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鷹爪”行動沙漠折翅,讓“三角洲”部隊顏面掃地

美軍“鷹爪”行動沙漠折翅,讓“三角洲”部隊顏面掃地

圖為“鷹爪”行動慘痛失敗


裝備不妥埋禍端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武器裝備是特種部隊執行艱鉅任務必備的條件之一,裝備保障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作戰行動的成敗。恰當可靠的裝備器材能夠讓特中風作戰行動事半功倍,同樣,裝備運用不當也可能讓特種部隊行動受到掣肘,甚至直接導致行動失敗。

“鷹爪”行動沙漠折翅

1979年11月4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突然被幾百名伊朗學生佔領,53名使館工作人員被扣為人質。美國在積極尋求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間題的同時,專門成立了“藍光”特種部隊,做好了秘密進行軍事營救的準備,將行動命名為“鷹爪”。1980年4月24日夜間,美軍出動C-130運輸機6架、RH-53D直升機8架,運載97名突擊隊員進入伊朗,但是始料未及的是3架直升機連續出現故障,不得不中止任務,後撤途中又發生直升機與運輸機相撞事故,造成8死4傷,計劃周詳的營救行動以鬧劇收場,幾乎令剛組建不久的“三角洲”部隊顏面掃地。

“鷹爪”行動開局不利馬失前蹄,受伊朗地區4月份肆虐的沙塵暴天氣影響是一方面,但從根本上講,裝備選用不當是主要原因。“海馬”RH-53D直升機本身是由海軍航空兵的掃雷機改造而成,設計航程僅400千米,從技術角度上說並不適合沙漠地區的遠距離作戰,但由於海軍極力想涉足這次行動,特種部隊不得已勉強接受。參戰的8架直升機之前曾在天氣炎熱的阿拉伯海執勤3個多月,鹽質的海風對直升機的部件產生腐蝕又未及時保養,從“尼米茲”號航母上起飛不到1小時,就有1架迫降1架返航,飛抵伊朗境內後又有1架直升機主旋翼出現裂縫不能繼續飛行,僅餘5架直升機承載能力有限,指揮官只好申請結束任務,籌備營救行動的種種努力因為裝備選擇失誤付諸東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