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民族的划分

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民族的划分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所谓微妙,就是衡量不同群体是否是一个民族,需要考虑太多的问题,很多细节上的差异,就会导致一个民族被分拆,也会让两个截然不同的族群被视为一个民族。而这些细节包括风俗习惯,包括信仰,此外还包括自我认同。

典型的例子有犹太人。犹太人里面,有欧洲人长相的,也有黑种人长相的,此外还有黄种犹太人。按照中国人的观念,又是黑人又是白人,这样的大杂烩群体断然不能被视为一个民族,但是事实上,按照犹太人的标准,肤色不影响一个人是不是犹太人。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在我国南宋时期,南宋人和金朝人都以“汉人”自居,但互不承认对方是“汉人”,南宋背地里把金朝叫做“鞑虏”,而金朝文人明目张胆将南宋叫做“妖朝”、“蛮夷”,甚至还夸耀金帝是尧舜传人。

因此个人认为:民族划分标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

民国时代的民族划分和当代也极为迥异。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北洋时期

整个中华民国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和国民党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奉行“五族共和”理念,认为整个中国其实是由五个民族组成的:即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并且,当时的国旗五色旗,就是代表五个民族。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五族共和”所说的五族成分,和现代的五族差别很大:比如说汉族里面包括壮族等族群;而满族则包括赫哲族、鄂伦春族;回族则泛指一切信仰回教的民族。

之所以北洋军阀政府将国民划分为五族,其主要原因两点:第一点是根据民国的地域,以及地域族群、历史发展的不同,大致做出如下规划;第二点则是北洋时代国内军阀连年征战,民国政府那没那个条件,去进行繁琐的民族识别工作。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国民党时期

民国十六年(西历1927年)国民党政府主政中国。和北洋军阀政府相比,国民党政府有其独特的特点。

那就是国民党政权具备成体系的执政纲领和思想。这和没有意识形态建树的北洋军阀政府截然不同。国民党认为,美国社会,是由英国后裔、德国后裔甚至荷兰后裔等不同国家的族群组成的,但是美国人的观念里,只觉得自己是美国人,因此,国民党认为,中国也应该学习美国,建立国族观念。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候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比如老蒋在其著作《中国之命运》里就提出,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其实和汉人有一个祖先,因此这些族群都是汉人的一个分支。伟大领袖在其著作里,曾指责老蒋“不承认少数民族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按照国民党(至少在在大陆时期)的观念,中国是不需要划分民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