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好的養胃方法是這兩點

沒想到,整個世界都陷入疫情的困擾中了,春暖花已開,身為大眾的我們,只能安心的防護好自己,繼續靜待……

但是在此期間,我們更應該愛護好身體,增強自身免疫!

那麼就從養好腸胃開始吧!


其實,最好的養胃方法是這兩點

關於養胃,下面有三個問題:

一、喝粥到底養不養胃?

答案是:長期喝粥不養胃

短期喝粥養胃要分人

喝不對

對胃的傷害

可能會更大

!!!

“胃不好,喝點粥”這似乎是很多人從小就知道的“道理”,而且除了白粥,我們可能還有一長串的「養胃食物」,比如:南瓜、小米粥、山藥、軟麵條……


其實,白粥、小米粥、麵條

這些都養不了胃!


仔細分析:

粥和麵條,主要是糊化的澱粉,蛋白質含量低,脂肪更低,所以它們經過胃的消化時間就比較短,越軟爛的粥、麵條,則越好消化。


說到這,可能有些人就疑惑了:那不是正好減輕了胃的消化負擔嗎?

實際上,這正是長期喝粥不養胃,短期喝粥養胃要分人的分隔點!


長期喝粥不養胃:

我們人體各組織各器官都處於一個動態平衡,胃當然不例外,真正養胃的是讓胃處於正常工作強度中,而如果長期讓胃進食易消化食物(白粥,饅頭、軟爛麵條等),那麼胃排空速度也會加快,胃也就容易習慣這種工作狀態,久而久之鬆散、懈怠,消化功能自然也會慢慢減退,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胃部疾病。


其次,長期喝粥、一日三餐都喝粥,咀嚼的動作頻率都會相應減少,因此唾液分泌也會減少,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唾液中很多酶都有促進消化吸收的功能。

因此,長期喝粥不養胃!


短期喝粥養胃要分人

這些人喝粥對胃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比如,小孩、老人、(術後)胃腸功能差、胃動力不足、胃酸分泌較少的人等。


粥是一種半流質食物,一般不用大量咀嚼,胃“出力”也不用太大,就能快速進入小腸,吸收入血,為我們提供能量。


所以,對這類人群而言,喝粥容易消化、吸收,從而減輕胃腸道的負擔,屬於養胃的一種方法。


還有就是,在發燒出不動飯,或者連續大魚大肉的情況下,來點清淡的粥也是身體調節的不錯選擇。


這兩類人群不建議喝粥養胃

1.腸胃不太好的人群

對於有反酸、燒心等症狀,或者有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胃下垂的人來說,不建議經常喝粥。

這種情況下長期喝粥,容易加重症狀,也會使胃部容量重量增加,引起胃下垂,也容易出現胃食管反流。


2.有代謝方面問題的人

有代謝疾病的人喝粥量太多會增加胃負擔,比如對

糖尿病患者來說,粥軟爛,因此升血糖也很快。

但可以適量的在粥里加入雜糧雜豆,利於減緩血糖波動。


最後再嘮叨下,饅頭、麵包、各種餅乾等,也很容易消化吸收,但營養單一,並不適合長期單一食用,吃多了也會反酸!而且還容易長胖!


二、8個可能傷胃的習慣,最好摒棄!


1.不吃早餐、過飢過飽!

不吃早餐可能跟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關,而且不吃早餐,工作學習需要的能量不足,大腦容易疲勞,也可能中午會吃的過飽,給胃增加負擔。

長期處於“飢餓狀態”,也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可能會逐漸出現胃炎、胃潰瘍等胃病


2.狼吞虎嚥

胃中食物進入小腸需要幽門括約肌“咀嚼”,狼吞虎嚥,必然會加大胃部工作負擔,時間長了,胃就容易病倒。

建議食物入口後,多嚼兩下,也能增加唾液澱粉酶,更利於消化。


3.經常吃夜宵

晚飯吃太晚,與睡眠時間間隔短,容易增加胃的負擔,吃太飽後睡覺還容易誘發胃食管反流


4.高鹽(鈉)飲食

長期高鹽(鈉)(鈉含量乘以2.5就是鹽含量)飲食會破壞胃黏膜,甚至會增加患胃癌風險。

一天鹽量最好控制在6克以內,另外,外購食品儘量選擇低鈉。


5.新鮮蔬果攝入不足

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成人每天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佔一半以上;水果每天攝入200-350克。

有研究發現適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比如:西藍花、菜花、(小)白菜、捲心菜、芥藍等)可以降低胃癌風險;而適當增加水果可降低消化道癌症風險。


6.攝入過多煙燻、油炸、醃製食品

煙燻食品中往往含多環芳烴、甲醛等有害物質,有研究表明,過多攝入煙燻食品會增加胃癌風險。

醃製食物中通常含有更多的亞硝酸鹽,它在體內會轉化為亞硝胺,這是胃癌的重要誘因之一。

而油炸食品往往難消化,會增加胃負擔,也容易產生油煙進入食物中,增加更多有毒有害物質,損傷健康。


7.飲食不當

一定要注意容易變質的食物,如有青色、淡青色斑的土豆,發黴的糧食、水果等,切除發黴部分不可行,要將整個都丟掉!因為肉眼分辨不出細菌是否已經完全浸入。


8.抽菸酗酒

菸酒都會一定程度損傷胃黏膜,對健康也沒有好處,戒了吧!

如不得已要喝酒,那最好選擇低度酒,用葡萄酒、啤酒等代替白酒,能少則少!


三、胃不舒服,怎麼辦?

如果長時間胃部不舒服,肯定要先去醫院就診,等醫生確定具體問題,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配合上治療,再來找營養師給出飲食建議!

《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2015)》:雖然普遍認為不同食物、進食方式可能與功能性消化不良(FD)有關,但是相關高質量的研究較少。


《消化性潰瘍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如有飲食不當致症狀加重者應避免刺激性飲食。


《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雖然尚無明確的證據顯示某些飲食攝入與慢性胃炎症狀的發生存在因果關係,且亦缺乏飲食干預療效的大型臨床研究,但飲食習慣的改變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是慢性胃炎治療的一部分。

專家共識中雖然並未明確胃部疾病與飲食和生活方式的相關性,但還是建議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畢竟給健康加分!


但是多數人胃不舒服,可能是胃反酸、脹氣、燒心、打飽嗝等。

這時候平時的飲食習慣就很重要了,畢竟預防為主!


1.科學搭配,合理營養

粗細搭配、保證優質蛋白、多吃水果蔬菜、適量飲水,儘量少吃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吃就行了。

其實,最好的養胃方法是這兩點


這裡要說一點:

對於山藥,南瓜,紅茶等對胃有好處的食物適量食用就好。

畢竟食用山藥所獲得的多糖達不到臨床上保護胃黏膜的有效量,而茶喝得多了攝入的咖啡因也會增多,也可能引起反酸!


不要迷信任何一種單一食物可以養胃,想靠它們讓胃重新獲得健康,可太難為它們了。而且吃得太多有時候也起反作用。


2.健康的生活方式

養胃除了要合理飲食,還要注意配合上適量的運動、戒菸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配合(藥物)治療

等綜合調理。

適當鍛鍊,增強胃部肌肉彈性;避免菸酒等不良刺激;規律作息,心情愉悅;出現胃部不適要及時就醫。

這些才是最好的養胃方法。

其實,最好的養胃方法是這兩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