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談神化五氣之志、思、神、心、德


鬼谷子談神化五氣之志、思、神、心、德


鬼谷子曰:內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於物化。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於心術,心無其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之謂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長也。


鬼谷子談神化五氣之志、思、神、心、德


️鬼谷子說:聖人通過修煉,可以使人與天覆能相應,複合而為一,這樣的人則是聖人。真人是生而知之,原本就與天相通,而且後來也沒分開過。聖人則是分開過,後來又通過修煉重新天人合一。真人是生而知之,聖人並非生而知之,而是通過感官之竅,觀察理解萬物,最終做到周知萬物,自下而上地感而遂通,人與萬物通於一,進而獲得以類知之。所以,聖人對道的感知,是通過把握萬物的變化和生生不息的運行。感而通物,智識都源出於對萬物的認知和理解。

認識萬物的關鍵,在於人身的九竅。人以九竅與物相接,再反饋到心中,如果心中無術,就無法理解事物。


鬼谷子談神化五氣之志、思、神、心、德


人和人,同樣都是九竅,同樣都是以九竅感知外物,為什麼有的人聰明,無論感知到什麼都能很快理解,並做出合理的應對呢?因為心中有其術。為什麼有的人很笨,雖然感知到外物,心裡卻不能理解呢?因為心無其術。心有其術,在於心舍神;心無其術,在於心不捨神。

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謂之化。通是指通於一,通於一,則五氣得養。通道之後,再內守精神,可得化氣。道生之,神化之。人得之,復運之化之。化氣,是神化之氣。化氣,再進一步分化為五氣。

化有五氣,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長也。用通俗的話來說,五氣是人的志、思、神、心、德。神是五氣的主宰。五氣的機能我們之前說過,志是存儲信息,思是計算信息,神是負責感應連接反應化合等各方面的統攝工作,心是負責提供處理信息並進行反應化合的場所。德是虛靜守一,讓氣旺盛到最大值,負責無限輸入攝入信息和無限輸出處理後的信息,並對現實世界實施塑造和轉化。好比說,電腦重裝系統,恢復出廠設置,裡面什麼都清空了,性能就會提高,類似於德為之大的效果。我們通常理解的信息,是數字信號;大自然的信息,是自然所造化出來的萬物,是三維的帶有物理維度的信息。

現在的腦科學,用形式邏輯的數字信號來研究人腦的工作原理,研究方向就錯了。人是有生命的東西,需要通過《黃帝內經》和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這樣的理論來研究人是怎麼計算怎麼處理信息的。

(譯註:張果佬宮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