》頒發的“人氣最旺”、“最佳藝人”兩項大獎。1998年,他成為有日本“時代雜誌”之稱的著名新聞週刊《AERA》的封面人物。他是在日本開演唱會場次最多的華人男歌手,並且兩度刷新香港歌手在日本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1997年他在日本連開六場演唱會,打破了香港歌手在日本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2000--2001年他在日本舉辦十場巡迴演唱會,場場爆滿,並再次打破香港歌手在日本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2000--2001年,他位居日本Yahoo外國明星人氣榜第一位。2001年,他獲得日本擁有最多會員的亞洲電影影迷“CineCity”評選的“最佳男演員獎”,該獎項舉辦11年,張國榮有十年奪冠。2004年,他當選日本最大的娛樂月刊《日經娛樂》評出的“在日本最受歡迎的十大亞洲男藝人”。2006年,日本國家電視臺NHK舉辦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演員評選,張國榮當選“國際十佳男演員”,是唯一上榜的華人男演員。2007年,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在日本橫濱的藝術展被列入中日交流年官方活動。

在泰國,他憑藉電視劇《浣花洗劍錄》而走紅,根據1980年《星島晚報》報道,該電視劇在泰國創下了空前的受歡迎紀錄。在馬來西亞,他於2000年在可容納三萬人的吉隆坡默迪卡體育場舉辦大型演唱會,並且全場爆滿。在新加坡,他曾經多次舉辦演唱會,1995他發行的專輯《寵愛》在新加坡銷量排行榜上位居第一。2005年,新加坡《聯合早報》舉辦“亞洲明星人氣50強”評選,他位居第四位,這是香港藝人歷年來最佳名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