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学家:较弱版本或已传播数年

美国科学家日前进行的一项关于新冠肺炎的研究显示,这种导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并非来自实验室,而是自然产生的。这种病毒的较弱版本已经在人群中传播了数年,甚至几十年。

新冠病毒不是在实验室中构建的


根据科学杂志《自然医学》发表的证据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实验室中构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为操控的病毒。


“潜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学家:较弱版本或已传播数年

《自然医学》文章截图

杜兰大学医学院教授罗伯特·加里是该论文的作者之一,他认为非常有必要利用整个团队的力量来探究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所长弗朗西斯·柯林斯也支持这篇文章的论点,他在个人博客上称,这项研究证明新冠病毒来源于大自然,信服力很高。


病毒较弱版本已在人群中传播数年


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并不具有“之前使用的病毒主干结构”,因此并非人类创造,可能是一种在蝙蝠体内发现的病毒和另一种穿山甲携带的病毒结合发展而成。

“潜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学家:较弱版本或已传播数年

《自然医学》文章:新冠病毒不是在实验室中构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为操控的病毒。

新冠病毒与在蝙蝠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有96%的类似性,正是4%的变异解释了为何它有如此高的传染性。

“潜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学家:较弱版本或已传播数年

《自然医学》文章截图

加里对美国广播公司新闻说:“我们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研究中得知,病毒能够获得这种变异,然后它们会变得更具致病性。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病毒如此容易传播并导致了目前的大流行。”


加里称,表面蛋白的突变可能是触发这次大流行的原因,但是在积累到目前情况之前,这种病毒的较弱版本已经在人群中传播了数年,甚至几十年。


早期案例并非都与武汉海鲜市场有关


尽管许多人认为该病毒起源于中国武汉的一个海鲜市场,但加里说这同样也是一个错误观点。我们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分析都指向了比那里更早的起源。


“潜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学家:较弱版本或已传播数年

当地时间2020年3月27日,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医学科学学院爱德华·霍尔姆斯(Edward Holmes)教授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永振教授联合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评论“A Genomic Perspective on the Origin and Emergence of SARS-CoV-2”。


“潜伏者”新冠病毒,美科学家:较弱版本或已传播数年

该评论通过系统梳理目前所知的各项研究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基因组数据后,就现有成果总结认为:“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上采集的‘环境样本’的基因组序列现已被获取,据进化分析显示,它们与从武汉最早的病人身上采集的病毒非常接近”。


但霍尔姆斯教授和张永振教授同时指出,由于并非所有的早期案例都与该市场有关,因此病毒源头可能比最初猜测的更复杂。该评论认为,尚不清楚样本是否来自经过市场的感染者还是源自该地点的动物。但对该市场目前已经缺少明显直接的动物采样,这意味着做出判断将很困难。


张永振教授团队是世界上较早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研究团队。在全球6000多种病毒中,张永振团队就发现了2000多种。他所在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团队在2020年1月5日凌晨就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一名病人身上送检的标本中检测出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并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于1月11日发布,团队在《病毒学组织》网站发布了所获得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而另一位参与该文的学者、来自悉尼大学的霍尔姆斯教授则是一名进化病毒学方面的专家,他致力于持续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密切合作,追溯新冠肺炎病毒的起源,从而帮助其他科学家寻找有效疫苗。


本文综编自新浪财经、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广州日报等媒体综编

本文章内容仅供科普分享之目的,若有任何疏漏,请留言联系以便我们及时核实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