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答案驚人…

有人說: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其實是自己教育無能的體現。


艾老師先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雖小,道理卻深刻: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一天,他父親給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在柵欄上共釘了37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小男孩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憤怒,每天釘在柵欄上的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


他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 就從柵欄上撥下一顆釘子。”


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撥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說:

“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了那麼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


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小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中留下傷口。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拔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


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們的肉體沒什麼兩樣。”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答案驚人…


這是一位父親教孩子不亂髮脾氣的故事。艾老師認為,用這個故事來啟迪經常向孩子發脾氣的家長,同樣非常適用。


父母經常向孩子發脾氣,如同在孩子的身體上“扎釘子”,即使拔了出來,也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答案驚人…

圖源 | pixabay


那麼,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1.缺乏自信,膽小怕事


當家長經常對著孩子發脾氣,孩子則會對父母的暴躁強勢行為作出自己的理解:

  • 我做什麼都是錯的;
  • 我總是得不到爸爸媽媽的認同;
  • 他們肯定不喜歡我……


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對自己的所言所行缺乏應有的自信,嚴重時,還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狀態。


試想,一個容易陷入自卑的孩子,以後又當如何自信從容地走好一生呢?


2.經常撒謊,不敢說真話


有這樣的孩子,他們經常對父母撒謊,不敢說真話。為什麼呢?因為父母總是在他們做錯事後大發脾氣,為了取得父母的信任,孩子們只能選擇說謊。


其實,人無完人,誰都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是孩子。倘若家長在孩子表現差、做錯事的時候,用言傳身教的引導教育來代替發脾氣,效果絕對好很多。


小時候說小慌,長大了就會說大謊,後果可想而知。切記,父母跟孩子之間,只有坦誠相待、互吐真言,這樣的教育才算是和諧的、成功的。


3.性格缺陷,脾氣暴躁


有人說,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孩子對父母經常發脾氣這個毛病的“傳承”,也是如此。


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小時候乖乖聽從父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脾氣越來越差,甚至忤逆父母。


有心理專家解釋道,這部分孩子大多在孩童時期受到了父母壞脾氣的“虐待”,孩子經常在暴躁脾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他們會逐漸形成一種認識:

  • 原來發脾氣可以震懾住對方;
  • 原來發脾氣可以發洩不滿的情緒;
  • 原來發脾氣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甚至解決問題……


這種錯誤的認識可能會伴隨孩子很久,導致孩子形成一定的性格缺陷。


這樣的孩子,註定將來走不遠。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答案驚人…

圖源 | pixabay


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在他應該被幫助的時候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


4月18日-4月19日遠播教育舉辦線上升學教育展·北京站,此次教育展將邀請眾多北京國際學校參會,旨在幫助家長一站式深入瞭解國際學校的入學要求,尋找到適合孩子的國際教育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