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图/网络

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弗洛伊德

《起跑线》由著名导演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主演,于2017年5月在印度上映以来先后斩获多项大奖,并在社会上引发对教育等社会问题的广泛思考,2018年4月引入中国,也引起了极大反响。

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印度中产阶层的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精英教育,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惜举家从旧市街搬到富人区生活,想方设法融入上流阶层,却遭到排挤,之后为窃取穷人专属的“受教育权”,又全家搬到穷人区,把自己伪装成穷人的故事。

整部电影将富人和穷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以幽默的喜剧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以唤醒人性中的善念。

01.阶层跃迁的背后是人性中缥缈的虚荣

影片中,为了进入上流社会实现阶层跃迁,米塔一家从旧市街搬到高档社区瓦桑维哈,家里全部换成新家具,穿上了名牌服饰,要求丈夫拉吉改掉旧市街的习气,甚至不能称她为“米塔”,要叫“honey”,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上流社会的身份,才能更好的融入精英阶层。

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在家庭派对上,米塔不让丈夫拉吉用本地酒兑威士忌喝,因为这是在旧市街的做法,会让人笑话。后来,女儿皮娅听到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后,和父亲在派对上跳舞,客人们的窃窃私语让米塔觉得很丢人,然后把电闸关掉。然后丢下了这样一句话:“你的人离开了旧市街,可是旧市街的习气还留在你身上。”

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米塔一家在准备搬去穷人区,却跟邻居说是去欧洲度假,还特意去找摄影师帮忙在室内拍旅行照,在搬到穷人区生活后,米塔每天在社交软件上更新他们旅行动态,由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给别人营造一种虚假繁荣的假象。

虚荣,在米塔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一种被扭曲的自尊心,是对外在的物质过分追求的,是不正常的情感。

拉吉用了一晚上时间,查遍字典就是帮女儿写一份英文简历,用“本性就是质疑,丰富的肢体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本质,她质疑所有的答案,所有的事物以及所有能质疑的一切。”来把一个普通孩子包装成为一个好学聪颖的,具有极高天赋的孩子。后来又找到作家帮他们写推荐信,作家用熟练的技巧,又把皮娅包装成为幽默、乖巧、诚实、谦虚,父母心中的完美孩子。

米塔一家在欲望的驱使下,对进入上流社会的渴望,使他们失去了本性,任由心中的虚荣心膨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应该如电影中的台词一样:“富人从来不炫富。”

02.上流社会的精致外表是人性中的虚伪面具

影片中,校长为了体现“RTE”录取的公正性,将“RTE”的审核工作交给库马尔老师负责,她认为,既然是库马尔老师发现并举报了有人利用贿赂的手段,侵占穷人的受教育权的事情,就应该让他核实清楚。

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校长所谓的公正,只不过是一种虚伪的表现罢了。库马尔是一个教印地语的老师,而印地语在影片中代表的是中下阶层,只有说英语的才是上流社会,才是精英,所以库马尔的核查不过是徒劳。

另外一个细节是,拉吉拿着钱去找校长,试图通过“捐赠”的方式获得入学权时,他看到一个被校长轰出来的“捐赠者”。这一细节是为了给上流社会带上了精致的面具,而藏在面具后面却是冷冰冰的虚伪。

甚至在抽签时,为了体现公正,由校长亲自抽取。事实上,抽签只不过是以校长为代表的上流社会,为了掩盖真相的手法而已,由谁来抽取,怎么抽,抽不抽都不会结果有一丝丝的影响。

对于穷人来说,有谁会知道,公平公正的25%“RTE”受教育权,被富人侵占得所剩无几,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向掌握资源的既得利益者输送利益。

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这种看似公正的抽签背后是他们肮脏的利益链条,而校长也在其中。教育中介会将一张写着申请人孩子名字的便条和一瓶冰镇的矿泉水,一起送到学校里的自己人手上,通过他们把便条放进抽签桶,在抽签时碰到的冰冷便条,就能确定是申请人孩子的名字。

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教育权的,只有像拉吉他们这样想进去上流社会的有钱人,穷人连学费都难以承受,又怎么有能力支付这昂贵的中介费呢。

虚伪,在上流社会看待贫穷的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贫穷本身就存在于国家的每个角落,每个地方都有乞丐在乞讨。”的事实面前,他们依然把这个问题当作粉饰虚伪的工具,他们对贫穷的解释是“分享就是关爱”。

正如希亚姆说的一样:“那个人是为政府工作的,他会让你的生活如地狱一般”

03.穷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人性中难能可贵的善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部电影里,人性中最珍贵的善良,犹如星星之火,稍不加保护就会熄灭,而令人庆幸的是,穷人希亚姆不仅把自己心中的善良保存得很好,还重新点燃了拉吉心中善良的火焰。

影片中希亚姆和拉吉一样,都为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申请了“RTE”,唯一区别是,这个这个权利本该就属于他,而拉吉却是通过欺骗的手段窃取的。自始至终,在希亚姆身上都能看到,那历经贫穷困难依旧温润的善良。

拉吉一家搬到贫民区后,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希亚姆帮忙解决的,开始的时候,拉吉家里缺水,在周围的邻居都袖手旁观的时候,只有希亚姆主动出手帮助;在拉吉被马库尔老师审查贫困资质,周围的人都怀疑拉吉是假穷人的时候,希亚姆却相信他是刚刚破产的新贫一族;在拉吉没有工作的时候,希亚姆主动教他“在贫困中求生存”的艺术,带他去工厂上班;在拉吉被老板扣工资的时候,希亚姆把当天一半的工钱分给了他,除了保护了拉吉作为一个父亲的尊严,更因为希亚姆知道饿着肚子的滋味。

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上流社会“less is more(少即是多)”“sharing is caring(分享就是关爱)”的贫穷哲学,在希亚姆身上体现得真真切切。

然而,谁又能明白一个为了给自己邻居筹齐孩子上学的钱,而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的男人,内心里到底是怎样的力量在支撑他呢!当希亚姆拖着受伤的身体走进了治疗室后,在走廊等候的拉吉拿着的钱,如他内心一样沉重。如果希亚姆和拉吉一样幸运,他的孩子也被录取的话,也许拉吉心中的善念就不会被唤醒。但事情并非如此。

从电影《起跑线》透视人类的三重精神属性

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没有被录取时,希亚姆哭得像一个孩子一样,此时此刻他心中的希望破灭了,却依然给予孩子生活的希望,他告诉儿子:

你是最幸运的,学校不录取你,不意味着你不幸运,这明明是学校的不幸。

没错,拥有这样一个父亲,他儿子无疑是最幸运的。

后来,拉吉被希亚姆的那句“说得就像是你抢了他的名额”深深的刺痛了内心,这是人性的叩问,他选择赎罪,去学校捐赠财物,资助学生。在希亚姆打算去学校揭发拉吉时,在学校遇到拉吉的女儿,他不忍心伤害这个和自己孩子同样需要上学的孩子,最终放弃了举报,而正是这个举动彻底唤醒了拉吉的善良。在影片最后,拉吉帮女儿办了转学手续,把女儿送到公立学校读书。

“贫穷就是这样,没有资格大喜大悲”,但希亚姆却如泰戈尔所说一样:“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结语

《起跑线》插曲中有这样的歌词:

在每一位虔诚的无神论者面前,无所畏惧的人们,坚持着他们的真理,如果一个人一无所有,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贫穷的人们,永远不乏坚实的力量,歌唱上帝之名的喜悦,那种喜悦是金钱买不到的,贫穷的人们,内心永远充实而喜悦。

希望你我,都能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心存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