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順縣歷史沿革


平順縣歷史沿革

平順縣是長治市轄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境東部,東隔太行山與河北省涉縣、河南省林州市毗鄰。總面積1510平方千米。總人口15萬人(2012年末)。全縣轄5個鎮、7個鄉:青羊鎮、龍溪鎮、石城鎮、苗莊鎮、杏城鎮、西溝鄉、東寺頭鄉、虹梯關鄉、陽高鄉、北耽車鄉、中五井鄉、北社鄉。縣政府駐青羊鎮。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部多懸崖峭壁,北部山勢低緩。以縣南鳳子嶺最高,海拔1876米。主要河流有濁漳河、虹霓河、井底河、十字河,均屬海河水系。屬暖溫帶半溼潤氣候。礦藏有鐵、硅、錳、銅、銀、石膏、大理石等。名勝古蹟有天台庵、大雲院、龍門寺、虹梯關銘碑、九天聖母廟、明慧大師塔、金燈寺石窟等。

明嘉靖八年(1529)析潞城、黎城、壺關3縣地置平順縣,屬潞安府。據嘉慶《一統志》,明鎮壓潞城、壺關間青羊山農民暴動後就地置縣,取太平順化。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廢。1912年復置平順縣,1915年廢,1917年再置,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1996年,平順縣人口約17萬人。轄4個鎮、16個鄉:城關鎮、苗莊鎮、龍鎮鎮、石城鎮、西溝鄉、實會鄉、陽高鄉、北耽車鄉、王家莊鄉、虹梯關鄉、芣蘭巖鄉、石窯灘鄉、羊老巖鄉、中王井鄉、杏城鄉、玉峽關鄉、北社鄉、東青北鄉、羊井底鄉、東寺頭鄉。縣政府駐城關鎮。(263個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順縣常住總人口160868人,其中,城關鎮27751人,龍鎮鎮17594人,石城鎮9180人,苗莊鎮9320人,西溝鄉8359人,杏城鄉9908人,玉峽關鄉4797人,石窖灘鄉2630人,虹梯關鄉4127人,不蘭巖鄉4980人,羊老巖鄉3265人,東寺頭鄉6285人,王家莊鄉3564人,陽高鄉10006人,北耽車鄉4808人,實會鄉5828人,中五井鄉7912人,北社鄉8151人,東青北鄉8145人,羊井底鄉4258人。

2001年區劃調整後,全縣轄5個鎮、7個鄉:青羊鎮、龍溪鎮、石城鎮、苗莊鎮、杏城鎮、西溝鄉、東寺頭鄉、虹梯關鄉、陽高鄉、北耽車鄉、中五井鄉、北社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平順縣常住總人口150955人,其中,青羊鎮34098人,龍溪鎮17622人,石城鎮12663人,苗莊鎮8719人,杏城鎮11866人,西溝鄉6862人,東寺頭鄉9004人,虹梯關鄉7780人,陽高鄉8787人,北耽車鄉9576人,中五井鄉7440人,北社鄉16538人。

2015年末,平順縣轄5個鎮、7個鄉(合計12個),1個居委會、262個村委會(合計263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