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學家:較弱版本或已傳播數年

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顯示,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這種病毒的較弱版本已經在人群中傳播了數年,甚至幾十年。

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


根據科學雜誌《自然醫學》發表的證據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


“潛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學家:較弱版本或已傳播數年

《自然醫學》文章截圖

杜蘭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加里是該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認為非常有必要利用整個團隊的力量來探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所長弗朗西斯·柯林斯也支持這篇文章的論點,他在個人博客上稱,這項研究證明新冠病毒來源於大自然,信服力很高。


病毒較弱版本已在人群中傳播數年


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並不具有“之前使用的病毒主幹結構”,因此並非人類創造,可能是一種在蝙蝠體內發現的病毒和另一種穿山甲攜帶的病毒結合發展而成。

“潛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學家:較弱版本或已傳播數年

《自然醫學》文章: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

新冠病毒與在蝙蝠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有96%的類似性,正是4%的變異解釋了為何它有如此高的傳染性。

“潛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學家:較弱版本或已傳播數年

《自然醫學》文章截圖

加里對美國廣播公司新聞說:“我們從對其他冠狀病毒的研究中得知,病毒能夠獲得這種變異,然後它們會變得更具致病性。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這種病毒如此容易傳播並導致了目前的大流行。”


加里稱,表面蛋白的突變可能是觸發這次大流行的原因,但是在積累到目前情況之前,這種病毒的較弱版本已經在人群中傳播了數年,甚至幾十年。


早期案例並非都與武漢海鮮市場有關


儘管許多人認為該病毒起源於中國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但加里說這同樣也是一個錯誤觀點。我們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分析都指向了比那裡更早的起源。


“潛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學家:較弱版本或已傳播數年

當地時間2020年3月27日,悉尼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醫學科學學院愛德華·霍爾姆斯(Edward Holmes)教授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永振教授聯合在《細胞》(CELL)雜誌上發表一篇評論“A Genomic Perspective on the Origin and Emergence of SARS-CoV-2”。


“潛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學家:較弱版本或已傳播數年

該評論通過系統梳理目前所知的各項研究中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基因組數據後,就現有成果總結認為:“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上採集的‘環境樣本’的基因組序列現已被獲取,據進化分析顯示,它們與從武漢最早的病人身上採集的病毒非常接近”。


但霍爾姆斯教授和張永振教授同時指出,由於並非所有的早期案例都與該市場有關,因此病毒源頭可能比最初猜測的更復雜。該評論認為,尚不清楚樣本是否來自經過市場的感染者還是源自該地點的動物。但對該市場目前已經缺少明顯直接的動物採樣,這意味著做出判斷將很困難。


張永振教授團隊是世界上較早發佈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研究團隊。在全球6000多種病毒中,張永振團隊就發現了2000多種。他所在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團隊在2020年1月5日凌晨就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一名病人身上送檢的標本中檢測出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並通過高通量測序獲得了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於1月11日發佈,團隊在《病毒學組織》網站發佈了所獲得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


而另一位參與該文的學者、來自悉尼大學的霍爾姆斯教授則是一名進化病毒學方面的專家,他致力於持續與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密切合作,追溯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從而幫助其他科學家尋找有效疫苗。


本文綜編自新浪財經、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廣州日報等媒體綜編

本文章內容僅供科普分享之目的,若有任何疏漏,請留言聯繫以便我們及時核實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