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羊"变法,均输与平准的界定

桑弘羊也算个天才,十三岁便入宫出任侍中,侍奉刘彻兼陪读。从小以心算闻名,可见其算术肯定不是体育老师教的。虽然没有经济学导师,桑弘羊却无师自通,可谓经济奇才加理财能手。很多汉武帝出台的政策,都与桑弘羊有关。

一、桑弘羊是告缗令的支持者,但他对工商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商人价值的认可,是超出绝大多数同时代官员的

他在《盐铁论》里为商人辩护,"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而他所创建的一套均输平准的方法与国家垄断盐铁专营的措施一直沿用到了明清。可以说,桑弘羊的出现及后续的一系列政策,也正式宣告汉朝政府所信奉的经济思想从自由主义盛行的芝加哥学派,转移到了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凯恩斯学派,即大政府、小社会的方案。桑弘羊的均输法针对的是郡国和中央的国际贸易。

当时诸侯国给中央政府的供品可谓什么都有,但问题在于,也许南越国把人参当宝,于是用十根犀牛角购得人参一枚,满心满意指望朝廷会喜欢;而乐浪郡则觉得犀牛角很珍贵,用十枚人参换了一根犀牛角。从他们各自的视角来看,都以为自己买到了稀有之物,但是从中央政府来看,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究其原因便是信息不对称。

于是,桑弘羊出了一个主意,先在每个郡国都设立均输官,让诸侯国进贡的时候只进贡土特产,然后由中央政府统一筹划,将南越运来的犀牛角拿到乐浪去卖,乐浪的人参拿到南越去卖。而中央政府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在国内最便宜的地方由均输官就地采买。这样既节省了诸侯国的花费,又给中央政府创造了额外的收入。

如果说均输法的意义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效率改进,而对民生的作用不那么大的话,那么平准法则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不过争议也极大。

二、什么是平准法?

所谓平准法,就是建立大汉朝的国营百货公司,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总经理——平准令丞来统一管理中央的货物储备:贵了就卖出,便宜了就买进,保持物价水平没有大幅波动。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大善政啊,之前不是还在讨论谷贱伤农的问题吗?这个平准法既然是平抑天下货物价格的,那应该有利于百姓才对。

事实上,平准法的思想是很好的,物价的剧烈波动在古今中外都不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国家是否适合扮演这个角色?

有很多行为,放在市场上做是好事,但若是由国家去干预,往往就走了样。拿平准法来说,假如汉武帝没有颁布这套法令,那么民间的商贾们本身所做的其实也就是在平准,只不过效果可能未必很明显,因为商贾们的信息不是完全不对称,或者有些黑心的商贾囤货居奇,试图卖高价。

但是,因为政府本身具有强大的行政力量,直接插手进行买卖不但会造成民间买卖方的弱势,也就是发生强买强卖的现象,还会产生很严重的财政挤出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指的是政府的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占。

三、界定产权,出售许可

首先,汉武帝可以宣布,从成都到长安,农具贩卖的权利归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贩卖,违令者——或者流放或者义务劳动,总之有相当的惩罚就行。但是如果商贩真想做这笔生意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需要购买贩卖许可,这笔钱也不多,一百个钱足够了。如果市场是有一定竞争的,那么应该不止一个商贩会购买这个许可,假定为十个人,那么国家第一步便收入了一千个钱。

然后国家可以征收平准税,每一件农具征一钱,这样又可以收入一千钱。而参与竞争的十个商人,每人也有两百钱的净收益。政府的收益还是两千钱,而民间的商贾也赚到了两千钱。

更重要的是,商人有了资本就可以继续去购买其他的许可,交其他的税。这样一来,潜在的收益又岂是明面上这两千钱可比的?桑弘羊所建立的大汉国营百货公司,其本质是计划经济体制。必须承认,在信息传递非常有效率、没有上下沟通障碍、人们都同心协力且完全没有私心的时候,计划经济是非常高效的,甚至比市场经济还好。

但是,休说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即便是今天,我们也很难说人们信息的沟通与无私的品德已经达到了上述三个标准。事实上,在存在利益冲突的时候,完全有效的上下级沟通是不可能的,其中必然存在效率损失。

一件铁器,从生产商到供销商最后再到最终的农户,中间有两次交易。其中上游的炼铁厂是有限的,这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假定只有一家国营炼铁厂,而铁官每个郡国都有,我们假定有两处:梁国和吴国。

在正常的情况下,炼铁厂卖给两国铁官毛坯的时候,会收一个合理的利润,比如炼铁厂开采炼制能够打造一件铁器的成本为3钱,而卖给铁官时卖4钱,这1钱的利润就属于炼铁厂了,然后铁官以一件铁器4钱作为材料成本,再追加人工成本1钱,即成本为5钱,而由于每个郡国的铁官之间存在互相竞争,最终价格不能定得太高,所以导致最终的铁器只能卖6钱,那么铁官和炼铁厂的利润分别都是1钱,卖出去1000个,炼铁厂和铁官的利润分别为1000钱。

现在桑弘羊来了,他的做法是,剥夺铁官的定价权,让炼铁厂来定最终的价格,然后销售收益归国家所有。因为只有一家炼铁厂,没有任何竞争,他会定一个完全垄断的价格,比如说10钱,而价格高之后购买的人会相对少一些,有800个人购买。那么政府的总收入则是8000钱,扣掉了每件铁器3钱的最初制造成本,以及铁官1钱的人工成本,总盈利为4800钱!整整翻了1倍还多。中央政府减去支付给铁官1000钱的保底利润净赚了3800钱。

现在说起盐铁专营,都会说是桑弘羊的主意,其实在桑弘羊之前,汉武帝就尝试着进行盐铁专营了,但是,当时的大司农却在向汉武帝抱怨,说官营不好啊,不但老百姓对质量都很有意见,有些地方还出现过强买强卖,这些也都罢了,谁让咱们是国有企业呢?几千年后都没有治好的毛病,汉朝自然更不能根除。关键专营不但不能给政府创造收入还亏钱哪,还是把晒盐打铁的权利还给人民吧!

这就是维持转售价格的好处,上游的企业少,而零售商的竞争很容易激烈化,维持转售价格能够很好地抑制竞争,增加垄断利润——这也是维持转售价格在当代西方社会很容易被告上法庭的原因。

市场对垄断力量的反应是最立竿见影的,桑弘羊对盐铁专营的整顿,从本质上讲并没有增加社会的财富,只是更多地把社会上的财富集中到了政府手里。

总而言之,有了本文所详解的这几项重大经济整顿活动,汉武帝的钱袋确实充实了起来,但是民间商业的活力却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也是导致汉武帝统治后期"天下困顿"的原因。

参考文献:

《桑弘羊的变与不变》

《中国古代的'经纪人'》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发生三次社会大变革,最后一次发生在唐宋之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