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满洲八旗与雍正,这时旗主们怎样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清代的满洲八旗与雍正,这时旗主们怎样了?

八旗兵软甲


八旗由来

八旗最初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满洲女真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期设置了黄、白、红、蓝四色旗,编成四旗。后随着战争的需要和人口的增多,于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八旗之制最终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皇帝直接统领,其它六旗分别由皇帝的兄弟子侄统领。公元1651年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直接统领,从而形成了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与下五旗: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清代的满洲八旗与雍正,这时旗主们怎样了?

清代八旗旗帜


八旗的分类

1631年皇太极创建汉军旗,1642年扩编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其中最重要的满洲八旗,由瓜尔佳氏、钮钴禄氏、舒穆禄氏、纳喇氏、栋鄂氏、马佳氏、伊尔根氏、辉发氏这个八大家组成。

蒙古八旗,主要由归附蒙古各部的首领构成。主要有:恩格德尔、明安、鄂齐尔桑、噶尔马叶登、武讷格、布颜代、琐诺木、奇他特卫征等家族构成。

汉军八旗,则主要以归附的明朝官军为主,它在清王朝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领则大多为明朝辽东汉人,在同清朝创建的长期征战中发迹,康熙朝以后又迅速演变为官宦世家。其中人物众多主要有:李永芳、李思忠、石廷柱、祖大寿、马光远、范文程、金玉和、高其倬等人。

以上的三种八旗,在清军入关后,分驻到全国各大要道和城市中。到雍正朝为止人数总额约为10万人左右。


清代的满洲八旗与雍正,这时旗主们怎样了?

八旗作战图


雍正时期的旗主

雍正时期对原来八旗制度进行了改革,真正的把权力掌握在了皇帝手中。

一是将皇子全部封入下五旗。用皇子来分割原来旗主的势力。被封的皇子与原来下五旗的旗主一样领有该色旗中的满、蒙、汉三种旗下的佐领。具体数目根据所封爵等而定。

二是削弱旗主的旗权。规定了都统、副都统越旗出任,削弱了旗主对本旗人任官的控制权。

三是对旗主的削弱了旗主的统辖旗兵权。规定下五旗的护军和上三旗的护军一样,护卫皇帝的紫禁城。使得下五旗的护军不再归原来旗主指挥。

综上所诉,雍正时代的旗主们并没有什么实权了,他们只能做个王公贵勋享福,并不能太干预朝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