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三)


【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三)

一、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1、主要内容概括:

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写什么"。在考题中,可以要求概括全文的内容,也会考查对某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主要内容","写了什么","大致内容"等词语。叙事文大致概括出六要素的内容;写人文概括出人物的主要表现,是怎样的人;状物文一般概括出形、色、大小、用途及与人的关系;写景文概括出怎样的景物。

(2)从某一部分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为什么""如何""怎样""哪些"等词语,需要联系上下文总结归纳。

主要内容的表达须完整、明确、简洁。

2、方法点拨:

【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三)

二、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

1.匀速奔跑(岳阳2017年中考)

①我家附近有一所大学,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跑步。

②一天下午下班后,我按照惯例来到学校体育场。这会儿。体育场上的人已有不少。我换上运动装,戴好耳机,听着富有激情的音乐,简单地做了几组热身运动之后,便开始跑起来。内心随之变得热血澎湃,感觉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下一个马拉松。可是,当我跑到第二圈的时候开始气喘吁吁,脚步也随之慢下来。我又胖了,我的体力变得比以前更容易透支。

③此时,一个身穿枚红色紧身背心和黑色运动裤的姑娘从我身边擦肩而过,速度不快,但跑得很有节奏。我心想,自己怎么也不能让一个姑娘给超了。于是心一横,我紧赶几步,向前冲刺50米,很轻松地把姑娘甩在后面。

④可我有限的体力维持不了快速奔跑,慢慢地,我紧赶的步伐又缓下来,一边双手掐腰喘着粗气,一边半走半跑挪着步子。正当我决定停下来慢走一圈时,红衣姑娘又一次从我身边跑过去,还是那个速度和节奏。

⑤"超就超吧,哥们儿先走一走,缓一缓,等下体力恢复了再赶上你。"我心里不屑地盘算着。

⑥接下来,我开始一边走一边观察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有的在一边慢走一边交谈,有的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有的跑得大汗淋漓,有的跑得漫不经心。

⑦跑步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把你的体力、耐力和速度暴露无遗,并将你的性格通过跑步的姿势和面部神态展露给别人。约摸走了两分钟,我觉得自己喘得不再那么痛苦,体力好像恢复一些,决定继续跑。

⑧我不由得寻找那位刚刚超过我的红衣姑娘,心想这会儿一定要赶上她。往前方扫了一眼,我没看到她。我想她大概已经跑完回去休息了。结果,就在此时,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过。没错,就是那个红衣姑娘,她又一次超过我,还是那个匀速奔跑的节奏。我放弃了追赶红衣姑娘的念头。

⑨我开始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解释自己追赶不上红衣姑娘的原因。但最终,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努力,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都追不上。

⑩匀速奔跑的人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然后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掌控自己。

⑪当一个人匀速奔跑起来的时候,他是在认真奔跑。当你还在踌躇要不要跑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你甩得遥不可及。(文/河城子,摘自《知识窗》)

1、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三)

2、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3、请解释标题"匀速奔跑"的含义。(2分)

4、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一道红光从我的右侧闪过。

(2)我开始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5、文章第⑥段描写了跑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每空1分,共3分)①开始跑起来;②不服气;③不屑(符合语境即可)

2.(2分)热爱锻炼,好胜心强,善于思考(有理性),没有恒心(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

3.(2分)表层含义:文中指红衣姑娘跑步速度和节奏没有变化。深层含义:做任何事有自己的计划并且有条不紊地认真执着地落实。(表层含义1分,深层含义1分)

4.(1)(2分)既指红衣姑娘跑步速度快,又写出了"我"看到红衣姑娘继续在跑步的意外。(一点1分)

(2)(2分)写出了"我"赶不上红衣姑娘时,试图寻找不让自己尴尬且能被别人理解的理由,表现了"我"不服输、好胜的性格。(一点1分)

5.(3分)照应前文"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跑步",将很多人的随意奔跑与红衣姑娘的匀速奔跑进行对比,突出了做任何事情要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去落实的主题。("照应"、"对比"、"突出主题"各1分)


【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三)

2.天使给予的生命

①走过小巷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集贸市场。有卖菜的、卖早餐的,还有一些卖廉价衣服和小孩子的塑料玩具的摊位。这些摊位大多在地上放一块布,把出售的商品堆在上面,任凭感兴趣的人翻来翻去的挑选。

②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对这些是熟悉的,而又是发自内心的不屑的。如果不是要来找那个孩子,他也许根本不会再到这种与自己的身份不符的地方来。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路边有一个小小的、白色塑料布铺成的摊位,上面摆着一些从一个模具里面用石膏做出来的天使,摊主正在熟练的把石膏灌入到模具中去,等待着新的作品成型。

③有孩子要买,家长同意了,问了价格,两元钱。摊主拿了刻刀,说可以在天使的像上刻上孩子的名字,那个孩子看着摊主认真的刻着,嘴角露出了无邪的笑容。他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还躺在医院里,因为化疗头上黝黑的头发日渐稀疏,孩子很少笑过,他知道那是因为化疗的副作用带来的痛苦。他心里一动,买了一个天使,准备给孩子带回去,然后当面把他的名字刻上去。

④他的孩子幸运地找到了与自己符合的配型,但捐献者是个18岁的残疾孩子,生下来就双腿扭曲得像两根麻花。当初他愿意捐血是受到了电视新闻宣传的影响,但现在找到他后,他却冷漠的拒绝了。钱已经加到了50万元,可这个残疾的孩子对钱似乎没什么概念,他不知道50万元可以在这座城市买套敞亮的房子,不用再和父母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还可以坐着轮椅在阳台上看风景。他这次来是最后一次努力,他想给那个残疾的孩子100万元------对,用100万元的代价来拯救自己孩子的性命。他把那个天使拿在手里,向着那个几次被拒绝的小屋走去。

⑤小屋还是那样潮湿、阴暗。那个残疾孩子坐在轮椅里,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他头发蓬乱,瘦小的身体让脑袋显得很大,这对脖子来说显然是个负担。他慢慢的抬起头,看了一眼企业家。

⑥“这是你给我带的吗?”残疾孩子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他指着那个造型粗糙、不怎么美观的天使问。

⑦企业家点了点头。他想:不如把这个天使送给他,也许会让他改变一些主意。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企业家用谈判时的手法说。他在屋子里找到了一把放在窗台上的剪刀,然后开始认真的在天使的雕像上刻这个残疾孩子的名字。

⑧孩子兴奋得嘴唇和身体都颤抖起来,他似乎看到了最美好的礼物。等企业家把雕像递过去的时候,他一把抓在手里,眼睛瞬间明亮起来,似乎拿着的是一件无价之宝。

⑨这个残疾孩子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企业家孩子的性命。企业家带着孩子和钱再次来到残疾孩子家里,想表示对他的感谢。残疾孩子把那个天使放在了家里最明亮的窗台上,旁边还放着块湿布,他每天都把它抹的干干净净。“你送给我这个就够了。”他哽咽了一下接着说,“除父母外,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天使的人。”

1、说说你对"天使给予的生命"这个标题含义的理解。(2分)

2、企业家开始为什么要买天使?企业家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主意?(4分)

3、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当初他愿意捐骨髓是受到了电视新闻宣传的影响,但现在找到他后,他却冷漠地拒绝了。

[2]等企业家把雕像递过去的时候, 他一把抓在手里,眼睛瞬间明亮起来,似乎拿着的是一件无价之宝。

4、"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5、那个残疾孩子宁可选择一个粗糙的天使塑像,而不愿接受巨款,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分)

参考答案:

1.企业家把一个粗糙的天使像给了那个残疾孩子才救了自己的小孩。

2.看到别的小孩子在天使像上留下名字时那纯真的笑又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心中感动买了下来

3.冷漠 因为那个孩子的模样受到了人们的鄙夷,他的心也冷漠了。无价之宝,通过天使像代指自己受到注重而感到高兴

4.人之初 性本善 所有的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

5.钱也许能买到很多东西,却不能买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三、写作典例训练:(50分,其中含书写5分)

江西卷: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请以"传递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

【中考高效阅读写作】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典例分析冲刺专题训练(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