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为什么不匡扶汉室?

金州往事


东汉末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先是董卓挟持天子汉献帝刘协,后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其实是名存实亡的的一个状态,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许多诸侯并不想匡扶一个已经气数已尽的王朝。

至于周瑜为何不匡扶汉室,小编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1.首先周瑜和他的家族本来是在袁术的手下效命的,后来袁术得到了传国玉玺竟然直接称帝,要知道当时的大汉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也是天子,袁术此举无疑是惹了众怒,于是天下诸侯纷纷讨伐袁术,周瑜自然也得和袁术划清界限。周瑜也看到了朝廷毫无威严,天子毫无号召力,自然也就不想着匡扶汉室。

2.与江东小霸王孙策惺惺相惜。要知道英雄遇到英雄总是珍惜的,周瑜遇到了孙策,两个人也是彼此惺惺相惜。孙策,人中豪杰,周瑜自然也是看到了孙策身上的优点以及孙家在江东的基础,所以选择去帮助孙策成就霸业。

3.汉献帝刘协当时远在许昌,周瑜如何去扶持?难道要去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自投罗网吗。

总结:综合以上三点,周瑜对当时的大汉天子并不抱有希望,而且天子远在许昌,在曹操的掌握之中,还不如找一个有志向的英雄一起在这乱世中成就事业,这也是选择了孙策的原因。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最后还不是在成都称帝了,乱世之中唯有自己活下来才是王道。


小空话历史


纵观三国,真正出于公心,匡扶汉室的诸侯几乎没有,文臣武将各为其主。刘备虽然为汉室宗亲,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实际上内心并非如此,这一点从他在汉献帝在位时,先匆忙称王(汉中王),后又称帝即可证明。至于周瑜不匡扶汉室,原因有三:

一是汉室从桓灵以来,宦官专权,豪杰并起,朝廷威望一落千丈,颜面尽失,宁事主,不事帝成为当时智能之士非常盛行的做法 ,周瑜当然也不例外。

二是当时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匡扶汉室实际上成为空想,与其说匡扶汉室,还不如说匡扶曹操。周瑜属于豪俊之士,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

三是周瑜与孙策是故交,孙策、孙权对他言听计从,而周瑜对孙氏弟兄也可谓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自己的一身才华显然不可能浪费在名存实亡的朝廷上。


Ljp刘建平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离题吧。周瑜是江东士族出身,在他的世界里,汉王朝并不是他效忠的对象。西汉末年,汉王朝早已名存实亡,无法再为士族阶级的利益代言,那么士族阶级尤其是江东士族就必然要找一个新的代言人,这个人就是孙权和他的父兄,而孙权也非常乐意这样做以巩固他在江东的统治地位,所以说两者一拍即合,周瑜的效忠对象就变成了孙权。

那么,孙权的理想是什么呢?也不是兴复汉室,而是“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说白了就算孙权想自己当皇帝,当然不会去提什么兴复汉室之类的口号。

三国中,真正想想兴复汉室的是诸葛亮、荀彧这些人,他们的理想才是重新恢复汉王朝的政治秩序,也就是匡扶汉室。甚至连刘备也不是,刘备只是想做一番事业而已,没有那么大的理想抱负。

但是,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挡的,这一点鲁肃在三国鼎立局面之前就曾断言过,“汉室不可兴复”,可谓是三国第一“明白人”。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似火流年一路飞扬


周瑜的脾气,曹操忍不住他!





鬼谷团队之内向者心声


因为周瑜的时代玩不了《全战三国》。

开句玩笑。周瑜并非不想匡扶汉室,当年,他叔叔也是一方太守,兵权在握。但是周瑜受到了欺骗,这与她少年时代总角之好的孙策,为袁术开疆扩土,周瑜把所有心血都放在孙策身上,给他兵,还给她帮忙,结果孙策却是个背主之贼;心灰意冷、分文不名的周瑜投奔袁术,结果袁术却是最大的反贼,自己想废汉自立。自此,周瑜也看到汉室不可复兴,开始谋取霸权之路。



孙策的意外身故,为周瑜创造了一个绝佳的好时机。此时的周瑜实际上处处被孙策算计,给他一个中护军,缺不在吴城上班,先在庐江,却因为邀买人心被调离,赤壁前夕在一个叫春谷的地方呆着,这个春谷长一共在三国志就出现过两次。大战役完全挨不上边。



国仇家恨的周瑜于是带兵进京,夺走了张昭的兵权,开始了周瑜之野望。


子梦奇谈


不匡扶汉室的多了去了,只有刘备集团是其他的都不是。刘备还算明主,匡他都是懂感恩懂大爱的人;刘禅是庸才,匡他是愚忠,是助纣为虐。刘备在而不匡,是自私的或者是不懂敢大恩大爱的人;刘禅时,不匡是敢为天下先、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化州大叔


周瑜出道是在公元196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曹操将汉献帝接入许昌,改元建安,天下大乱。

要知道那会周瑜才21岁,正是年轻希望建功立业的时间,以当时的天下来看,汉朝基本上已经没有希望了,以周瑜的眼光自然不会看出这一点,而且就算周瑜去匡扶汉室,怎么匡扶?去许昌汉献帝身边?那样只有两个结果,要不跟曹操混,要不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当时的情况下汉献帝翻盘的可能性基本为0.

退一步讲,周瑜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再迎复汉室,事实上以当时周瑜和孙策的做法来看,这么说也没什么错,可能两个人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两人去了江东,建立基业,也有隔岸观火,观察中原形式的想法。但是后来现实的发展导致这种事情变得不再可能,随着孙策的去世,曹操的一统北方,年轻时的热血也渐渐会变得现实,就有了后来引荐鲁肃,鲁肃向孙权提出的榻上策。

其实以当时的形式来说,除了一些老臣为了心中的信念继续支持汉室外,各路诸侯无不是心怀鬼胎。就连曹操一开始难道不是想匡扶汉室吗?但是现实呢,形式大于天啊。一个人一旦手握重权之后,就算自己想放弃,形式也会逼着这个人不断往前走。因为他背负的将不再是他一个人了,还有背后的宗族,手下的势力。


枫叶0829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谁说周瑜不匡扶汉室呢?匡扶汉室是那个时代很多士大夫的追求。在周瑜看来,曹名为汉相 ,实汉贼也。 赤壁之战不就是抗曹吗?这在当时,周瑜看来不就是匡扶汉室?孙权称帝远在曹坯 刘备之后,而那会离汉已经很远了。周瑜也死去很久了。


一夫壹历史


因为刘备打了匡扶汉室的旗号,所以他就不匡扶汉室了,选择别的旗号比较好一些。


南山湘鄂


周瑜怎么去匡扶汉室?又为什么要匡扶汉室?

周氏家族本来是跟袁术混的,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勤王讨董卓,大立场还是支持的。之后袁术称帝,孙策周瑜都跟他划清界限。

周瑜能做的也就这些了。他总不能跑去投奔被西凉军阀控制的汉献帝吧?他单枪匹马就是去也没用啊!

同样道理,之后献帝被曹操控制,去许昌是投曹而不是扶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