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演財政刺激狂潮,給經濟出了道很大的新難題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隨著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各國相繼採取財政措施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但與此相對,美國、意大利等國家的財政赤字將隨之攀升,成為疫情過去後阻礙經濟復甦的隱憂。而在一些更脆弱的國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逐漸浮現。

美國財政赤字或達到193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

為應對疫情衝擊,美國政府簽署了一項2.2萬億美元的援助計劃,其中包括向美國人發送支票,並向醫療服務者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政府還將所得稅的提交期限從4月15日推遲到7月15日,這增加了其債務需求。

在大規模財政刺激下,分析師擔憂美國債務也將急劇膨脹。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Chetan Ahya預計,在大規模財政刺激下,週期性調整的初級財政赤字將在2020年上升至GDP的14%(假設刺激額為2.0萬億美元),達到19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而2009年僅為GDP的7%。到2020年,總的財政赤字將上升至GDP的18%左右。而富國銀行則預期,美國政府可能在第二季度增加其債務1.4萬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2%。

全球上演財政刺激狂潮,給經濟出了道很大的新難題


Ahya稱,甚至在冠狀病毒爆發之前,全球經濟就一直面臨人口,債務和通貨膨脹的三重挑戰。從本質上講,疫情對收入構成了重大沖擊,對總需求的影響最終將產生新的通貨緊縮壓力。隨著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減弱以及國家,家庭和企業面臨的債務水平上升,債務挑戰在短期內也將更加明顯。

不過,在美國債務規模膨脹的同時,新冠病毒也推動投資者湧入美元計價的資產,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也隨之攀升。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年初的2.395%下行至3月31日收盤1.316%,在3月一度達到歷史低點0.702%;美元指數在3月也一度攀升至103.0108的高點。

意大利債務或成“歐洲的噩夢”

隨著疫情在歐洲蔓延,意大利已成全球新冠病毒確診人數第二大國家,截至3月31日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05792人。為應對疫情衝擊,意大利政府採取一系列財政刺激,並放棄了十年以來嚴密控制的預算赤字,這也使得歐洲其他國家一再擔憂的債務問題成為現實。

具體來看,意大利政府正在部署至少500億歐元(合55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以應對疫情衝擊。這將使已經總計佔GDP的135%的借款增加,超過德國的兩倍。智庫Prometeia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爆發對該國產量的影響,預計意大利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到2020年將下降6.5%;預計到今年年底,歐元區第三經濟體的債務將增至GDP的150%。

全球上演財政刺激狂潮,給經濟出了道很大的新難題


財政赤字的迅速膨脹為意大利疫情過去後的經濟復甦帶來隱憂。Scope Ratings主權評級主管Dennis Shen認為,財政失衡是一個嚴重問題,因為它們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併為流動性帶來長期風險。危機期間預算的“週期性”削弱有時會產生結構性後果:意大利公司、銀行和政府資產負債表在2020年的疲弱甚至會減少其在2021年或2022年的投資,一次性赤字可能到2021年甚至2022年仍不會被完全消除。

而對歐洲來說,意大利放棄預算赤字控制,將給歐央行和歐洲經濟帶來考驗。現在,意大利的財務狀況現在完全取決於歐洲央行來限制其借貸成本。羅馬路易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彼得羅·賴希林(Pietro Reichlin)說:“如果意大利花費所有的一攬子方案,其赤字將達到5%,是自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一切都取決於歐洲一級的擔保,以避免市場反應。歐洲中央銀行準備好進行所需的購買了嗎?”

前任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表示:“更高的公共債務水平將成為我們經濟的永久特徵,並將伴隨著私人債務的取消。替代方案是永久性地破壞生產能力和財政基礎,這將更具破壞性。”歐元區主席馬里奧·森特諾(Mario Centeno)則稱:“歐元區將以更高的債務水平擺脫危機,各國政府必須防止這種威脅以分散的方式威脅歐元區。”

違約風險浮出水面

另一方面,在油價下跌和迅速蔓延的冠狀病毒爆發的雙重打擊下,新興市場部分國家面臨資本撤離,違約風險浮出水面。

隨著投資者在最近幾週轉向避險資產,最脆弱經濟體的債券收益率飆升。2025年11月到期的以美元計價的安哥拉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從3月初的不到7%躍升至3月24日的近30%。2022年6月到期的尼日利亞債券的收益率已從4%躍升至近12%。

根據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數據,包括安哥拉和尼日利亞在內,全球18個國家的美元計價債券目前處於不良水平,收益率比美國國債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從歷史上看,這種價差預示著違約,儘管價格變化不一定意味著一個國家會違約。

Capital Economics新興市場經濟學家愛德華•格洛索普(Edward Glossop)表示:“出現主權債務違約浪潮的可能性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最脆弱的國家包括贊比亞,安哥拉,尼日利亞和加納,厄瓜多爾已經開始進行債務重組。而在新冠病毒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之前,委內瑞拉,阿根廷和黎巴嫩就已經出現主權債券違約。

此外,美元最近的反彈加劇了人們對該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因為美元升值使各國支付此類債券和貸款的利息更加昂貴,特別是在其海外收入也可能下降的時候。這些擔憂促使投資者將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的股票和債券市場,並導致某些貨幣大跌。

全球上演財政刺激狂潮,給經濟出了道很大的新難題


根據研究公司Dealogic的最新估計,去年新興市場通過主權美元計價的債券借款1,226億美元,高於2009年的633億美元。今年,將有近240億美元的主權新興市場美元計價的債券到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